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效果分析

叶婷玉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彭思镇卫生院 湖北省 黄冈市 435300

摘要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月开始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40例(观察组),以及在此期间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0例(对照组)作为入组成员,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高,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率较高,对早期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尚未明确,有关研究表明其发病原因与环境、遗传及肠道微生态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肠道异常免疫失衡有关[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成为普遍现象,导致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也逐渐引起人们对此病的重视[2]。此次研究主要分析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4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通过对照研究模式分组对比,时间选取在2021年1月开始至2022年1月期间,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性别例数(男22例、女18例),年龄范围(28岁至64岁,均值(40.36±2.64)岁),体重范围(48kg至72kg,均值(54.82±10.21)kg),身高范围(156cm至176cm,均值(168.21±10.02)cm)。观察组性别例数(男20例、女20例),年龄范围(27岁至65岁,均值(40.25±2.71)岁),体重范围(47kg至70kg,均值(55.46±10.33)kg),身高范围(154cm至177cm,均值(165.75±10.22)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纳入指标:首次在我院进行治疗;无药物过敏症状;初中以上文凭;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不同意参加研究;不能正常交流;中途自愿退出研究者。

    1. 方法

告知80例研究对象空腹12h,并对其采集静脉血液2ml作为标本,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

    1.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对象的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625f6006442af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表示,数据之间对比用t检验,当数据对比结果呈现为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比较

观察组(n=40),c反应蛋白(19.27±2.18)mg/L、血小板计数(186.98±20.42)x109/L。

对照组(n=40),c反应蛋白(9.29±2.16)mg/L、血小板计数(156.19±19.32)x109/L。

(t=20.568,p=0.001;t=6.927,p=0.001)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比较

观察组(n=40),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4.87±14.68)g/L、平均红细胞比容(81.91±14.82)fl、血红蛋白浓度(120.17±18.16)g/L。

对照组(n=40),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30.05±15.36)g/L、平均红细胞比容(89.16±15.43)fl、血红蛋白浓度(129.87±17.79)g/L。

(t=4.519,p=0.001;t=2.143,p=0.035;t=2.413,p=0.018)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讨论

炎症性肠病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大类。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的炎症,该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临床表现为腹泻,且大便中带有血丝[3]。克罗恩病患者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为非连续性的全层炎症,临床症状为大便不成形、腹痛,严重时还会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等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频繁发作的口腔溃疡,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需及时进行诊断[4]

血常规是检查人体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及其比例的一种化验方法。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以及有无其他疾病的检查。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疾病进行辅助诊断

[5]。本次临床试验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发现,观察组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高,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高。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诊断率较高,对早期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包晓敏.炎症性肠病应用消化内镜与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的应用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9):108-109.

[2]解伟嘉.血常规检验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116-117.DOI:10.15912/j.cnki.gocm.2019.20.089.

[3]冀同霞.开展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意义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173-174.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50.116.

[4]张颖,刘静.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价值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07):146-147.

[5]谢思思.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