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浅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研究

李艳艳

青岛市市立医院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目的目的研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方面产生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传统组(n=60,实施传统护理方案)和观察组(n=60,在传统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对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两组SDS、SAS评分在护理干预前比较接近,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均p<0.05)。且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值得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一旦发病将伴随焦虑和抑郁情绪,思维、感知、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都会产生障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会自我伤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1]。此次研究着重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方面产生的效果。

1基线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对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传统组(n=60)和观察组(n=60)。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各有36例、24例,年龄范围19~52(36.8±3.5)岁,病程2~14(8.20±0.15)年;传统组中男、女患者各有38例、22例,年龄范围20~54(36.9±3.6)岁,病程3~15(8.42±0.19)年。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协议,自愿配合治疗。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2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切勿严重过激性行为发生。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发现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符合研究资料的基本要求。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开展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

传统组患者实施实施传统护理方案,给予患者进行病情介绍,日常生活及饮食和用药护理,营造良好的病房休息环境等。

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分阶段开展健康教育。针对不同阶段病情特点,定期组织患者开展阶段性的对应的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遵守相关的注意事项,使患者树立对病情的正确的认知,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②人性化护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理解和尊重患者,给予患者家人般的关心和爱护,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互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③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分析患者不良心理的产生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实施,安慰鼓励患者并叮嘱家庭成员多给予患者支持和理解,患者情绪不佳时,积极为期寻找疏导和发泄的途径,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多与人交流,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3观察和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和研究。

使用SDS抑郁症量表和SAS焦虑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正常(0~50分);轻度(50-60分);中度(61-70分为61-70分);重度(70~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3.0版本的软件对数据资料开展统计学处理,分别使用t和x2检验计数和计量资料,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参比意义的判定标准。

2结果

两组SDS、SAS评分在护理干预前比较接近,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均p<0.05)。且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如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SDS、SAS评分比较

分组

SDS(分)

SAS(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60)

56.92±4.68

42.59±3.68a

57.32±4.05

42.62±2.66b

传统组(n=60)

56.89±4.65

51.33±4.36a

57.18±4.09

50.69±3.03b

X2

0.141

11.866

0.188

15.504

p

0.888

0.000

0.851

0.000

注:与治疗前相比Pa<0.05,Pb<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负面情绪较为严重,患者甚至可能会存在疑病、妄想等心理状态,自杀等更为严重的行为产生,不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开展。近些年来,此疾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急需寻求一种较为有效地方式对此疾病进行治疗和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2]。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方面产生的效果。研究发现:两组SDS、SAS评分在护理干预前比较接近,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实施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均p<0.05)。且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能够进行清理和缓解,促进患者积极的心理状态的提升。研究中对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实施,使得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效果较为确切。

综上,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雪芹. 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J]. 健康养生, 2020, 000(005):64-65.

  2. 王芳. 心理护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 v.35;No.220(0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