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高尿酸血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

闫实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6


摘要目的:探析高尿酸血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进行分组,参照组即为无高尿酸血症患者,研究组即为高尿酸血症患者,两组各42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NO水平、ET-1水平、肱动脉内径以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经过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的NO水平要低于参照组,而ET-1水平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两组患者的肱动脉内径基础状态值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差异不大(p>0.05),而研究组的反应性充血后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要弱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研究组患者的脑梗死、冠心病以及颈动脉斑块等大血管病变发生率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有着重要作用,高尿酸血症能够让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稳定性降低,促进提升患者出现大血管病变的几率。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肾病;血管内皮功能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慢性血管并发症;而高尿酸血症属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将:探析高尿酸血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进行分组,参照组即为无高尿酸血症患者,研究组即为高尿酸血症患者,两组各42例患者。参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最大值为78岁,最小值为4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56±6.43)岁;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最大值为79岁,最小值为5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59±6.46)岁。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纳入标准:(1)患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家属同意;(2)患者无沟通障碍或认知障碍;(3)能够配合完成从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严重的心、脑疾病者;(2)合并存在感染性疾病者;(3)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1)血管内皮功能测定:叮嘱好在接受检查前的12 h开始禁食,采用FDC8000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粤械注准20192060299)对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测定。(2)NO(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以及ET-1(内皮素-1)水平的测定:分别采用两组患者空腹12 h后的肘静脉血,采集血量为6 mL,其中2 mL血液样本将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对患者的尿酸进行测定,2 mL血液样本将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的测定血浆内皮素-1水平进行测定,2 mL血液样本将使用硝酸银还原酶法对患者的测定血浆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测定,检测时的操作流程将严格按照形影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NO(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以及ET-1(内皮素-1)水平;通过采集两组患者空腹12h后的肘静脉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2)对比两组的肱动脉内径。主要对患者的肱动脉内径基础状态值、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以及反应性充血后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进行测定,

(3)对比两组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主要包括脑梗死、冠心病以及颈动脉斑块等大血管病变情况,将两组患者的大血管病变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进行组间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统计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归纳整理,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用2,表示为(%),研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t,表示为(625f799491a83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软件数据检验结果若显示P<0.05,表示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和价值。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NO水平以及ET-1水平

经过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的NO水平要低于参照组,而ET-1水平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详细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NO水平以及ET-1水平(625f799491a83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

组别

NO(μmol/L)

ET-1(ng/L)

参照组(n=42)

49.23±3.48

57.82±9.13

研究组(n=42)

36.42±2.34

107.43±16.87

t

19.797

16.761

p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的肱动脉内径

经过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肱动脉内径基础状态值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差异不大(p>0.05),而研究组的反应性充血后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要弱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详细如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肱动脉内径(625f799491a83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

组别

肱动脉内径基础状态(mm)

反应性充血后试验(%)

含服硝酸甘油后(%)

参照组(n=42)

4.34±0.46

14.89±6.09

16.13±7.05

研究组(n=42)

4.29±0.53

2.74±2.04

15.02±5.08

t

0.462

12.260

0.828

p

0.646

0.000

0.410


2.3对比两组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

经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脑梗死、冠心病以及颈动脉斑块等大血管病变发生率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详细如表2。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n(%)]

组别

脑梗死

冠心病

颈动脉斑块

总发生率

参照组(n=42)

0(0.00)

1(2.38)

1(2.38)

2(4.76)

研究组(n=42)

3(7.14)

4(9.52)

3(7.14)

10(23.81)

t




14.304

p




0.000


3.讨论

血管内皮属于机体中介存于循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之间的生理屏障,能够有效的维持机体中的血管舒缩功能[1]。当机体中的血管内皮受到损伤时,血管中的脂质将会沉积与内皮之下,平滑肌细胞会通过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内皮的损伤位置会聚集血小板等物质,促使形成斑块,若是斑块不稳定或者形成血栓,最终将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情况[2]。血浆一氧化氮以及内皮素-1属于机体中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舒缩因子,血浆一氧化氮主要是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抑制作用,并且对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附着于内皮细胞表面起到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有效的抑制血管遭到损伤后出现的内膜增生情况。内皮素能够促进引起各种情况的血管收缩,尤其是对于冠脉血管的敏感性较强[3]

糖尿病患者会因为高血糖、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脂血症等情况引起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容易引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以及微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对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除了高血糖症状之外,高血压、氧化应激、尿毒症毒素以及贫血等情况都会促进增加血管内皮损伤的严重性。能够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反映的指标较多,通过应用高频超声对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管径的变化进行测定是对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情况进行测定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从研究结果中得出,研究组患者的NO水平要低于参照组,而ET-1水平要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反应性充血后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要弱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要高于参照组,其组间差异为(P<0.05);提示高尿酸血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着严重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尿酸血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有着重要作用,高尿酸血症能够让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稳定性降低,促进提升患者出现大血管病变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刘静. 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及对并发症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32(3):421-422.

[2]丁丹. 高尿酸血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外医疗, 2021, 40(8):91-93.

[3]贺亚峰, 李海滨, 宋博峰.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和肾功能关系分析[J]. 贵州医药, 2021, 45(12):1905-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