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评价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

唐丹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循证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未开展循证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7例: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7.40%)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

【关键词】循证护理;常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基础病理该病为心肌细胞发生缺氧性坏死或缺血性坏死,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该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由于伴有窒息样疼痛症状,患者常伴有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若未行有效干预可增加心房纤颤、室性早颤动、室性早搏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循证护理基于循证医学,旨在循证医学理论下开展相关护理措施以提升护理效果[1,2]。本次研究为论证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54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以及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预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27例开展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男(n=15)、女(n=12),年龄区间为:56岁~82岁、平均(73.42±1.42)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7例、初中及初中以上10例。对照组27例未开展循证护理而行常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男(n=16)、女(n=11),年龄区间为:58岁~80岁、平均(73.40±1.44)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6例、初中及初中以上11例。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等基础资料均对研究无显著影响(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对象均胸骨后心前区窒息样疼痛,且患者伴有心律失常,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均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2)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相关研究标准。排除标准:(1)排除非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排除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以及心理疾病患者。(4)排除难以正常言语沟通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循医嘱给药并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请患者卧床休息,禁止患者随意下床活动。待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平稳后指导患者床上运动,并规律作息。

1.3.2实验组(循证护理),(1)科室护理人员组间循证护理小组,循证护理小组查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相关护理资料,结合护理研究资料以及护理人员既往临床经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入院治疗期间易发生心房纤颤、室性早颤动、室性早搏等并发症。循证护理小组成员依据掌握的护理资料以及临床护理经验制定循证护理干预措施:(2)具体循证护理措施:①心房纤颤,为阵发性疾病,对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使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脉搏,并准备好相关抢救药物。②室性早搏临床发病率高,其发生与患者传导系统遇着密切的联系,高危室早是引起室颤的常见因素,对此,护理人员在接诊后应结合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合并高危室早,对于高危室早患者加强监护,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常用治疗方案,并结合既往成功治愈案例以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③心室颤动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入院早期易出现,一般出现在患者发病护12h内,同时伴有左心衰竭、传导异常,对此,护理人员在加强临床监护的同时应与患者家属沟通,询问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一般资料,同时估算患者病程时间,准备好相关急救器械与药品。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心房纤颤、室性早颤动、室性早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验证,“(%)”用“X2”验证,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n/%]

组别

n

心房纤颤

室性早颤动

室性早搏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27

0.00%(0/27)

3.70%(1/27)

3.70%(1/27)

7.40%(2/27)

对照组

27

7.40%(2/27)

14.81%(4/27)

14.81%(4/27)

37.02%(10/27)

X2





5.374

P值





<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引起的并发症可进一步加剧患者病情,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入院后常规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主要依赖于医师医嘱,护理主观能动性低[3]。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结合自身护理经验以及循证护理医嘱,从患者病情出发,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升护理水平。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针对心房纤颤、室性早颤动、室性早搏等并发症,通过在患者入院后结合患者各项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是否伴有高危室早,应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以稳定患者情绪,并结合患者一般资料,科学估算患者病程,谨防心室颤动[4]

本次研究显示实施循证护理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莹.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7):171-173.

[2] 何翠芳,周晓萍.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8):144-146,167.

[3] 高鹏.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J]. 中华养生保健,2020,38(5):102-104.

[4] 郝分分. 评价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