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浅议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张福玲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关系一直在教育界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本文将从课程和教学的概念理解出发详尽阐明二者的关系,从国内外学者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论点中剖析每种论点的利弊。课程与教学二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不可分割,需要有机整合。

【关键词】课程 教学 关系 整合

一、课程的理解

(一)课程的出现

1.国内课程的出现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其意是指功课及其进程,与当今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在这里,课程仅仅是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与规定,几乎未涉及教学方法上的要求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称之为“学程”。

2.西方课程的出现

英语“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由拉丁语“currere”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这一词源导引出了对课程的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currere”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重点是在“道”上,因而课程应重在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轨道;另一种认为,“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重点是在“跑”上。

(二)课程的概念

1.广义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

2.狭义的概念 狭义的课程指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分五个层次,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从古德莱德的这一课程层次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理想的课程也好、正式的课程也好,正是我们传统认识范畴中的课程概念,而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尤其是经验的课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创生性课程”。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说实际上揭示了“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运动形态,使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从静态的角度转换到了动态的角度。

(三)课程内涵的发展

1.课程即教学科目

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密,在历史上由来已久但是这样难免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

2.课程即“经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的理论,提出课程就是学生的学习经验。但是这种抽象的事物难以进行量化和研究。

3.课程即活动

这种看法把所有的教学活动组合在一起,试图对课程给出比较全面的定义。

4.课程即学习结果或目标

把关注点放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上,忽略了非预期的目标。

5.课程即“计划”

将课程归属于计划,忽略了非书面的计划。

6.课程即社会改造

有些激进人士认为,课程就是培养人拜托社会制度的束缚,而不是顺应社会。但是学校只是社会中比较小的机构,在教育活动中,尚不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这种说法夸大了课程的能力。

二、教学的理解

(一)教学的出现

1.国内教学的出现

“教学”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早,“教”与“学”同义,在当时,以“学”代“教”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学”实际上是专就“学”而言的。20世纪初,随着“废科举、兴学校”的开展,班级授课制也取代先前的私塾制及其他个别化教学方式而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一转变促使人们从原先的重“学”转向重“教”,转向掌握新的教法以适应教学的新要求。

2.国外教学的出现

在英语世界中,教与学指的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示教与学的词语王要有 teachins, Instructing(instruction), learning等。 instruction往往指特定技能的传授,意义接近于 training;而 teaching则是指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涵义的不同理解

1.教学的概念

广义的概念 一切学习、自学、教育、科研、劳动,以及生活本身,都是教学。

狭义的概念 指教育的一部分或基本途径。

2.从不同角度的理解

目前对于教学内涵的界定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共同活动之下,从教师一方入手来界定教学;第二种同样在共同活动之下却是从学生一侧着眼对教学概念作进一步解释;第三种则是从这种共同活动的结果来解释。

从不同的逻辑上也有不同的理解

(1)教学即学习 突出了学生的地位,把教学归属于认识活动,强调教学活动的结果,但是将教学的内涵狭隘化了。

(2)教学即教授 突出了教师的地位,把教学归属于教的过程,强调教学活动的过程,但是忽略了学生,也将教学的内涵狭隘化了。

(3)教学即教学生学 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强调教学活动的途径,将学生和老师联系起来了,却忽略了学生的学,没有考虑教学的效果。

(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这种观点也将学生与教师联系起来,关注教学的双边因素,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理解。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目前对课程和教学关系的认识

在对目前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这个问题上,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三类:

1.独立模式

独立模式即课程和教学是相互独立的,互不交叉,没有交集。当今教育界很多人都赞同这种观点。布鲁纳提出:“将课程和教学看成两个分离的实体。”斯坦夫妇主张:在当代课程理论体系中,教学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观点无形中将课程与教学割裂开来,使教育的体系更庞大,研究更细致。

2.包含模式

这种模式包含两种情况:

(1)大教学小课程,即把教学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如此一来,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教学包含于其中,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在其代表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影响深远。美国学者比姆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在他的《课程规划与编制》一书中将课程领域视为整体,逐步分化细致到课程规划、课程编制、教学设计、情境教学。3、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在该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如图所示,虽为分开的实体,但是均为一个圆周的一部分,两个实体彼此相互调适与改良。

(二)我国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思考

1.教学论包含课程论

1949年以后,我国引进苏联的教育学。在苏联教育学里只研究教学内容,不研究课程,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程论学科开始逐步恢复起来,就引发了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一些人根据历史传统,很自然地就把课程论归属于教学论的门下。

2.相互独立论

而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课程研究是一个独立的领域,课程论是独立于教学论的一门教育学的下位分支,在教育学这门应用知识领域中,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同属其下位的平行理论。

3.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相互独立的主张,在有力地促进课程与教学研究发展的同时,却在课程与教学研究实践中助长和加剧了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相互割裂的倾向。于是人们在总代表分析和探讨中,逐步孕育起来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的主张,分别阐明了“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研究”的理念,“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理念。

四、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本质——整合

(一)何为整合

美国学者赛勒曾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提出了三个隐喻。

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作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

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了的打球方案或意图,而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主要由球员来处理。他们要根据球场上具体情况随时作出明智的反应。

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

我认为,隐喻一将课程与教学割裂开,课程是根据需要提前制定好的,教学是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在任何实际情况下都原封不动执行的过程,二者机械地、线性地操作执行。但是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探索也离不开教师的灵活应对,一味照本宣科根本不能达到教育的有效预期。隐喻二和隐喻三将课程看做提前制定的计划和方案,重点在于实施者的灵活发挥,这与当下教育的现实是分不开的,在课程这个目标上,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与进来,不同的老师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艺术,带领学生探求新知。这样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教师的主体价值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所谓整合就是指课程与教学实属一件事,高度连接、关联与融合,具有不可分割性。把课程与教学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二者的研究也从全局思考。美国学者韦迪用一个新的术语“课程教学”来概括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对课程与教学进行整合,认为课程与教学是一件事情。

(二)整合的意义

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的事物相互联系,因此在评价或研究某一事物时,需要把与之联系的因素放在一起。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把握全局,实现教育的动态发展,有利于实现教师的多元发展,彰显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创新型教师和创新型学生。

(三)如何整合

1.在概念上把握二者的联系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把握需要从二者的概念出发,在众说纷纭的概念中寻找二者联系紧密的地方。课程与教学同属教育系统,诞生于教育系统,发展于教育系统。

2.课程与教学统一于实践

在教育实践中,二者相互影响。

传统的教育,都是官方制定课程,专家编写教材,教师再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执行教学。虽然二者都是为教育服务,但是操作中难免出现脱节的现象,如制定的课程学生不喜欢,教材难度大,教师在教学时难以把握编写者意图,学生由于差异明显在学习上有的感觉太过容易有的感觉太过困难。这种现象在当今教育现实中表现比较明显。

要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各方相互靠拢,官方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生、学生的爱好制定不同的课程,在编写教材时适当参考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学生的意愿特点并灵活处理,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爱好创设新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从而促进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这样,课程和教学在开放的环境中逐步发展,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课程与教学彼此关系密切,不可分离,二者相互制约。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分裂状态在学校或课程教学实践中必然被打破。只有将课程与教学有机整合,从全局出发,才能得到共同发展。要不然,只关注一方,势必造成影响全局的后果。因此在教育中,要把握二者的联系,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升华。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郝志军,高兰绪.论课程论的学科地位及其与教学论的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5.

[4]王光明.也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

[5]王衍.浅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6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