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

高萍

山东淄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解决传统建筑模式中存在的建设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施工效率低、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我国开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建筑行业在装配式建筑建设方面处于初步发展的状态,与部分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具备较多的实践经验,缺少更进一步的研究与了解。因此,需要工作人员站在发展的角度上进行严格的管理工作,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分析,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可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在现代化工业技术背景下逐渐完善起来的一项房屋建造技术,应用装配式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还能减少对劳动力的投入,这种形式还使得房屋建筑的功能更加丰富,突破了传统施工方式的局限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装配式建筑是一种优势十分显著的建筑形式,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加上施工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尤其关注施工质量。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①装配式建筑的优点。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如下:第一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在工厂加工完成后,直接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施工方式减少了二次加工工序,提高了结构的质量,保证了构件尺寸的准确性。第二与其他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结构简单、部件少、现场组装方便快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实际使用效果良好。第三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高,从而降低了人们施工现场的工作难度,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第四装配式建筑符合绿色建筑发展要求,它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②社会效益显著。在以往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使用的施工材料较多,另外,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粉尘、噪声等污染以及其他环境污染。因此,现场施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其他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优点是环境污染小、噪声污染小、施工成本低。装配式建筑施工产生的噪声分贝非常低,几乎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装配式建筑施工可以与BIM技术相结合,这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危险源,降低了施工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了施工风险,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③经济效益显著。在装配式建筑出现之前,建筑施工往往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施工程序也非常复杂。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装配式施工减少了施工人员的数量,大幅度降低了建筑工程成本,从而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

2.1工艺因素

在生产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常出现模板加固不牢、拼缝过大导致的漏浆问题。因为模板的尺寸和定位都会对预制构件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就需要核对清楚,确保螺栓的松紧程度是合适的,在完成注浆之后,要注意观察,以免产生裂缝,影响构件连接。确保坐浆层有合适的厚度是预制构件的重要内容,垫块太厚会发生偏移,太薄会出现空隙,而导致坐浆厚度出现差错的一般原因是控制仪器不规范。

2.2构件管控因素

首先,对于部分常用的预制构件,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国内制作而成的。当前,我国国内的预制构件生产能力与制造水平并不高,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规模较小,制造技术有所落后,这就导致预制构件生产厂家无法应对市场需求,建筑工程也无法完全信任市场上的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其次,在将预制构件从制造厂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过程中,采取的保护措施并不完善,无法确保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磕碰,从而出现不完整、无法使用的情况;在预制构件运输到建筑工地后,没有专门负责预制构件质量的工作人员,对于预制构件的存放与保存并不重视;在投入使用前,也没有对预制构件进行质量检查,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存在潜在质量风险。

2.3管理人员因素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预制、成型、养护都对现场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态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笔者调研发现,在装配式建筑管理中,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而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继续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同于其他建筑,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装配式建筑管理的需要。因此,管理人员只有转变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2.4管控制度因素

装配式混凝土建设项目具有极强的整体性,一方面,在项目建设方面,包括设计阶段、决策阶段、施工阶段。而设计阶段就包含了技术策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构件图设计阶段,除此之外还包含了构建预制、运输、现场装配等环节。另一方面,项目的各阶段各环节均是由不同的参与方参与,涉及多部门多人员,而各部门之间在管理制度上千差万别,在项目建设实际落地阶段,各阶段各部门之间相互影响,其中存在极大的弹性因素。目前,由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整体发展迟缓,管理模式还是按照传统的施工管理方式在进行,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全过程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普通的系统化管理,不能将所有工作流程全覆盖,导致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最大优势,即集成高效的优势无法彻底发挥出来,致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低下,配套资源出现浪费情况,建设工程人员责任不清,任务不明,出现误工返工现象。由此可见装配式混凝土建设工程全过程管控方式和制度仍然亟待完善和优化,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制度规范化、细致化。

2.5物料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即使装配式建筑的所有构件都已完成制作,若这些预制构件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或未经过严格审查,则其性能并不能保证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需求,无法应用到实际的施工之中,竖向预制构件水电槽口在未深化设计前槽口一直通到板边,模板支设完成后该部位孔洞难以封堵密实,会导致漏浆严重。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须定期检查预制构件质量和性能是否受到其他要素影响而出现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和相关标准的情况。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人员在准备、制作施工所需物料时应重视各环节的衔接情况,避免出现物料质量不达标,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情况。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

3.1全面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质量

在预制构件环节,为了确保构件符合设计要求,应该寻找符合资质的工厂供货。在生产过程之中,专业人员应该认真把握每个环节的质量并进行严格的检查,确认没有问题方可投入使用,在施工结束之后也应该定期开展维护工作,并且对构件的质量进行测试。需要充分重视吊装预制构件的质量,在吊装空调板和阳台板时,合理选择吊装方案,确保每个吊点强度一致,起吊时,注意不要与墙板发生碰撞,在吊装扶手板时要认真检查,避免出现吊向一侧倾斜的问题。存放预制构件时,要控制好高度,以免影响地层构件,在零件连接处务必放置柔软橡胶垫。装配式内隔墙无需在生产时预埋两侧锚固钢筋,而采用预埋螺栓套筒的形式,在吊装中完成定位后即可绑扎现浇安装钢筋,待现浇构件安装后再预制墙体上安装螺栓连接件。装配式墙体与现浇结构部位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在工厂中精准预埋套筒,制作完成运输至项目,待验收合格后吊装。

3.2注重装配式建筑工程构件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预制构件的管理。预制构件决定了工程建筑的顺利开展,决定了施工的质量与速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严格监测预制构件的质量。在进行制造厂商的选择时,需要严格考察厂商所用的零件质量,只有高质量的零件,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预制构件,因此需要对零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其次,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注重预制构件的运输,在运输环节中,十分容易出现预制构件磕碰的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安排专人来负责监督运输,保证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最后,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注重预制构件的存放,存放环境较好,预制构件的质量就能够得到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预制构件的储存,在环境、温湿度等方面对预制构件进行监管。

3.3加强人员优化

近年来,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建设理念是以人为本,主要原因是:人是施工生产中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建筑企业应创新管理体系,全面落实管理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管理。建筑企业还应建立一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团队。另外,建筑企业需要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来完善施工细节,例如: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来划分施工过程(如塔吊施工、拼装施工、连接施工等)。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现场巡查、施工单位自检等工作,建立监督小组,以全面监督施工技术、施工流程以及施工效果。当发现问题时,管理人员应及时指出,并且要求施工人员及时解决。在施工结束后,管理人员应采取验收措施来检查施工质量是否达标。

3.4规划全过程控制管理

全过程控制管理应包含资源分配、平衡竞争性需求、研究各种备选方法、管理知识领域之间的依赖关系。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时,根据施工设计以及管理计划,经过工程管理人员组织,采用会议的形式制定出全过程管理计划。合理的全过程控制管理能有效提升工程人员的生产意识,保障工程按期施工和交付。在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时应当:第一,使用自动化工具。项目工程人员需要整合大量的数据信息,因此有必要采用自动化管理信息工具和系统,以此节约成本,例如采用BIM、VR、AR、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建立虚实的建筑信息模型,实现建筑项目全过程控制管理的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第二,使用可视化管理工具。可视化管理工具便于整个团队直观地看到项目实时状态,促进知识转移,提高工程人员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采用BMI技术可以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第三,进行项目知识管理。工程人员的流动性大,不稳定性高,因此造成历史项目知识流失情况严重,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项目知识管理便于知识的积累和传递,防止知识的流失,有助于组织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发展。

3.5机械设备与物料管理措施

在管理装配式建筑工程在生产、制造预制构件等各项施工物料时,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建设完善的机械设备使用和物料管理机制,对预制构件加工和原材料的使用进行全程把控。在生产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采购环节,相关人员就应该及时跟进,按照施工材料质量规范和施工器械相关标准对材料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及时发现、退换不合格批次材料,为建筑企业减少材料成本损耗。在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运输环节,建筑企业应充分重视运输安全,对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加大保护力度,使其完好无损地到达施工现场,并对其做好合理的储存和保养工作,防止物料和机械设备受到损伤。

结语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想要顺利的开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问题,就需要不断的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按照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来设定相符合的管理机制;注重装配式建筑工程构件管理,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确保施工工程不出现质量问题;明确装配式施工工程责任主体,将责任划分到各个单位,使其能够承担责任,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曾小毛.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4):57,53.

[2]李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257-258.

[3]马乙智.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施工生产要素的识别与分析[J].建设科技,2019(Z1):110-111,124.

[4]田芳.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居舍,2019(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