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教习作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我是这样教习作的

蒋丽

新疆石河子第十八中学 832000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感悟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习作能力更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为一名有着近三十年语文教学经历的教师,近年来,着实发现我们的习作教学走进了一个很深的误区。书店里名目繁多的作文辅导书多如牛毛,学生们买来后往往并不关注其中作文指导的方法,却投机取巧地将一篇篇例文当作了写作的“素材”。更有甚者,大考来临之际,临时背几篇文辞优美的范文,考试时作文反而轻而易举地得了高分。学生尝到了甜头,乐此不疲。相当一部分老师也默许了这样的行为,甚至公然授意让孩子们将各种题材的作文多背上几篇以应付考试。期末阅卷,面对一篇篇构思巧妙、结构完整、内容雷同却毫无个性的“美文”,实在是乏味至极,完全笑不出来。不禁忧心忡忡,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对作文不再惧怕,甚至乐于表达,写出自己的个性和体验?我想将自己的一点经验和同仁们分享。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乐于习作,才能进入习作训练的最佳状态,成为习作的主人。为此,我经常会绞尽脑汁创设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到某个情境当中,为写作的素材做好铺垫。

记得有一次在布置学生小练笔之前我突发奇想,镇定地在黑板上写着一项项作业。在布置了第一项时,所有学生都很平静地记下了这项作业。我接着写第二项作业,学生依旧不动声色地记着。第三项作业出来时,学生不时地前后张望,和同学们眼神交流,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仿佛在说:“平时布置作业一向很少的蒋老师今天是怎么了?”我全然不理会学生的无声发问,继续在黑板上写着第四项、第五项,学生们开始小声地交头接耳,猜测着是不是老师疯了。我还在写着,并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们明天必须交上来作业,否则接受处罚。当布置到第八项时,班里几个胆大的孩子炸开了锅,开始站起来抗议;个别老实的孩子的极不情愿地记着作业,绝大多数学生满脸愁云,撅起的嘴真可以挂起一只油瓶……其中一个女孩“哇”地大哭了起来,更有甚者,敲着桌子跺脚以示抗议。我笑看着这帮孩子们,然后一脸平静地告诉他们,刚才布置的作业全不算数。老师无非是创设了一个情境,将刚才大家观察和感受到的内容记录下来,注意写出自己心情的变化及同学们的反映,孩子们都长舒一口气笑开了。第二天,学生们的小练笔让我忍俊不禁。

类似这样的情境还有很多很多,逢到要写一个场面或活动,我就会带上学生来到操场进行一场趣味比赛,拔河、迎面接力、老鹰捉小鸡、……孩子既放松了身心,又让他们亲近了大自然,亲近了生活,在欢声笑语中也自然而然地有了写作的愿望。我相信这样的情境一定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提升写作的能力。

(二)走进书籍、走进生活

教语文的老师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爱看书的孩子作文能力相较不爱阅读的学生会强很多。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阅读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各种书籍,不断拓宽阅读的内容和范围,其视野会更宽,知识面会更广,积累的作文素材也会更多。每学期,我都会给孩子们推荐许多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而每年的寒暑假更是以阅读为主,同时要求家长和孩子们同看一本书。只有这样,作文时学生的表达才丰富,作文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提到:“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充分说明生活积累对习作的重要性,我鼓励孩子们到生活中去。每到节假日,我极少布置书面作业,而是让孩子们多多地去亲近大自然,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互动。石河子市周边都是农牧团场众多,我鼓励学生走进农村,十一长假正是新疆棉花丰收的季节,让家长带着孩子去摘棉花,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蟠桃成熟的季节让学生去体验摘果的乐趣,捡黄豆,摘葡萄酿酒、挖红薯洋芋;到驼铃梦坡感受沙漠的神奇……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引导他们去发现、去观察、去体验,才会有鲜活真实的内容,才会产生一篇篇美文佳作。

(三)展示个性,自主表达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追求标准话、统一化,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与思维发展。翻开一份份习作,总有“千人一面”的感觉,同一种思想,同一种感情,同一种声音。写同学,几乎全是借橡皮借字典;写妈妈,总少不了发高烧,下大雨,背自己去医院一夜不合眼的老套,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想,作为老师,首先要努力做到使学生的身心获得真正的自由,允许学生自由倾吐、无拘无束,甚至随心所欲,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放手,学生才会真正做到自由表达,才会表现出真情实感和独特的个性。

我的学生只要一进入四年级,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创作作品集:可以编写童话故事集;可以写自传;也可以自创小说、诗歌等,选择做这项作业的同学其它的作业免做。完成后输入到电脑里,同时为自己的作品配上合适的插图,然后打印出来。每次班里总有十多个学生愿意做这项作业。开学后,学生的作品集一一呈现,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想象,不拘的表现总会给我太多太多的惊喜。有的是一本写满童真的诗集,有的是神话故事,还有的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小说,有的是去各地旅行时的游记……个个视角独特。我班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作品让我感叹学生的创作力是惊人的。我把这些作品在同学们之间传阅,并让家长也欣赏。后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这样的创作中,不用说,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我班的叶乔羽同学在六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在《意林》及一些报刊上发表作品。

(四)组员互评,个例点评,促共同进步

传统的作文,老师批改、讲评。学生听到的只是个别学生的作文。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作文的学习交流中,在合作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天天练笔,又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作文流于形式,反而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深思熟虑后,我选择了如下方式:为每个组买了一本硬皮笔记本,组长负责管理。每天由一个组员完成作文,循环往复。自主拟提,但必须写真人,记真事,我每天批阅,但不打分数。组员对自己组内同学的作文必须仔细阅读进行点评,本着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将自己对组员作文的评价写下来。

每次单元的大作文,四人小组先互相传阅,并由组员轮流当组长写出评语,加强互评、自评,再交由我二次批改,我会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篇,集中讲评,一段段地指导全班学生帮助他修改完善,我惊喜地发现,通过全班同学的帮助,再改后交上来的作文有了质的飞跃。每次的作文评改课学生总是欢呼雀跃,积极性被空前调动,很多学生主动找我,希望他的作文能有集体评改的机会,家长对我的这一做法更是赞赏有加。

小学习作的教学,还有许多可以进一步摸索和完善的地方,我想,我们做老师的,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让习作成为学生快乐的表达,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