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

吴连君 李婧 杜晓航 高旭东

(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

【摘 要】目的: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对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患有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药物治疗两种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分级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功能检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人数为3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疗有效人数为2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5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分级情况(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Ⅲ级、Ⅳ级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并无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关键词】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效果;

Effect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left heart dysfunction

Wu Lianjun, Li Jing, Du Xiaohang, Gao Xudong

(Harbin 242 Hospital, Harbin 1500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left heart dysfunction b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August 2020, 8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left heart insufficienc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drug therapy were adopted respectively. The treatment effect, grading of cardiac function,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changes of cardiac function test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number of treatment group was 39 patien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7.50%, the effective number of treatment group was 29 patien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72.50%,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ardiac function grading before treatm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grade ⅲ and grade ⅳ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eft ventricular end contractile diameter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 contractile diameter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left heart dysfunction, and has high safety,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clinical treatment.

【 Key words 】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eft heart insuffici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Therapeutic effect;


冠心病在临床疾病当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患有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遗传的因素,其次是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是否规律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冠心病疾病。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患者会出现冠状动脉血管会出现硬化的情况,使其血管的直径变窄,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狭窄的情况,从而患者机体在正常的运行状态当中,心肌血液的供给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会常常出现自身无力,以及心悸等问题。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并且对于患者自身的身体健康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危险,如果患者在患病后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方式,会导致患者死亡。在临床治疗当中,大多采用药物治疗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1],为了研究两种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以及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疾病的缓解情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试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患有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数量相同都为20例,患者的年龄为47~76岁,(59.33±4.32)岁为患者的平均年龄;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为48~73岁,(58.59±4.12)岁为患者的平均年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情况(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研究组采取经皮冠状动脉治疗的方式,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在右侧锁骨下方放置静脉植入的临时起搏器,对患者进行保护工作,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2]。为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工作,为患者的病变血管选择合适的支架以及导丝,并且利用导丝的引导作用,将球囊放置于患者的病变位置,这样能够使支架成功放置与血管当中[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情况,并将其进行详细记录;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再灌注心率失常、术中出血等并发症,并将其进行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626007f96628e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人数为3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疗有效人数为2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5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26(65.00)

3(7.50)

11(27.50)

29(72.50)

研究组

40

38(95.00)

1(2.50)

1(2.50)

39(97.50)

χ2

-

-

-

-

9.804

P

-

-

-

-

0.002


2.2 两组患者的新功能分级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分级情况(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Ⅲ级、Ⅳ级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新功能分级情况[n(%)]

组别

对照组(n=40)

治疗前

2(5.00)

4(10.00)

16(40.00)

18(45.00)

治疗后

10(25.00)

12(30.00)

9(22.50)

9(22.50)

研究组

(n=40)

治疗前

1(2.50)

3(7.50)

17(42.50)

19(47.50)

治疗后

32(80.00)

5(12.50)

2(5.00)

1(2.50)

2.3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分别为(57.32±11.74)、(57.33±11.09);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分别为(35.65±0.98)、(35.21±0.97);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1.26±5.88)、(41.33±5.65),对比治疗前的三组数据并无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分别为(42.56±6.54)、(49.66±8.25);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分别为(27.22±0.88)、(31.36±0.84);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0.23±7.79)、(47.36±6.12)。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当中出现再灌注心率失常的患者数量为9例、术中出血的患者数量为11例,并发症总发生患者数量为20例,占比50.00%;研究组患者当中没有出现再灌注心率失常以及术中出血的患者。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诊断当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患病后其预后效果较差,并且其致死率也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从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冠心病的发病率同样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倍上涨的趋势,并且在中老年患者当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患者在患有冠心病左功能不全的疾病后,会造成患者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其中最为严重的为恶性心率失常以及急性心力衰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各项情况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在治疗管性病合并左功能不全疾病的过程当中,通常采取血运重建的方式,这在临床治疗当中是一种较为常见以及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同时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当中,效果尤为显著。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过程当中,其部分心肌没有处于日常工作的状态下,处于冬眠的转台,因此,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在第一时间为患者建立有效的血运重新建立系统,能够有效的缩短冬眠心肌的恢复时间,让其较为快速的恢复到自身的正常收缩状态。药物治疗与经皮冠状动脉治疗相比,其治疗效果较差,并且对于处于冬眠状态下的心肌恢复情况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经皮冠状动脉治疗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将患者闭塞的血管进行打开,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式患者在患病的过程当中心悸细胞出现减少的情况,使其梗死的动脉能够尽快的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当中,预防了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4].在本次试验研究当中,研究组治疗有效人数为3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疗有效人数为29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5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分级情况(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Ⅲ级、Ⅳ级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并无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患者在进行了血运重建的治疗方式后,能够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液灌注,更好的促进处于潜在存活的心肌细胞以及冬眠的心肌细胞恢复到正常的功能状态当中,如果患者在抢救过程当中,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也能够对于患者的左室重新构建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赵亮,吴先明,何辉,周建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2(12):45-47.

[2]王可,董平栓,杨旭明,张辉峰.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2(21):4642-4644.

[3]赵亮,吴先明],何辉,周建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2(12):45-47.

[4]巩贵宏,朱豪,李红梅,贺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3(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