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脑梗塞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性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多层螺旋 CT在脑梗塞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性影响评价

付朝恒

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贵州六盘水 553537

摘要目的: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观察其效果和准确性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Hcy检测和多层螺旋CT检测,观察两种方式的效果和准确性。结果:Hcy检测组诊断明确的有87,占比87.00%,远远低于多层螺旋CT组的95.00%,数据相比存在差异(x2=3.907,p=0.0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在脑梗塞患者诊断中效果显著,促使诊断准确率有所提升,易操作,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信息,对患者早诊断、早治疗,临床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脑梗塞;诊断;准确性

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造成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增多,导致脑血管疾病率一直在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1]。脑梗塞属于神经系统疾病,会引起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并发症,甚至是生命。所以治疗该病的基础是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中,CT检查被广泛使用,常规CT检查对后期或梗死面积大较大时具有明显诊断,然而对于梗死早期作用并不显著[2]。多层螺旋CT增加了扫描容积,一次灌注扫描中可得到多层图像,可以呈现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清晰的显示脑梗塞早期梗塞的部位和性质,对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有着积极意义。为此,选取部分我院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0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Hcy检测和多层螺旋CT检测。其中,10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51:49,年龄最低值、最高值分别为25岁、85岁,中间值为(55.12±1.34)岁,包括20例小于50岁,65例在50岁至70岁之间,15例大于80岁。患者发病时间都在50分钟至3天,中间值为(1.11±0.13)天。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基本信息相对比,p>0.05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上述100例患者及其家属都知道本次研究内容,并且签字认可。我院相关科室同意了本次实验。

纳入标准:符合脑梗塞相关诊断患者[3]

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存在合并性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Hcy检测诊断方法:清晨空腹,对100例患者抽取静脉血放在普通生化管中,然后进行血清的离心分离。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酶法检测Hcy。

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仪器,多层螺旋CT扫描机(日本东芝公司生产),对患者头颅进行CT平扫,扫描层厚为5 mm、10 mm,扫描间距为5 mm、10 mm,中心是基底节层面进行扫描,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以及后动脉的供血区为扫描范围。管电压设定为90 kV,管电流设定为110 mA,矩阵设定为512×512,对患者的可疑位置进行重点扫描。

1.3观察指标

比较Hcy检测诊断方法、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的阳性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报告所涉及的样本对象资料如患者的基线资料等情况均是经由统计学软件SPASS25.0进行统计计算和结果验证的,以百分比卡方对设计数据中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和验算;以T值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和验算;再通过P值的情况区分两组数据的对比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表明两组数据的比较无意义,不存在统计比较价值;当P<0.05时则表示两组数据的比较有差异,存在统计比较价值。

2结果

2.1比较两种方式在脑梗塞患者中的诊断效果

Hcy检测组诊断明确的有87,占比87.00%,远远低于多层螺旋CT组的95.00%,数据相比存在差异(χ2=3.907,P=0.0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1 比较两种方式在脑梗塞患者中的诊断效果(n,%)

组别

例数

诊断明确

未检出

检出率

Hcy检测组

100

87

13

87.00%

多层螺旋CT组

100

95

5

95.00%

χ2

-

-

-

3.907

P

-

-

-

0.048

3讨论

临床上脑梗塞很常见,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疾病[4]。患者发生脑梗塞时,梗死灶的周围往往还会有一层活性神经元以及水肿带存在,倘若能够立即恢复血供,是有望治愈的。所以,治疗脑梗死的关键在于,对患者进行及时检查和尽快确诊。脑梗塞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没有特异性,常常被症状掩盖,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5]。和CT表现相比较,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和生命体征要出现得更早,所以仅凭一次检查结果阴性,无法将该诊断完全排除,要继续对其严密观察。对于伴有下列现象的患者,要及时对其头颅进行CT检查:对于清醒患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或意识障碍者;临床症状难以用首次影像学检查结果解释者;颅内血肿、脑水肿、脑挫裂伤等病变形成占位效应,造成脑组织移位、脑疝形成,使临近脑血管移位、牵拉,造成血管内膜受损﹑肿胀或直接受压而致狭窄或闭塞。

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Hcy的检测和CT对脑梗塞进行诊断。Hcy属于含硫基氨基酸,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6]。脑梗塞患者,血浆Hcy浓度会有所升高,其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主要是辅助进行。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机制在于,脑梗塞和CT可以分成缺血期、梗塞期以及液化期三个阶段。缺血期是0至6 h,患者脑梗塞位置的血流量有所减少,脑组织伴有水肿、充血,提高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通过CT检查,能够观察道灰白质密度的界限逐渐模糊。12h后,患者的细胞慢慢坏死,随着时间继续加重,破坏了患者的血脑屏障,CT呈现出低密度,边界模糊,患者的脑沟一并消失[7]。一天之后,患者的病情越发严重,较大程度的破坏了血脑屏障,水肿至高点,CT表现呈现出更低密度区,占位效应显著,患者的脑室出现移位,脑组织主要向对侧移位,并且部分患者出现脑疝。一周之后,脑梗塞患者主要表现为胶质细胞的增生以及多核细胞浸润,同时增生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CT呈现模糊,水肿逐渐消退,占位效应有所降低。一个月以后,水中完全消失,出现含液体囊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脑软化灶。CT表现为患者的脑脊液样低密度影,边缘比较清楚,存在负占位效应。本文结果显示,Hcy检测组诊断明确的有87,占比87.00%,远远低于多层螺旋CT组的95.00%,数据相比存在差异(χ2=3.907,P=0.0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在脑梗塞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操作更简单,有利于为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保证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鹏.多层螺旋CT在大面积脑梗塞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7):132-133.

[2]康陈娟.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2):154-155.

[3]张俊霞.多层螺旋CT在脑梗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4):265-267.

[4]陈立影.多层螺旋CT扫描剂量对诊断脑出血及脑梗死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4):25-26.

[5]殷宁.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33):92-92.

[6]郭华峰,王晓男,杨璐.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在脑梗死合并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3):8-10,14.

[7]陈卫东.用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1):188-189.

作者简介:付朝恒(1977.04-),男,汉族,贵州盘州人,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