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

齐欣彤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54名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平均分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名。参照组予以心血管介入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心血管介入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小板活化功能各项指标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MPA、CD62P、CD63指标均较参照组有明显降低,血小板活化功能得以改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MPG灌注分级情况整体情况优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表现更为有效对症,通过血小板活化功能、TMPG灌注分级情况来看,患者预后恢复效果理想。适合临床中使用推广。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改善,但生活、饮食习惯却并不健康,肥胖、高血压人群基数越来越大,这些都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该疾病发病时伴随持续性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等情况,因此不容忽视[1]。本文通过分组治疗的方法,对我院部分患者予以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54名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平均分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名。参照组中15名男性,12名女性,年龄43至70岁,平均(56.2±7.4)岁;观察组中16名男性,11名女性,年龄44至71岁,平均(58.3±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对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1.2.1参照组

予以心血管介入治疗:在手术前,依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制定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将70U/kg的普通肝素进行动脉注射。

1.2.2观察组

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10μg/kg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进行冠状动脉注射,需要在3分钟之内注射完毕,随后在36小时内持续0.15μg/(kg·min)的静脉注射。

1.3评价标准

记录并对比两组血小板活化功能情况;TMPG灌注分级标准:0级代表无灌流,1级代表轻微灌流,2级代表部分灌流,3级代表完全灌流[2]。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将计数数据表示为百分比(%),并使用X2检验。测量数据表示为“626009c20c4a9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血小板活化功能各项指标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MPA、CD62P、CD63指标均较参照组有明显降低,血小板活化功能得以改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情况比较 (626009c20c4a9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

组别 例数 MPA CD62P CD63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参照组 27 22.3±5.3 16.7±1.7 7.1±2.4 2.8±0.5 6.9±1.3 3.9±1.3

观察组 27 21.9±6.7 11.2±2.2 7.2±2.2 1.7±0.2 6.8±1.6 1.5±0.3

t 0.26 8.66 0.15 7.75 0.25 8.4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TMPG灌注分级情况比较

观察组TMPG灌注分级情况整体情况优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TMPG灌注分级情况比较 [n(%)]

组别 例数 0级 1级 2级 3级

参照组 27 15(55.6) 2(7.4) 6(22.2) 4(14.8)

观察组 27 23(85.2) 3(11.1) 1(3.7) 0(0.0)

X2 6.27 1.23 7.34 3.25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临床上,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引发人死亡的主要病症之一,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存活的患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为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而且该病症具有病情发展快、发病急、致死率高以及病情不稳定等特点[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血小板活化功能各项指标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MPA、CD62P、CD63指标均较参照组有明显降低,血小板活化功能得以改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MPG灌注分级情况整体情况优于参照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表现更为有效对症,通过血小板活化功能、TMPG灌注分级情况来看,患者预后恢复效果理想。适合临床中使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倩.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36):24-25.

[2]李萌.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1(12):241-245.

[3]卞申国.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探讨[J].临床研究,2019(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