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拟养血化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探讨自拟养血化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韩爽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164000


[摘要]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自拟养血化瘀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对象,平均分组,每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自拟养血化瘀汤,分析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指标分数未见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养血化瘀汤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比较明显,改善吞咽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自拟养血化瘀汤;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Yangxue Huayu Decoction on dysphag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72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December 2020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3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elf-made Yangxue Huayu Decoction.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dex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elf-made Yangxue Huay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ysphag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is obvious, which can improve the swallowing statu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dysphag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Self made Yangxue Huayu Decoction; Quality of life

吞咽障碍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吞咽动作难以完成,食物无法顺利进入到胃部,容易出现误吸等情况,对患者不利,影响到身体素质【1】。在目前的研究中,人们的工作压力等在不断增加,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非常大的威胁。所以在出现疾病后,需要及时治疗,改善疾病的情况【2】。中医在治疗该疾病中,效果比较显著,相对于常规药物来说,优势比较显著。自拟养血化瘀汤是常用的药方,改善患者的气虚、血堵等症状,实现补气、活血、化瘀,改善疾病。本次试验研究自拟养血化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6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72例作为对象,平均分组,每组36例。资料: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8.6±3.1)岁;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8.3±3.2)岁。两组患者基本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研究性。纳入标准:患者符合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诊断标准;患者和家属知情;依从性好。排除标准:资料缺失;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精神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指导患者开展吞咽功能锻炼,使用清洁棉签蘸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咽喉等部位进行刺激,在操作的过程中,对吞咽动作的要领进行指导,强化训练效果。指导患者舌头蜷缩、伸展运动,恢复舌体的肌肉功能;指导患者张口训练,改善下颌肌肉【3】;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深呼吸,然后憋住,缓慢吞咽唾沫,然后呼出气体,指导患者鼓腮、吸吮、吹哨、咀嚼动作训练,每天至少锻炼半小时,时间为半个月。

观察组为自拟养血化瘀汤治疗,药方:生地黄、茯苓、桃仁、红花、全蝎、炙甘草、柴胡、白术、玄参、郁金、当归、赤芍、桔梗等,药材与350毫升水煎煮,一天一剂。

1.3 观察指标

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分析,分数越高,患者的神经损伤越严重。日常生活活动评分量表(Barthel)对患者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强。

参考洼田饮水实验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显效:吞咽功能恢复正常,实验评分1分;有效:吞咽功能改善明显,实验评分2分,无效:吞咽功能未发生变化,甚至更为严重,评分升高,计算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指标分数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指标数据分数未见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指标数据

组别

例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6

7.8±2.6

4.1±1.6

54.2±3.9

79.5±4.3

对照组

36

7.6±2.5

5.0±1.8

54.4±4.0

75.2±4.0

t

/

0.333

2.242

0.031

4.393

P

/

0.740

0.028

0.976

0.000

2.2 对比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6

20

14

2

34(94.44)

对照组

36

17

10

9

27(75.00)

X2

/

/

/

/

5.258

P

/

/

/

/

0.022


3 讨论

脑卒中是突然晕倒、意识丧失、半身不遂等表现,脑部神经受到伤害,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对患者不利【4】。其中吞咽障碍属于该疾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应及时治疗。在常规治疗中,能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操作比较简单,不存在伤害。但是时间较长,增加患者的负担【5】。祖国中医对该疾病的研究经验丰富,认为该疾病属于“喉痹”范畴,发生的原因为气血亏虚。自拟养血化瘀汤是治疗疾病的常用药方,具备补气活血、化瘀散结、疏肝理气等功效【6】。在现代药理研究中,该药方能加快身体中氧自由基的排出速度,对神经细胞实现保护,减少损伤的数量,更快地建立系统屏障。在治疗中,对吞咽功能中枢具备调节的作用,改善迷走神经、副神经的情况,对受到破坏的环路实现修复【7】。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治疗有效率数据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

综上所述,自拟养血化瘀汤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效果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状况,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宏为,蒋艳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 VCAM-1及NT-proBNP水平与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学,2020,26(3):389-393. 
  [2]吴勤烽,徐利芬.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抗炎作用研究[J].新中医,2020,52(9):52-55. 
  [3]褚妩边.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5,47(8):44-45. 
  [4]郝博.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0,34(1):30-33. 
  [5]李惠明,阳玉霞,刘江龙.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7):39-40. 
  [6]谢芬,胡杰,王允琴.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病变关系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7):59-64. 
  [7]刘晓霞,朱蓓蕾,杨迎民.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7):75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