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杜娟 赵娟

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呼吸内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两组的生存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焦虑大为缓解,疼痛显著降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生存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气流受阻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阻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的发展,其发病与肺对有害气体,空气中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及体内蛋白质系统失衡有关。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疗效差,痛苦大,并发病多,导致治疗比较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健康危害较大。反复住院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常不能使其逆转,但进行积投的护理干预。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57~67岁,平均(62.1±4.9)岁,病程2~5年,平均(3.5±0.1)年;观察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58~67岁,平均(62.5±5.1)岁,病程3~5年,平均(4.1±0.1)年。纳入标准:(1)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未患有其他肺部疾病。排除标准:(1)无法积极配合完成护理实验;(2)患有严重的神经性疾病。患者家属在了解相应的护理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实验进行监督;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住院期间,实施饮食、运动、药物、生活指导,完成常规宣教。出院后不进行任何形式的随访。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1)院内护理:①制定方案:选取呼吸科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一名为小组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在小组组长与副组长的指导下,将本院接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疾病情况,诱发急性发作的因素,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制定相应的对应护理干预方法,并对本组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认真调查。②氧疗协助:指导患者对氧疗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且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排痰方法,控制氧疗次数以及时间等。③行为:交代日常需要注意的生活情况,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监督患者戒烟戒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户外有氧运动及呼吸功能锻炼,示范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等方法,进而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④饮食管理:指导正确饮食,如主要食用低糖类、高纤维、高蛋白食物,同时避免产气食物。在饮食方法上,少食多餐,每餐不要吃得过饱,少食可以避免腹胀和呼吸短促,杜绝暴饮暴食,并减少肺部呛咳异物的可能性,严格禁止辛辣刺激性食品。(2)院外护理:①出院计划与指点:出院前2天内完善出院后健康教育,完善院外医嘱。②延续性护理:按时进行电话与家庭随访,对患者需要注意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患者进行指导与调查,对于患者完成较好的方面,如药物服用、健康饮食,给予表扬,对患者不能完成的项目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并在下次的随访中完成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①患者的咳嗽频率;用力时的肺活量;3排痰的频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全部数据采用 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62600fb9b1ef4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对比

观察组的咳嗽频率以及排疾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用力时的肺活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对比 (62600fb9b1ef4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

组别

例数

咳嗽频率(次,d)

用力肺活量(mL)

排痰频次(次,d)

观察组

54

3.71±1.85

2975±12.13

1.76±0.22

对照组

54

15.74±2.44

2036±9.42

10.14±1.66

t


6.115

11.286

38.281

p


0.000

0.000

0.000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满意度对比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疼痛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满意度评分。观察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对比 (62600fb9b1ef4_html_195cca9870952b42.gif ±s)

组别

例数

心理

疼痛

治疗结果

满意度

观察组

54

9.34±0.72

6.76±0.43

9.40±0.62

36.63±0.75

对照组

54

15.73±2.44

6.28±0.25

6.26±0.44

30.18±0.59

t


22.863

8.215

33.609

55.526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病情不易好转,容易反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愈加严重。长时间治疗不仅耗费了患者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家属的心理承受。随着病情加重,还有可能引发一些合并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对此病临床研究的深入,护理措施及其效果对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逐渐被临床所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为老年患者,病程长,反复住院、病情绵延不愈常导致患者心情紧张、忧虑,心理状态不佳。综合性护理模式提倡全方位综合护理,心理护理为重要组成成分,本研究通过加强与患者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紧张、忧虑的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因此,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对缓解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饮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关联,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详细表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饮食相关关系,让患者明白饮食对病情影响,从心理层面让患者抵触吸烟,促进配合,并可嘱咐患者家属监督。感染也容易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的病情,所以尤其要加强对患者环境卫生的重视。对患者的居住环境定期消毒,减少发生感染的概率。尽量保持室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尤其要重视气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排除痰液,以免呼吸道梗阻。本研究应用综合性护理模式后,观察组的咳嗽频率以及排疾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用力时的肺活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疼痛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满意度评分。观察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焦虑大为缓解,疼痛显著降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兴化,张伟清,刘勇,何永龙,李云伟,刘伟荣.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8):37-40.

[2]何晓艳,须琼英,王春华,秦雪娟.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引导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08):1213-1216.

[3]赵妍妍,蔡维秀,宋廷霞.医护一体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6):22-24.

[4]王颖惠,薛香香,夏宇.基于人本化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9):3603-3606.

[5]黄燕梅,冯志华,谢秋娟,谢晓玲.临床护理路径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2):1874-1876.

[6]秦立志.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6):190-19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