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倪茜茹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0月诊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当中随机抽取90例纳入本次研究样本,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单纯采用雾化吸入方式的患者为对照组,45例,采用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护理干预前后日排痰量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VS77.78%),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日排痰量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护理干预,效果好,值得推荐患者使用。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振动排痰;日排痰量


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为促使患者尽快康复,需要加强对护理干预[1]。我院对部分患者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护理干预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详细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共选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90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51-79岁,平均(66.57±6.46)岁,其中慢阻肺22例,重症肺炎17例,哮喘6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52-80岁,平均(66.46±6.75)岁,其中慢阻肺21例,重症肺炎15例,哮喘9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单纯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具体如下:首先,护士耐心向患者讲解雾化吸入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在雾化吸入治疗前,对雾化装置进行检查,确保连接正确,可以正常使用。其次,雾化初始阶段先让患者吸入较少的气雾量,在患者耐受之后逐渐增加气雾量。治疗过程中,护士加强巡查,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面色青紫、憋气、心率加快等异常其情况,需要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在患者恢复正常之后再吸入剩余药物。最后,雾化之后,注意对雾化装置进行全面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采用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治疗,雾化吸入与对照组一致,振动排痰方法如下:指导患者取侧卧位,然后启动排痰仪进行叩击,从肺底开始,然后按照从下到上、从外到内顺序叩击患者肺野,在痰液较多的位置短暂

停留,注意避开心前区、肾脏和脊柱等部位,另一只手轻叩患者背部,同时每次20min左右,叩击速度 20~50 周/s。

1.3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经过干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痰量明显减少,且呼吸稳定,判定为显效;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存在部分啰音,痰量有一定程度减少,判定为有效;干预后患者的病情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2]。(2)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日排痰量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x±s)”表示。定性数据用“X2”核实以(%)表达。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VS77.78%),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观察组

X2

P

45

45


20

30

15

13

10

2

77.78%(35/45)

95.56%(43/45)

9.922

<0.05

2.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日排痰量比较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日排痰量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日排痰量比较(ml,`x±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对照组

45

12.55±2.13

37.24±3.56

9.574

<0.05

观察组

45

12.11±2.34

45.77±4.13

13.572

<0.05

t


0.134

6.573



P


>0.05

<0.05



3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普遍存在气道内分泌痰液较多情况,影响患者呼吸的通畅性,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这类患者,要想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护理的关键就是促进排痰,保持气道通畅[3]。雾化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促进排痰手段,治疗原理如下:将药物通过雾化器制成微小雾粒,患者吸入之后可以湿滑呼吸道,并且该方式可以让药物直接到达病灶,从而快速发挥作用,但是对于健康状况较差、体力不支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被稀释的痰液量比较多,会堵塞细支气管或者终末支气管,因此还小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这种情况下,我院对部分患者增加振动排痰治疗,取得了不错的干预效果。振动排痰是通过利用排痰仪振动来发挥作用的,排痰仪振动穿透性比较强,对于肺深部组织作用显著,可以促进中小气道粘稠的痰液排出体外,从而改善肺部通气[4,5]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干预后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VS77.78%),日排痰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向贵萍[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护理干预是临床优良选择。

综上所述,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护理干预,效果好,值得推荐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昝辉,鲍言方,曹利. 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雾化吸入对小儿重症肺炎排痰效果及呼吸功能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130-131.

[2]刘娴娴. 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0):66-68.

[3]张静波,易纪津,潘立珍. 机械振动排痰机在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16):146-147.

[4]彭津. 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6):140-141.

[5]钟雯羽.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喘息性肺炎的治疗作用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4):131.

[6]向贵萍. 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在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8):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