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生活的发展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1

浅谈社会生活的发展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李震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油画创作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创作来源就是画家对生活的感悟和总结。所以在每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类型的油画出现。它记录了每个阶段的社会生活风貌以及时代精神,可以说油画即是艺术创作,同时也是记录社会发展的载体。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下也就激发了油画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题材,都在描绘着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艺术哲学家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一书中说 ,“我们要想理解一件艺术品 , 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设想其时代的精神和风俗。这就是对艺术创作的最终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最根本原因。”[1]

早期的油画是在早期西方教会的发展下出现的,油画一开始本来是服务于教会,作为宣扬教会文化、体现教皇权威的手段之一。但是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在艺术创作中逐渐蔓延开来。画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人文社会,开始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创作题材也慢慢转向世俗化,但是并没有完全脱离宗教文化。《最后的晚餐》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画面描绘了耶稣被他的弟子犹大背叛后最后一次与弟子们共进晚餐的情景,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形态和动作特征都是几乎照搬了现实生活的素材,在当时,画家们开始将神话传说表现在更加现实的生活场景中,使作品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最后的晚餐》不仅是达芬奇艺术创作的巅峰,同时也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开始逐渐成熟,画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将油画创作融入社会生活的现实场景中,可以使观者更真切的感受到油画作品。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开始真正的当家做主,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中国的油画艺术家们也开始将目光聚集在当时社会生活的发展中,他们细心观察工人们辛勤工作的景象。闫振铎创作的油画《铁人王进喜》,将石油工人王进喜进行深入的描写和细腻的刻画,画面中那勤劳质朴的面孔、坚定的眼神,充分的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工人阶级对建设祖国,为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添砖加瓦的热烈高涨的情绪。油画的创作需要画家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需要画家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社会生活正处于变革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随着社会发展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油画创作者开始从描绘中国革命领袖和中国工人阶级的题材而转向对身边的生活和农民题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著名画家罗中立的代表作《父亲》,就是在这个创作氛围中孕育而生。

这幅画以大巴山的农民为主题,通过对人物神态、姿势的细致刻画,展现出中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朴素的特点。褶皱、干瘦的脸庞,深邃的眼神,黝黑的双手,将农民形象描写的淋淋尽致。鲜明的形象特征,让观者产生更深的触动,深入脑海,直击心灵。

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有高于生活”[2]。事实也正是如此,油画创作者们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画家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都融入进了画面当中。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也不仅仅是对生活场景的简单刻画,而是一幅富有感情的艺术品。这种油画作品,往往可以给观者更加震撼的艺术观感,在感叹画家精湛技术的同时也直击内心深入心灵,带来更加强烈、深入的艺术体验。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油画的创作形式和创作题材也在不断更新,更多新颖的题材不断涌现出来。只有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不同的生活感受,才能使油画创作和发展拥有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丹纳[法]著.艺术哲学[M].傅雷译,天津:天津出版社,2020:4

  2.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俄]著.《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震(1995.9-),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枣庄市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

专业:美术学 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