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易安诗词,感悟才女愁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1

重温易安诗词,感悟才女愁情

李琦

淮北师范大学 山西省长治市


摘要:在中学生的语文课本中,节选李清照的诗歌不在少数,但是对她诗歌的品味只是轻轻点水,囫囵吞枣。今天我们重读李清照诗词,深刻感受她的自我觉醒意识。作为一名诗人,她用如椽之笔书写国恨家仇,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新风,作为一名女性,她用沙哑之声倾诉爱恨情愁,为闺阁中人之典范。

关键词: 觉醒 女子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女子的形象就从来就没有缺席,她一直伴随着历史长河静静的发展,从《诗经》中的弃妇、静女的淑娴、桃之夭夭到两汉时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卓文君“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再到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 可以说这些女子的形象从一个被损害、被侮辱的对象成长为一个自我意识觉醒、主动与命运抗争的个体。当时间的指针指向大宋的年轮,当历史的车轮转到大宋的门口,一个不凡的女子降生了,从此文学的家园风云突变,女子的愁情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尽情的抒发,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唏嘘不已。


她,一个弱女子,生于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长于铁蹄南下之势,颠沛流离之时,死于贫困潦倒孤独寂寞之夜。本可锦衣玉食享富贵,奈何国破夫死惜残年。她,一介书生,聪慧颖悟,才华过人,用诗词挥洒悲情,词别是一家,留下千古佳话。她,一介布衣,本可循纲常,守礼法,却要思项羽,过江东,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留。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一片亡国的伤愁,萦绕在你的心中 ;一丝无言的孤独,融合在你的泪里。目光在金戈铁马下迷离,忧伤的清泪碎在凄凉的战场。家散,国亡,散落在了你泛黄的纸上,浸湿了你墨香的诗页。“帘卷西风 , 人比黄花瘦。”你为何无限悲愁?你的悲伤缺了圆月,你的惆怅谢了红花。凝望你那越显憔悴的面庞,不禁泪下。褪去了一身的彩衣,着上了半生的孤独,听窗外战声不断,面对断香残酒,面对血流成河,没有同道,亦无知己,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你为何甘于寂寞!情无所托,寒风中傲然的梅,是你 ;乱石中伫立的竹,是你。你总溢出你特有的清香,散出你独有的孤独。你的倔强不屈铸就了你的孤独,而你那孤独又成就了你孤傲高洁的气质。“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山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你在八咏楼遥望南宋残破的半壁江山,你奋笔疾书,义愤填膺,令后世难以想象这是一位逃难中的妇女所作,而更像一位征战四野、忧国伤时的塞外将领所唱。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风风雨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如今我们局外人很难想象词人是如何度过那个煎熬的岁月,我不忍心揣度,也不敢臆断,历史毕竟是后人书写的,但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词人的思夫之痛,亡国之恨,“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的”,这不但是对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丈夫的思念,更是一个闺中女子在经历了悲欢离合之后对知音的渴望。

你才华横溢,壮志未酬,位卑未敢忘忧国,你没有被三寸金莲束缚,你是真正的女性解放者,谈诗论道,敢爱敢恨,诉心中之块垒,浇心胸之忧愁,即使在颠沛流离之中你也要守护你的金石书画,践行你的“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的诺言,是不是在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的时候也牢牢抱住、不肯撒手?你那羸弱的双肩承担了太多的责任,你那粗糙的大手诠释了什么是贤内助!

你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至少在你的生命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漠中,她遇见了要遇见的人,遇见了想遇见的人,遇见了可以用灵魂来交流的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不然,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要将伯牙子期的故事传唱千古?人生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也没有永远的沟沟坎坎,等待你的永远是未知,也许你的前半生轰轰烈烈,出将入相,当魔爪伸向你时,你是否能与它抗衡到底?也许你的前半生穷困潦倒,食不果腹,当幸福来敲门时,你是否做好了迎接它的准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易安做到了,不但遇到了对的人,而且用毕生的精力去守护他们爱的结晶。

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位女子,易安从先贤浩瀚的典籍中和残酷的现实中汲取了反抗的力量,不论自身如何渺小,不论命运如何安排,她都不妥协,不退让,以坚实的力量屹立于高山之巅,虽风雪动摇之,严寒摧残之,烈日暴晒之,然心坚守之,令后世敬仰之。

千年已过,万言难续,愿易安长眠于地!

参考文献:

[1]王西俊.易安词:柔肠一寸“愁”千缕[J].新作文.2021(36):92-93.

[2]王桐萱,李建英.李清照,我想对你说[J].青春期健康,2021.19(23):62.

[3](宋)李清照,李清照诗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