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吴英

吉林省梨树县教师进修学校 136500

摘要:初中阶段在学生思维培养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数学科目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也正是因此,在学习这一门课程时,需要具备比较灵活的思维。不过,从长久以来使用的正确模式来看,对学生的思维有极大的限制。为了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理逻辑基础,同时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深层次分析,探讨在新课改下这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希望通过理论的研究,给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创新探究

引言:

青少年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其教育和培养方式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对新课改下初中教学的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探索出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的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得到改变,因为其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所以针对这些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进行重点研究,意义重大。

一、意义分析

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的改革并且合理结合现代科技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老师们应该在提高自己教学本领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做出有效的改革与创新,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新型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在课堂上营造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另外,借助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这一课程的学习欲望更强,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时刻跟随时代发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策略探究

(一)教学教材要创新

现如今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学教材的编写都是对老教材进行简单的改编,教材内容没有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数学例题太过老旧、过时不能让学生从实际出发联系现实情况。例如,教材上出现了许多过去版本的纸币,但是这种纸币已经在现代的家庭里消失,这种纸币计算不能让学生联想到实际,缺乏真实体验。并且现在已经普及了网上支付,因此教材也要与时俱进,设置网络支付的计算场景,教材是老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所以教材不脱离实际,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这些知识,对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

  1. 合理进行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教室。多媒体教学方便、快捷,并且画面感强,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在许多地方进行优秀老师的评选时必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多媒体教学之后,也发现了多媒体教学的许多缺点。例如,在许多老师讲课的时候只站在自己的角度,频繁的更换幻灯片,而学生的思维难以跟上,很难快速吸收知识点。因此,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要学会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室一直是老师的舞台,学生一直是单方面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对象,这样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前期也学会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对前人知识与经验的掌握,但是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形成了学生对课本、对教师、对权威的迷信。而创新能力才是科技发展的前提,一个民族失去了创新能力也就失去了未来。因此,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敢去质疑,即使有错误也应耐心引导。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人生第一导师,在许多学生步入初中数学学习只有,发现这些知识具有了一定的难度,有些更是抽象难懂,而通过灌输和刷题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因此,老师们应该改进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们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位置与坐标的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学校、教室等的位置和坐标,拉近学生与本课知识的距离,辅助他们掌握知识。

  1. 不能过度看重成绩

提起教学我们都能自然而然的想起成绩,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成绩看的过重,这样培养起来的学生只可以称为考试机器。我们忽略的是教育本身的目的是,让被教育者掌握、运用知识。固然我们不能否认考试能够引发学生竞争的积极性,但是一味的用成绩作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失偏颇的。并且过着看重成绩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压力,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设置合理的考核制度,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知识,此外,老师应该模糊成绩排名,不能让学生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以至于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数学老师们应该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丰富教学内容,借此吸引学生,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钧.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明日, 2021(4):1.

[2]陈江嵩. 和谐课堂暖风吹,厌学情绪随风散--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帮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粗浅思考[J]. 数学教学通讯, 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