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试论如何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吴娟

河北省 沧州市 东光县南霞口镇张申小学 061600

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生活即教育”。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将生活化教学理论融入语文教学,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善课堂质量、紧跟当前教学改革步伐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实际体验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与人交流中领悟文字之美,掌握语文规律,真正做到寓生活于课堂之中。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是践行素质教育的具体化表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措施

引言

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地的背景下,在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有效性”“高效性”成为热词,走进师生的视野。究竟如何才能达到课堂的“有效”和“高效”呢?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目标。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以来的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深度学习的理念,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彰显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知、体验,在教师积极引导下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强化学习能力。这样的语文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1 课堂教学氛围不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小学语文教师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是主要的角色,学生只能乖乖地听,课堂很是安静,教师便于管理,学生也没有问题,也不会提出问题,更不会参加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也不怕课堂秩序出现问题。课堂教学氛围低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

1.2 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在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成长。即使是少数教师也会直接向学生展示教学框架,让他们补充和填写相应的框架。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学的指导下被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并且很多教师的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成绩,但是由于教材内容千变万化,学生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所有知识,使得自身的语文能力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1.3 不能做到分层教学,学生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因为一直沿袭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几十个学生在同一教室、同一时间接受同一个老师的同一种教学方法传授同一个教学内容。而坐在同一个教室的几十个学生个性不同、思维不同、原有知识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这就造成了班级授课制与学生差异性之间产生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只能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分层教学,使课堂教学照顾所有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2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高效认知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强烈的形象思维阶段。简单的课文教学指导会使学生感到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在相关情境中学习汉语知识的欲望,也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对语文主题教学的分析,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将使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以动态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问题内容。这种方式有很强的形象。学生们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通过观看问题内容来学习,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阅读问题,以此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对学生制定差异化的阅读教学指导计划,以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提出的问题与相对应的答案进行综合,并利用信息技术将问题的答案也进行形象化的展示,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理解能力,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意识。

2.2 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构建速度、构建形式等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备好课,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给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另外,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搞“一刀切”的教学,根据分层备课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堂上都有发展和收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

2.3 解放学生思维,激发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教育者应该把自己想象成儿童团队的一员,与儿童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认识儿童的创造力,进一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这种理解不应该停留在理论层面,浮于表面,而应该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语文学习环境。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积累独立完成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为帮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师要适当转变职能,由领导者向引导者进行角色转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为只有还给学生学习的权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与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相契合。教师需要做学生的“领头羊”,协助学生解决实践中的疑难。教师不论是对学生采取表扬激励机制、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还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抢答或比赛,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一个积极主动不断完善发展的主体,进而开启学生的创造之门。

2.4 注重知识延伸,拓宽视野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认真研读、仔细揣摩,抓住教材的特质,在教学中不仅学习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还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每一个课程安排都有一条主线,学习方法纷繁多样但不会出现孤立的状态,这条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深度学习,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学习中学会总结、分析、归纳。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应当深层次挖掘,让学生在文本资料和拓展资源的综合分析当中进入一个良好的深度学习状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在新旧知识间建立系统化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实现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5 关注互动效果,优化教学评价

一方面,在评价标准上,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互动学习活动时,不仅要关注互动学习的结果,还要包括学生具体的互动过程、互动积极性、将互动的表现和行为融入教学评价中,从而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互动,使教学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另一方面,从评价的主体上来说,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时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中,也要提倡学生参与,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发现问题和不足,改进互动效果,优化互动教学评价,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互动学习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部编版教材改革背景下,学习语文,要遵循“从课本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通过积累实际教学经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枯燥的知识点寓于生活中展现,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自主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创建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巩吉宁.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49.

[2] 吴文娟.小学语文趣味化识字教学初探[J].山西教育(教学),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