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路分析

沈玲莉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的可操作性是远高于其他课程的,学好机械制图的关键在于促进思维能力的全面开拓。目前机械行业发生了大规模的产业调整,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也应积极跟随产业调整发生变革。只有摒弃之前不合理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教育趋势,才能确保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成果达到预期状态。本文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思路。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教改思路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侧重点分析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一定的调整,机械制造业对于行业人才的要求也变得愈发严格,因此,相关机械课程的教学不能再秉持着以往的教育模式,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进行课程的改革。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是以培养制图人才为根本目标的,该课程将直接对机械制图的根本质量负责,其日常教学内容与学生后期就业需求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受就业导向的影响也是较深的。为确保学生能在日后的就业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机械制图课程的日常教学需做好充足的准备,切实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知识技能的储备量,确保学生在学完课程后,能够独立地读图、制图。

从实践角度来谈,机械制图是涵盖了诸多操作原理和实践的,课程的融汇性较强。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指引学生先读取图样再进行绘图,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准提升作出根本性的保障。新教改下的高等教育应积极促进自身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多增添一些实践性的东西。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也需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摈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师生间的协作,全面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制图水准[1]

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机械图样,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为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图及绘图能力,对于学生空间想象力及形象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初学者而言,这门课程是较为复杂的,因此学生对于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并不高。就当前机械制图课程的开展状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课堂教学与制图实践之间的联系不足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实践课,而非理论课,其培养方式应是以实践为主的。但就当前的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教师在授课时普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很少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当然这也是各专业教育模式中普遍存在的弊病。课堂教学内容与制图实践间的脱节会使得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出现断层,虽然课本上各章节的知识间都是有关联的,但脱离了实践的学习使得学生无法将各章知识联系起来,无法形成对学科知识的系统化认识。因此,当前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将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课程教育活动开展的中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力。

  1. 课堂教学缺乏深入性的基础知识讲解

当前各高职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缺乏基础性知识讲解的问题,整个学科都呈现出被孤立的状态。一些院校在学生大一刚入校的时候就开展了这门课程,虽然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但实践是源自理论的、是以理论为基础来展开的,脱离了理论的实践活动根本无法展开,对这些还不具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生直接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是完全不科学的。他们既不掌握机械制图的操作流程,也缺乏必要的知识累积,对于制作工艺的理解就更为欠缺了。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教学会使得教育成效远远达不到预期,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来说也是不利的。

  1. 开展教学活动时未注重学生间的差异性

近几年各院校的持续扩招使得学生间的差异性越来越显著。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其生活习性、学习能力及文化素养间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同样的教学方式在不同学生身上的效果并不会是完全相同的,但当前大部分院校的教育模式还是呈现单一化的状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并不会针对学生的特性进行差异化教学,而是以笼统的方式来展开集中统一化的授课,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视度严重不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是以班级学生的平均水平为依据的,这种教学模式虽然适用于大部分的学生,但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就有些吃力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又难免过于简单,反复地学习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内容会让他们觉得十分枯燥。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下的教育行业[2]

三、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教改的几点建议

(一)全面促进课堂教学内容与制图实践之间的联系

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性是较为明显的。教师在进行日常授课时必须加强课堂内容与实际制图之间的联系,使得二者之间的脱节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笔者认为,当代机械制图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按照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及设计,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授课体系,全面促进教育体系趋向规范化发展。此外,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授课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在开展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并积极建立与校外相关企业的联系,主动去观察当前的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怎样的,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确保学生所学都是有用的,都是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契合的。

(二)重视基础性知识的讲解

机械制图课程虽然是一个实践性的课程,但笔者认为,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是依据理论知识而进行的,脱离了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完全没有开展的意义。基础性的知识虽然简单,但却是整个学习生涯的“地基”,基础打不好再多的实践练习都是徒劳的。目前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内容中普遍缺乏对基础性理论知识的传授,这也是导致其教学效率并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在确保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操作知识后再进行实践练习,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间的差异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城市的,受各地区教育水平的影响,其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是十分显著的。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间的差异性、只是笼统地进行授课,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会很理想。笔者认为,当代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间的差异性,强调“因材施教”,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教学内容应是难易结合的。并以开展学习帮扶小组的形式来解决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问题,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帮助后进生理解课堂知识。同时,教师也应积极改进自身教育观念,在日常授课时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整个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3]

结束语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对学生读图及绘图能力的培养来展开的。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革,对于机械行业而言也是一样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已十分明显,社会对于教育模式改革的需求是紧迫的。本文首先提出了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侧重点,并分析了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接着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琳.关于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21(19):71-72.

  2. 彭进,许红巧,蒋正权,凌自成,周孟杰.《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内燃机与配件,2021(18):235-237.

  3. 杨秀清.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内燃机与配件,2021(1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