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植物保护实践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浅谈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植物保护实践教学

陈利

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新疆 阜康 831500


摘要: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植物保护技术是现代农业专业领域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涵盖病虫害防治、植物基础保护等两类内容。中职学校应利用三年时间,夯实学生的专业课基础,营造充足的教学实践机会,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将从多维度探寻中职学校强化植物保护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植物保护;中职;教学实践

在中职教学体系中,植物保护技术是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课程,更是现代农艺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具有保障农业生产、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价值。本门课程拥有较广的覆盖面,其不但涵盖不同类型的病虫害诊断与识别,还包括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技术,这也要求学生应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农业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植物防护技术可在降低经济损失、防灾减灾、预防生物危害等方面起到显著作用。中职学校应革新传统教学方法,立足于植物保护技术创新教学实践模式,以期增强教学实践效果。

一、立足于就业需求科学划分教学模块

当前,国家愈发重视职业教育,而中职学校也担负起愈发沉重的担子,其需要将优秀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向各行业输送。中职学校应利用三年时间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汲取实践技能与专业知识,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使其后续进入工作岗位后可承担起岗位责任,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在现代农艺专业体系中,植物保护技术是重要部分。相关专业的中职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很可能从事种农艺工、绿化工、花卉工等不同工种,其是否具有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与理论知识关系到自身能否顺利地适应岗位职责并融入社会,更关系到能否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鉴于此,中职学校应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导向,对植物保护技术的具体教学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学校可将其划分为下列模块:植物病虫害识别技术;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简而言之,通过结合就业需求,合理划分植物保护技术的教学模块,可为后续实践教学水准的提高打好基础。

二、引入案例教学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中职学校的植物保护技术课程可以发现,该门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综合性。若教师反复将乏味枯燥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则很容易让学生出现厌倦感,无法保障教学效果。上述现状对课堂组织能力作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深入剖析案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将教学案例作为实际载体,合理开展教学活动,有机缩短生活实际与理论知识间的距离,逐步将晦涩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的教学案例。

在备课环节,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备课活动,既要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挖掘教材所蕴藏的知识点,还应理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找寻知识点中的契合处。教师可依托杂志、报纸、期刊、网络等不同途径,立足于教学内容挖掘相关案例,将具体的教学案例作为核心教学媒介,串联相对零星、零散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实践阶段,教师可先将案例呈现给学生。由于教师已经利用备课阶段选择契合教学内容的恰当案例,那么教师需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推送案例。诸如,视频拍摄、幻灯片制作、学习资料打印等,从多个角度为学生立体化地呈现教学素材。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方便学生结合案例资料自主翻阅教材,探寻其中所蕴含的高价值信息。部分学生也可结合过往所学知识尝试自主分析案例内容。在完成上述教学活动后,教师可组织班内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自主分析,选择多元讨论方式;既可在班级内展开讨论,也可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学会如何倾听并从他人的发言中找寻有价值内容,进而开阔其思路,拓宽其视野。

在案例总结环节,历经相互交流与自主分析,多数学生可从不同维度了解教学案例。教师应点评学生表现,引领了解自身不足与优势,进而确定后续努力方向。上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可将鲜活教学案例作为核心载体,有机串联知识点;这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素养,还有助于持续完善知识体系,助力学生从教学案例中持续汲取经验,便于学生快速融入岗位与工作当中。在课后巩固阶段,考虑到植物保护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技能培养、知识掌握的基础层面,应结合科学、合理的程序,尝试在班级内创建植物保护委员会,引导学生自主地制定保护方案并开展社会调查,推动学生从课堂中汲取静态知识并融入于教学实践中,有效消化吸收课程的内容。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围绕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案例教学法,既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理论知识,理解课程原理,还可培养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热爱之情,潜移默化地增强其职业素养。

三、创建教学实践机会

为创建技能型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中职学校应利用教学实践环节,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其了解不同类型病虫害的具体特征,使其可学会采取何种方法有效应对。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不应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学生创建“做中学”“学中做”的机会。同时,中职学校可创建器具操作、药液配制等实践机会,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准与实践素养。简而言之,为胜任后续工作,学生不但要理解基础知识,还应具有极强的操作实践能力。鉴于此,教师应保持前瞻性、发展性的眼光,认真看待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机遇,精心策划并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细心留意班内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学生及时点拨,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逐步让其具有娴熟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发挥中职学校的地域教育资源优势。例如,若中职学校所在地存在相应作物的种植区,那么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生产劳动,鼓励学生积极与拥有丰富经验的技师相互探讨疑难问题,了解如何准确识别病虫害,如何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通过有效地融合学习与实践,慢慢引导学生认识岗位的特殊性,了解自身所担负的重担,进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四、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教师可依托多媒体技术将活力与生机注入到课堂,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将晦涩难懂、乏味枯燥的静态知识转变为妙趣横生、形象生动的动态知识,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可跟随课堂教学节奏,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程教学效果。当前,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依托图文并茂、趣味视频等多种形式,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配合教师创建特定的教学情境,营造出适于实践的外部环境。

比如,在围绕蝗虫生物学特性进行讲解时,部分学生只是相对肤浅地了解蝗虫特征,部分教师也仅仅机械化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很容易让学生短时间内便遗忘所学知识,无法保障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可从互联网中找寻影像资料,依托观看视频、认知图片等方式,助力学生了解蝗虫生活习性与成长规律,以强化对蝗虫灾害防治的有效性、针对性。多媒体技术促进植物保护技术教学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若教师可充分展现多媒体所蕴藏的教学优势,则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增添学习乐趣,切实有效地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各领域建设发展均无法脱离于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的有力支持,这也加大职业教育的重担。中职教师应革新传统理念,利用有限时间全面系统地将专业知识输送给学生。通过立足于就业需求科学划分教学模块,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创建社会实践机会,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有助于增强植物保护课程的教学水准。

参考文献:

[1]张富荣,贾永红,赵永秀.以就业为导向的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南方农业 ,2018(13).

[2]李培琴.小组授课法在《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中的新尝试[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