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

曲璐毓

山东英才学 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推行和实施的各类思政教育模式也表示出越来越高的支持与肯定。从课程思政实际实施效果来看,课程思政的实施为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让专业课程培养人才目标得到了极大拓展。课程思政的出现和应用不仅仅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大突破,其在整个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呈现出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引言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一、课程思政的定义

何为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其指的是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在增强专业思政育人功能的同时,也拓展了思政育人的范畴。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的本质,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二者兼容了科学性与人文性两大特征,归属于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分析

课程思政是在充分挖掘每一门专业课程潜在思政元素的基础上,推动思政教育功能的实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立德树人成效则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因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意义重大。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强调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

三、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

(一)知识点中融入思政元素

我国从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到制造业大国,正在迈向制造业强国;无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献身精神、工匠精神。用老一代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大国工匠的工匠精神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远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论述到当前制造业的处境时,教师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逐步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增长动力已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指出当前高端制造领域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围堵,低端领域东南亚等对中国的追赶与冲击,使我国面临一些困难;因此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程教学,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二)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中国制造和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出了蕴含过硬的质量之外,还包含创新的精神。通过教育改革的方式不断增加政治教育的占据比重,实现精神教育和技术传授的双重融合,并始终贯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关于课程内容的讲授,就需要体现出政治引导以及专业发展,并保持与当前科技发展步伐的一致,运用实际工程案例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提供机会,同时也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精神的贯彻提供平台。在其中不断注入新的政治理念,不断改进知识结构落后状态。

(三)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将教师占据主体的教学模式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教师需要与学生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需求,然后利用新媒体的方式为学生们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新闻,引导学生养成关注国内外形势以及国内社会热点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还需要利用思政理论知识为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课堂构建一条交互的纽带。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借助互联网来查阅资料,也让学生学会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当教师表述某个观点的时候,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线下和线上同步的专业教学

注重线上线下专业教学的同步开展那个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这就涉及到对于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充分使用,能够将各种版本的机型设计与制造专业教材应用于日常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并且线上教学模式的开展,也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进行,可以依据当前教学实情,进行教材的编写。建立线上学习平台,通过网络答疑的方式,解决学生在思政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学生政治走向。同时也可以将国家政策内容融入到线上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解国家政策的渠道,并和线下学习进行比照,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政治素养。

(五)将课程思政与创新教育相结合

机械制造技术面向工程,实践性较强,涉及到生产制造的领域较多,可充分进行创新教育。将创新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创新教育载体也是课程思政载体。创新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科技创新的巨大推动力,领悟科技创新在冲破国外技术垄断、助推大国重器、推动技术进步、催生新制造方法的巨大作用。教师在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环节,引入徐州某液压件有限公司通过生产线创新改进、智能化改造,使挖掘机油缸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的案例;引入某工人在生产一线潜心钻研、创新研究,改进工装,提高了加工精度、生产效率的案例;引入学校师生根据上海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技术需求,创新设计、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并获得优秀毕业设计奖的案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主要目标是建立全方位,全程的课程育人体系,发挥思想政治具有的育人价值,不断提取专业课程的政治内核,贯彻“政治引导,专业发展”的原则,将专业知识、工程运用与当前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结合起来,具有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的积极作用,作为核心的目标在于通过课程思政的应用,对该专业的学生的政治意识进行提升,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其成为政治正确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志煌,许志龙,刘菊东,侯达盘,姜涛.《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15):201-203.

[2]李平.思政教育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实践探索——以“数控机床加工零件”课程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0(13):119-120.

[3]张黎.机械类专业“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J].时代农机,2020,47(06):123-124.

[4]许强.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91-93.

[5]曹瑞香,黄根勇.课程思政在高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