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热力管网工程的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3

浅析热力管网工程的施工管理

邵金良

平湖市景源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嘉兴市 314000

摘要:近年来,居民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对供热的需求增加,极大地提高了城市供热的普及率。同时,现代热力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对建设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管理体系缺乏适用性,需要进一步优化,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热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对传热的安全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力管道的安装是热力系统供应和建设的重中之重。热力管道的安装过程复杂繁琐,加强安装技术的控制尤为重要。文章对热力管网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热力管网;工程;施工管理


1前言

热力系统的运行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质量,尤其是不合理的热力管道安装,会引发严重后果。国内城市热力管道安装工程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在安装技术和安装方式及施工管理等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引入新方法和新技术及新管理理念等,不断提高安装施工质量,促使民生工程规范展开。


2城市热力管道安装技术的分类

2.1穿越技术

影响城市热力管道安装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安装施工时需要穿越的特殊地形条件,穿越道路或河流等。城市交通系统复杂,安装管线影响正常交通运行,是市政部门不允许的。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对热力管道安装穿越技术的合理分析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施工单位加强与市政等部门的联系,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可行的施工设计方案,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发挥顶管法、定向钻法、非开挖定向钻井技术,确保施工效率、质量和成本,减少对城市居民交通和生活的影响。

2.2管法介绍

在城市热管的安装中,将引入热管技术用于室内外热管的连接。热引入管法包括地上引入法和地下引入法两种。前者是将热导入管铺设在地面上,将热管铺设在建筑物的外墙区域,然后将其引入建筑物内部。地面引入方式又分为低位管和高位管两种。地上引管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在地面上开挖施工,但缺点是容易损坏,施工作业时需要增加对管道的保护,后者的施工条件具有适用范围小和隐蔽的特点,热力管道的监控和扩建难度较大,地下引入方式通常通过厨房热管引入,清洗口应合理安装在离地50cm的位置。同时,应加强对引热管外侧的保护。

2.3阀门安装

阀门是城市热力管道安装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管道维修和维护工作,阀门通常安装在离地面1.2m的位置,离地高度为1.8m的阀门安装,需采用集中布置技术。用螺纹或法兰连接管道和阀门时,安装时要求阀门关闭。如果使用焊接连接,则阀门在安装过程中是打开的。采用法兰连接时,安装时要求法兰与阀门平行,控制偏差在2mm以内,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避免使用蛮力组装。同时,避免传动机构与绳索系在一起的情况,防止部分受压扭断。必须将吊绳系在法兰上,以确保阀门的安全。


3热力管道安装关键技术分析

3.1防腐重视

热力管道的防腐处理,对于埋在地下的热力管道,会直接受到地下硫化物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化学反应后,管道会被腐蚀,直接影响管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热泄漏的风险不容忽视。此外,管道与热源的化学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做好热源管道的防腐处理。做好热力管道内外防腐处理,提高管道防腐能力和应用质量。钢管防腐技术涉及石油沥青防腐、环氧煤焦油防腐、聚乙烯胶带防腐和三层结构聚乙烯防腐。做到无毛刺、无焊边、无棱角,除锈后的钢管应尽快进行防腐处理。同时,防腐层的等级和结构应符合标准。例如石油沥青的防腐层,防腐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增强等级和特殊增强等级,防腐层总厚度对应各等级≥4mm、≥5.5mm、≥7mm。

3.2挖沟

下管前合理选择热力管道,加强对管道材料的检查,及时更换有问题的材料,要求管道材料质量达标。需采购的管道型号、标准、数量应与施工所需管道一致。开挖下管前,找出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按施工方案要求清除地上、地下障碍物。开挖沟槽前,需通过现场定位控制线及基础槽灰线尺寸检测合格。要加强开挖深度和开挖宽度的控制,防止横挖或斜挖。合理安排程序,避免过度挖掘和错误挖掘,土方开挖的工艺流程包括确定开挖坡度和开挖顺序、沿灰线划出沟边轮廓、分层开挖、修整沟边、清底。土方回填作业过程包括基坑底板土质清理及检验、分层铺土及分层碾压方式、密实度检验、修整、平整验收。特别是沟渠回填,要求回填土的密度≥90%,管道的回填应保证管道本身的安全,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50cm以内应人工压实,管道两侧的高度差应小于300mm。不要损坏或移动管道。在分段回填过程中,相邻分段的残茬形成台阶,每个台阶的宽度为≮厚度的2倍。

3.3焊接钢管

焊接前,清除钢管喷嘴处的异物,包括油漆和污渍。加强管道检查,划伤、破损等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将夹具合理放置在喷嘴处,保证焊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尽量做到焊接顺利,一次完成焊接,避免焊接中的停顿,保证焊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加强对焊接材料和温度等影响因素的控制。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钢材的焊缝应在距焊缝100mm以内进行预热15°C以上。焊工在焊接前必须有资格证书,无缝钢管组对齐前,将管材内部吹干净,并用研磨机将凹槽10~20mm范围内的锈、污垢、油漆清理干净,管件与管对接焊缝对中时,内壁错位不得超过母材厚度的10%,且不得超过2mm,将焊缝的局部间隙修整到指定尺寸。焊接过程包括焊前预热和电流调整,每层焊缝错开20mm以上,焊后管子两端密封,并做好焊接工作记录。做好不合格焊缝的修复和检测,以及质量保证和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3.4吹扫

吹扫是一种有效的管道清洗方法,是在部件组装完成后判断管道整体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吹扫时的气体伴有铁锈等杂物,说明管道不合格。通过反复吹扫,直到管道内没有杂物。压缩空气流量为5Nm3/min,最大压力为7kg/cm2。吹扫空气要求是清洁和干燥的空气。受供暖管道高差、管道弯曲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管道吹扫的有效性,需要将管道分成多条管道。在吹扫操作中,将需要吹扫的管路与供气管路连接起来,并迅速打开管路的阀门,促使压缩空气排出。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检查管道内部是否有灰尘和其他杂质,将吹扫管线的一端连接到临时风管,并用一块7.5毫米厚的纸板堵住风管的末端,使用临时供气管向吹扫管供应压力超过3kgf/cm2的压缩空气。使用爆破吹气将纸板吹起,吹出管道中的杂物。

3.5强度测试

热力管道的强度试验可以保证热力管道的安全性和耐压性。在输送热量的过程中,热力管道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如果安装的热力管道不满足耐压要求,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进行强度试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强度试验前应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试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强度试验压力应符合规定。当要求设计压力低于10kPa时,试验压力为0.1MPa。当设计压力超过10kPa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不得低于0.1MPa。当设计压力低于10kPa时,可在管道的所有接头处涂抹发泡剂,无漏气即为合格。当设计压力超过10kPa时,压力稳定0.5h,起泡剂可应用于管道的所有接头。无漏气为合格;当强度试验压力超过0.6MPa时,达到试验压力的1/3和2/3时停机15分钟。发泡剂检测接头无渗漏后,继续加大试验压力,稳定压力1小时,检查接头是否有发泡剂。压力表无泄漏或无压降为合格。


4提高热力管道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4.1施工前准备

为保障热力管道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正式施工前,组织地质调查和现场实地考察,掌握水文地质条件,地下设施及障碍物分布情况,处理施工沿线障碍物,搬迁地下设施,或重新规划热管布局。之后对施工图进行合规性审查,检查是否存在错误、遗漏或遗漏,从技术、经济、工期要求等角度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对方案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标注,并返还向设计单位整改,如补充图纸等。注释设计参数。为提高建设规划内容的合理性,还应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设计者是热力管道建设方案的设计者。为了使施工方案的内容更加科学合理,设计人员应培养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使施工方案的内容更具可行性和可执行性。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图的内容,做好施工过程的统筹协调和管理,避免出现交叉施工,威胁热力管道施工质量的现象。第二,在室内供热管网安装过程中,要做好住宅用气调查分析工作,充分掌握住宅用户用气需求及未来变化,做好住宅供暖需求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参数。讨论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热力管道安装方案内容,提高热力管道建设水平。第三,热力管道的施工位置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对可能发生变化的管道位置进行相应的改造工作。对重点建设环节,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分析热力管道走向,使热力管道投入使用后能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热力管道的位置应充分考虑多项因素进行调整,以确保管道位置更加科学准确。图纸审核通过后,组织技术交底,以图纸内容及相关技术资料作为交底凭证,使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质量问题。最后选择现场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观察试验路段的施工过程,检查施工质量,并以此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例如检查垂直间隙和水平。地下管线密集部分的热力管线。净距是否符合《城市热工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要求。另外,在原材料和管件投入使用前,全面检查材料规格、种类、材质种类、数量和外观质量,检查质检报告,修复轻微损坏和变形的管件,退回材料管质量缺陷严重、性能不合格的管件,并做好管件的前处理,清理管壁附着的灰尘污渍和锈迹,均匀涂刷防腐保护漆层,对于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施工设备,要做好调试工作。

4.2工艺过程控制

在热力管道建设过程中,综合采用现场检查、边站监督、质量抽检等控制方式,设立专职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班组成员定期检查施工现场情况,随机抽选检验施工成果质量,并派专人跟踪监督顶管等重要工序的施工情况,及时发现、反馈和处理质量问题。例如,在管道连接环节,检查相邻管段的喷嘴是否保持对接状态,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探伤。如有气孔、夹渣等质量缺陷,将组织补焊作业。此外,还要对连接口及相关设备的位置进行审核,避免盲目施工行为,造成施工失误和后续返工行为。此外,考虑到现场检查和质量抽样检查等常规现场质量控制方法的局限性,控制范围有限,工作量大,难以快速发现质量问题,以提高质量水平管理,可以应用BIM和传感器测试等高科技手段,在现场布置多台传感器和摄像头,将现场设备连接到BIM平台,在系统中构建3D可视化模型,不断将现场监控信号导入BIM数据库,并在系统界面上进行可视化。管理人员无需前往现场即可掌握现场。现场情况,远程发布控制指令,纠正不正常的操作行为。同时,传感器检测顶管距离、管底标高、沟槽开挖深度等参数,并将实际参数与额定值进行比较,准确发现质量问题。

4.3工艺交接检查及隐蔽工程验收

在交接过程中,实行三检制度,班组成员和质检员对上一道工序的施工成果进行自检、互检、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并整改。例如,室内供暖管道铺设后,重点检查软管的缠绕情况,管道接口的密封性,接口卡箍是否有问题,软管是否有划痕,与管道之间的安全距离等。软管和燃烧器具。沟渠开挖完成后,重要的是检查工作带是否得到有效清理、管位偏差、管底标高值、沟渠地基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剩余土是否堆放在沟两侧1m以内。地下热力管道敷设后,重点检查相邻段接管的装配、管道的坡度、接头的防腐性、焊接质量和旋转角度,并进行管道密封性试验和压力测试。质检合格,质量问题返工后,办理工艺交接及隐蔽工程验收手续,施工结果拍照留存,质检结果记录,报告签字盖章确认。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热力工程涉及城镇、经济与民生发展,对施工管理水平的优化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施工单位必须对热力管道施工管理活动予以高度重视,了解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科学的管理优化策略,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高质量的城市基础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洁琼.浅谈水平定向钻非开挖铺管施工技术[J].华东科技:综合,2020(3):1.

[2]叶文建.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中的定向控制技术[C]//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2007非开挖技术会议论文专辑.北京: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2007.

[4]安宇,刘必渝,张近东.天然气场站工艺管道的安装技术[J].化工设计,2018(1):28.

[5]邵春燕,天于,贺建奎.天然气场站工艺安装现场的质量控制[J].中国化工贸易,2017(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