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普查看三胎政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从人口普查看三胎政策

姓名:江阳

单位:


江苏省仪征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

省市:江苏省仪征市

编:211400



摘要:三胎政策指的是一对夫妻可以孕育三个孩子,这一政策的推出,是为了应对我国育龄妇女数量变少、育龄夫妻生育意愿较低等问题。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之后,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得出了少子化趋势增强、老龄化逐渐严重等结论,基于此,我国需要不断优化生育政策,提供生育补贴,推动三胎政策的落实。

关键词:人口普查;三胎政策;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

前言:三胎政策是应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生育率较低的问题的措施,在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以后,我国人口的结构产生了具有颠覆性的变化,少子化趋势严重,老龄化状况加剧[1]。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三胎政策的开放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然而,目前三胎政策的落实存在一定困难,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下滑等原因适龄人群将婚育年龄延后等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本文立足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对三胎政策的落实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落实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动政策落实的作用。

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彻查我国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并于2021年5月11日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2]。我国当前的人口总量为14.1178亿,相比十年前有了7206万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0.53%。,同时数据明确也的表明,我国人口十年来仍然保持着低速增长的态势[3]。2020年出生人口数量为1200万,比2019年整整少了265万。第七次人口普查与第六次相比,0至14岁的人口比重提升了1.35%,15至59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5.44%,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5.44%。这一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适龄劳动力呈下降趋势,但二胎生育政策取得了有一定的成果成效。

二、三胎政策开放的原因

(一)人口普查促进生育政策的推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辽宁省沈阳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常州、无锡、扬州等地出现了人口负增长情况,人口结构已经产生较大的变化[4]。这一变化对我国的生育政策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社会经济、福利等都会因为人口结构变化的转变而转变。我国根据社会人口结构与人口比例等因素进行分析与决策,开放了三胎政策,这是我国在对人口结构、社会经济等进行调查后的应对措施。我国在2014年与2016年开放了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的政策,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中显示有所成效,出生人口相较于2013年有了20%的增长,这可以说明生育政策的推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人口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二孩政策效应逐渐降低,无法适应提高生育率的需求,所以,我国需要推出新的生育政策。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占比如表1所示。


表1 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占比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总计

人口数量

253383938

894376020

454654046

1411778724

比例(%)

17.95

63.35

32.2

100.0


(二)育龄群体生育意愿不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育龄妇女生育率为1.3,主要原因为育龄妇女逐渐减少与二孩政策效应有所降低。同时,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量为1.8个,然而实际生育状况表明,实际生育数量为1.3个,其中0.5个的生育意愿有所欠缺,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实生存状态和未来发展的担忧程度减弱,人们更在意的是当下的人生体验和生活享受,人的自主性较为突出,人均受教育时间较长等因素有关。生育意愿降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的现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从我国自身来看,较高的房价和较高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都是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将生育优惠政策完善,以释放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


(三)疫情与经济增速变缓推延婚育年龄

2020年我国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经济有了一定的下滑,人们经济收入有所降低,收入较为不稳定。同时,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婚恋所需成本有所提升,在此情况下,大多数到达达到婚育年龄的人群会选择推延婚育年龄,以此来降低生活与经济方面的压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在2020年时出生人口数量比2019年同期有所减少,且减少幅度较大。在近期发布的2021年统计年鉴中,14个省份公布了2020年出生率数据,其中10个省份低于1%。在出生人口方面,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首次跌破了100万大关,创下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6262122cae1fe_html_748e5e275bf5bd93.jpg

表:14个已发布2020年出生率的省份(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2021年各地统计年鉴整理)

在全球经济增速变缓、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长期共存的情况下状况下,人们的婚育年龄被延后。

二、加快落实三胎政策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优生优育政策建设

当前我国人民的社会压力较大,无论是在结婚与备孕的阶段,还是在育儿与幼儿教育阶段经济压力都相对较大。同时,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也为年轻人带来了较大压力,使年轻人没有意愿多生孩子。对此,国家需要加强优生优育政策建设,利用真正有力的生育优待政策来帮助育龄夫妇减轻压力。由于三胎并不属于家庭刚需,所以如果没有较强的生育保障,三胎政策的落实就将会变成难题。同时,一些有关部门需要针对嫁娶、生育、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积极改善社会风气,发扬正确婚恋观念,摒弃“天价彩礼”等恶劣风气,将教育资源适当分配,减轻育龄夫妇的经济压力。

(二)育龄群体的制度保障

育龄群体的保障制度需要尽快得到落实,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显示,适应女性生育意愿较低,主要原因在于一旦准备生育,就有可能面临失业或家庭经济紧张的状况。同时,当前的老年群体并不希望子女由于生育子女过多,而将养育孩子的任务交到祖辈身上,而年轻适龄夫妻生活压力较大,很难以一人就业的经济收入养育全家人。在此情况下,我国需要将生育假相关法规完善,同时将生育保险制度健全,住房补贴等福利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保证女性能够正常就业,不会因为生育而影响就业。

(三)保持并完善独生子女优惠政策

目前三胎政策已经开放,我国独生子女数量有所减少,针对三胎家庭的优惠政策逐渐完善。在这个基础上,需要注重全面二孩政策开放之前的独生子女家庭优惠政策。独生子女家庭的优惠政策不应改变,甚至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将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制度建立健全,将关怀机制做到位,使我国各类家庭都能够享有合法权益。

(四)借鉴西方国家优秀经验

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生育率过低、劳动力缺失的情况,为减轻这一情况,西方国家采取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这一点我国能够借鉴西方,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进行实践。例如,瑞典实行了社会化托育服务,有效的减轻了生育率低的问题;澳大利亚依靠良好的生育福利,有效的解决了生育率低的问题。我国可以借鉴西方优秀经验,推出各类优惠政策以及帮扶制度,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转变人们的生育观,积极落实三胎政策。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能够将我国现有人口问题反映出来,以人口普查结果为立足点,在单独二孩政策与全面二孩政策的基础上,我国三胎政策的推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问题。我国目前存在着育龄夫妻生育意愿低、生育年龄延后等问题,因此,三胎政策的落实需要国家以政策与制度来进行调整,加强优生优育政策建设、育龄群体的制度保障、保持并完善独生子女优惠政策、借鉴西方国家优秀经验,转变育龄夫妻的生育意愿,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提升生育率。

参考文献:

[1]吴帆,李建民.中国面临生育危机风险的三个信号:低生育率、低生育意愿和生育赤字[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9(01):61-68.

[2]王群.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新问题及应对——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重庆行政,2021,22(06):105-106.

[3]熊春文,陈辉.人口变迁与教育变革——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社会学思考[J].教育研究,2021,42(11):27-35.

[4]聂建亮,董子越.“三孩”政策:积极影响、多重障碍与因应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06):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