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研究

袁胜红 张兰兰

新疆图木舒克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新疆图木舒克市 843900

【摘要】目的:分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以此探究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方法:将新疆图木舒克市食品药品检验2021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集的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的患者年龄、性别、给予途径、涉及器官、药品种类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男女比例为47:53;>60岁的患者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为45%;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动脉给药1例,泵内注射1例,鼻饲2例;累及器官包括血液系统22例,心血管系统4例,神经系统4例,精神障碍3例,代谢及内分泌14例,肾泌尿系统1例,肿瘤用药21例,镇痛用药31例;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其药品种类包括中药5例,西药95例,新冠肺炎防控品种4例,片剂1例,注射剂28例,粉针剂11例。结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应当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通过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来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给药途径;药品种类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患者使用药品后引起的致癌、致畸、致命、致残、住院时间延长、器官功能损伤等事件[1]。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会加重医疗资源消耗和患者经济负担,所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就显得尤为重要[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时间为2021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期间,以此来分析预防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方法,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将新疆图木舒克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2021年1月1日至4月30日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的患者年龄、性别、给予途径、涉及器官、临床表现、药品种类进行分析。

2.结果

2.1患者基础情况

患者男女比例为45:55,年龄为7-88岁,平均年龄为55.24岁,其中>60岁的患者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为48%,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基础情况

年龄

例数

男性

女性

构成比(%)

≤30岁

6

2

4

6

31-40岁

4

2

2

4

41-50岁

8

6

2

8

51-60岁

37

13

24

37

>60岁

45

24

21

45

2.2患者给药途径

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未上报。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动脉给药1例,泵内注射1例,鼻饲2例。

2.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

累及器官包括血液系统22例,心血管系统4例,神经系统4例,精神障碍3例,代谢及内分泌14例,肾泌尿系统1例,肿瘤用药21例,镇痛用药31例。

2.4药品种类

10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其药品种类包括中药5例,西药95例,新冠肺炎防控品种4例,片剂1例,注射剂28例,粉针剂11例。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女性患者略多与男性,>60岁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占比最高,是因为老年患者肿瘤基数大、身体机能下降、基础疾病多,所以更容易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所以临床医务人员需要加强老年人用药监护;动脉给药、泵内注射、鼻饲所引发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最为常见,所以需要对其进行严密监视,一旦有异常,则需要及时对症处理[3];血液系统在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其余分别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精神障碍、代谢及内分泌、肾泌尿系统、肿瘤用药、镇痛用药等。血液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等症状,骨髓抑制是奈达铂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贫血、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等[4]。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伊立替康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属于非蓄积与可逆转的[5]。如果医务人员对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认识不够,则容易出现该类情况,所以患者一旦产生乏力、腹泻等症状,则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师进行合理治疗[6]。立即给予患者保护性隔离、消毒等措施,并积极给予升白细胞、止泻、静脉纠正电解质支持等治疗,同时输血小板

[7];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涉及西药、新冠肺炎防控品种、片剂、注射剂、粉针剂等,因此在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要加强用药期间的检测,以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8]

综上所述,开展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能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从而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与警惕性,有助于患者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 容敏婷,林丽君. 44例抗肿瘤药物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3):76-80.

[2] 高燕,胡海侠. 612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 海峡药学,2021,33(2):209-212.

[3] 陈倩倩,汪盛,李歆,等. 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126例分析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21,37(21):3600-3602.

[4] 李蓓. 806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回顾性分析[J]. 中国药物评价,2021,38(2):130-132.

[5] 张奇兵,袁珺.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8例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7):4-6.

[6] 刘琛,褚燕琦,闫素英,等. 过敏性休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救治过程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1,18(4):245-247.

[7] 吴文利,景晶,陆钊罡,等. 某院182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20,17(11):803-807.

[8] 游翠玉,许晓丽,李莎,等. 某院14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2020,17(9):61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