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米种植及其病虫害防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关于玉米种植及其病虫害防治研究

阿木提 ·克亚孜

伊吾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我国玉米需求量相对较高,因此相关人员应该根据玉米种植面积及玉米需求量对其种植方法进行研究。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性因素,相关人员应在对玉米种植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有效防治病虫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真正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有鉴于此,下文在结合相关文献查阅以及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情况下,首先阐述了玉米种植及其病虫害防治重要价值,随后分别就两项工作提出一些见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产量、质量提升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1玉米种植研究

1.1合理选择玉米品种

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合理的选择玉米品种,结合种植地区的土壤、气候状况进行种子选择是保障玉米能够顺利成长的关键内容。玉米品种主要是针对和该地区气候相对较为湿润,温度相对较高这一环境特性进行研究的,因此能够更好适应该地区的环境,种植后不需要改变玉米场所的环境便能够促进玉米正常生长,而且根据当地环境进行研究生产的玉米品种也能够很好的提高自身抗性,减少外界环境对自身产生的损害。通过此种合理的选择玉米品种的形式,能够保障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免于土壤以及气候环境不适宜产生的消极影响。

1.2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播种技术

由于玉米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选择良好的玉米品种,在种植过程中也需要通过适宜的种植技术保障玉米能够正常生长,防止因温度、水分等条件影响玉米发芽率现象的发生。在对玉米适宜种植温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5月下旬的温度最适宜玉米的生根发芽,因此在播种时间的选择上主要集中于5月下旬,以保障玉米能够最大比例的发芽,防止发芽不完全降低玉米产量。适宜的种植深度既能够保障玉米顺利出苗,也能够防止因种植深度不足导致玉米苗出现随风拔起的现象,因此播种深度要达到统一的5cm深度,每穴2粒~3粒玉米种子的种植形式。各地应该进行较为合理的密植,通过宽窄行播种,宽行80cm、窄行40cm的形式进行有效播种,保障玉米在此种种植技术下能够取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1.3玉米种植中的田间管理

玉米种植后的田间管理对于玉米生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田间管理是保障玉米正常生长不受威胁的关键因素,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有关管理人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技术开发,在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既需要通过适当的除草工作开展保障玉米苗成长过程不受到威胁,也需要通过适宜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调节,促进玉米能够在生长过程中拥有适宜的环境,提升玉米的整体抗性,根据当地玉米需肥特点。虽然玉米作物较为耐旱,但仍需在开花结果期间进行充足灌溉,防范出现结空果等现象。田间勤于除草,防范其与农作物争肥而导致生长态势不佳。由此可见,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存在内容,加强管理也是保障玉米产量有所提升的关键内容。

1.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保证植株可以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有效控制玉米种植的密度参数,是确保其正常生长的先决条件。做好田间距离的控制,让每株玉米都能够充分享受到阳光的照射,完成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提高产量。通常来说,行间距为60cm左右,株间距为20cm左右,且在播种结束后,及时镇压以保证距离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土壤肥力比较充足,可以适当增大植株的密度,缩小间隔距离,而当土壤肥力不足时,应该加大植株间距;地势较低、温度较高的区域应该适当减小密度,反之则应该增大种植密度。还有就是控制好种子覆盖层厚度,这是保证种子可以生根、发芽的重要条件之一。

2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

2.1玉米螟防治方法研究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过程中危害相对较高的一大害虫,主要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寄生,如此便会导致玉米幼苗以及玉米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大量害虫。玉米螟在最初阶段被发现的几率相对较低,发现时玉米螟通常已经对玉米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由于其会长期存在于玉米根茎中,并且以吸食玉米根茎为食,导致玉米出现死亡的状况,因此,防治玉米螟成为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相关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现阶段的新型技术对玉米螟进行及时的防治,对于玉米的生长具有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对玉米螟进行及时的查杀。此种生物防治方法是有效利用赤眼蜂实现对玉米螟的清除,利用赤眼蜂主要是由于其不仅不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危险,而且也能够在查杀玉米螟的过程中,实现对田间的管理与保护,保障玉米生长过程中免受玉米螟的威胁。

2.2瘤黑粉的防治

过程对于各地而言,其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会出现连续种植的情况,即一块种植土地连年种植玉米,而瘤黑粉的出现也正是因为此种连续种植的情况导致问题相对较为严重。除此之外,另一主要原因则是在于玉米种植时对氮肥的使用所造成,对于出现的这一状况,有关人员在进行解决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此种问题会由于连年种植导致瘤黑粉无法根治。因此,在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有效预防,将其扼杀在萌发阶段是保障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一大关键性内容,及时的清除杂草,并且对玉米种植区域进行田间管理是当前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在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对50%福美双和25%的预胜可湿性粉剂进行应用,与此同时根据玉米重量情况进行0.2%~0.3%剂量进行拌种,在保障玉米能够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对瘤黑粉进行有效防治。

2.3草地贪夜蛾相关防治方法

草地贪夜蛾隶属于蛾类害虫,其对玉米的损害主要体现在害虫产量迅速且数量相对较多这一方面,仅仅通过3d时间就可以产出大量的蛾虫,而且由于其迁徙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在短时间内便能够对玉米产生大面积的危害,是对我国玉米破坏程度相对较高的一种害虫玉米贪夜蛾具有繁殖迅速、暴食性等特点,并且在对其进行清除的过程中却缺乏针对性的措施,因此对玉米病虫害进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根据草地贪夜蛾相关特点进行有效防治。首先,可以改变玉米种植场所内的玉米品种,增加玉米品种数量的形式,降低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影响。

2.4蚜虫的有效防治

蚜虫是玉米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害虫,而且由于其生长迅速、生长周期相对于其他害虫明显缩短,因此其对玉米的损害也相对较高。在对其进行防治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根据蚜虫对玉米的主要侵害部位进行研究,在了解其主要侵害玉米之间连接的部位后,有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一特性对蚜虫进行有效的消灭与控制,达到彻底清除蚜虫的目的。例如,蚜虫在侵袭玉米的过程中,主要以吸食玉米中的汁液为食,当玉米种植场所发现较多蚜虫时,便会由于蚜虫繁殖相对迅速,对玉米造成大面积的侵蚀,造成玉米产量的降低。因此,在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时,相关人员应该定期对玉米进行相应的观察,防止大量蚜虫的出现,当出现少量蚜虫时,便对其进行喷洒农药处理,有效降低蚜虫的数量。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达到清理蚜虫的目的。在通过生物防治降低蚜虫数量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对蚜虫的天敌进行适当培育,防止因气候不适应出现天敌的大量死亡,从而无法及时有效地消灭蚜虫,造成蚜虫对玉米的进一步侵袭。

3结束语

在对玉米种植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我国玉米产量在当前阶段无法更好地满足国民对玉米的需求,因此便需要通过强化玉米种植技术与降低玉米病虫害两方面进行处理,在通过相关技术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病虫害侵袭所造成的玉米损失。相关人员在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应当从各省市各地的环境出发,根据环境因素展开相应的技术研究。这是促进玉米产量更快提升的关键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文娣. 关于优质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21(13):1.

[2] 曲丑元. 关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 农家致富顾问, 2021(2):1.

[3] 李明熹. 关于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