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实践分析

杨强

身份证号 37282919750708****

摘要:科学运用营林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防治林木病虫害问题,提升林木存活生长率,提高造林质量,也是促进和激发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和保障之一。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将营林技术运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病虫害;营林技术;防治;

要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首先就是要多植树、多造林。树木和人一样,也会生病。想要有效防治林木的病虫害,就要先了解导致林木病虫害的原因,进而运用科学的营林手段进行有效治疗和预防。

一、科学运用营林技术的重要性

病虫害极易导致林木大面积死亡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林木的减少会导致氧气产生减少、食植动物灭绝,进而导致整个动植生态链的被破坏,间接导致人类的灭绝。因此,保护林木、保护森林就是在保护人类的家园。这其中,治理林木病虫害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工作。

导致林木病虫害的原因有很多,这其中既有自然灾害,也有人认为造成。自然灾害大家都比较能理解,就是自然界的病菌侵入林木体内,引发病虫害。这类自然病菌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类病毒、植物菌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螨类和藻类等。由这些病菌引发的病虫害极具传染性,如杨树腐烂病、松苗落针病、根癌病、松材线虫病、枣疯病、林木根朽病等。这些病菌附着在树体上吸取营养,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而在所有林木病虫害中,浸染性病害约占80%左右。

除此之外,人为造成的林木病虫害问题,其破坏性也是巨大的。这其中,滥砍滥伐是最大的人为因素,直接导致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大面积天然木被砍伐、售卖,甚至变为耕地,造成林内生物链被破坏。而耕地面积的增多,也使得耕地与林地交界带被扩大,使得病虫害的传染范围被扩大,更容易向森林蔓延。

不科学手段易导致严重后果

林木栽种并不一定能使林木存活。林木的健康生长更有赖于栽种后的护养。但是部分林业工作者并没有系统掌握科学防治林木病虫害的知识和技术,更缺少相关经验,在林木护养过程中对水分供应比例、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的把握,以及对农药、化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不当,造成林木生病。而在林木遭遇病虫害时,又不能及时有效科学地进行救治,继而导致病虫害的大肆蔓延。

防治林木害虫,在过去很长时间都是采用喷药法。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量药物在喷洒的同时也弥漫到空气中,极易造成人畜中毒,同时,长时间使用药物也会使病虫害具备抗药性。

随着我国人工林面积的增多,很多人工林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遵循自然科学规律,更缺少科学技术指导,一味栽种单纯林,导致林中生物缺乏多样性,生态系统的不完善使得林木自身丧失了自我防御的能力。

营林技术与经济效益紧密相关

林业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目前国内的林场数量众多。采用科学的营林技术,可以帮助林场在营林过程中选择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林木品种,在短时间内创造经济效益。

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使用营林技术对于促进林木成活与健康生长的重要性。营林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林木病虫害,而且能够实现对林木更科学规范的管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此外,科学的营林管理,可以帮助林业生产合理制定生产规模、减少和规避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提高林木生产的质量,同时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素养的林木工作者、护林员,推进我国造林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预防林木病虫害的营林策略

从选种入手,彻底防治林木病虫害

目前,林木植种时采用最多的植种方法是“播种造林法”。播种造林法,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是将林木的种子直接播撒在土壤里进行播种。这种造林法不需要培育禾苗,操作简单,因此被适用于较大较广的环境范围里。

但是“播种造林法”对种子的要求非常高。在林业育苗环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选择材质优良与抗病害性能比较强的林业苗木、优良树种,再进行浸种、消毒、催芽等,同时采取合理的栽种管理技术,例如深耕土地、投放适量化肥和杀虫剂等提高土壤的高效性,就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概率。

而在树种出苗后,要及时管理,时刻监测,做好幼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林木遭受病虫害问题,实现彻底防治,促进幼苗健康成长。

因地制宜,是减少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也是南北差异较大,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地貌、不同土壤环境、不同气候条件下,需要采用不同的营林方式,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给林木病虫害开药方,否则就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病虫害问题。比如,杉木黄化病就是由于立地条件恶劣而引起的。

采用“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法时,要格外注意因地制宜的问题。因为“植苗造林法”需要先在苗圃进行苗木培育,而苗期病害的发生常与土壤湿度有关,因此挑选苗圃土壤时,就不能选择土壤粘重、地势低湿的地方。一般来说,选择新垦地作苗圃地是比较理想的,因为新垦地的土壤中没有或较少有病原物,因而病虫害问题一般就会很少发生。如果万一在培育过程中发生病虫害问题,要及时清除病死树木,通过焚烧消灭病菌,避免苗圃树种被污染,防止病害蔓延扩展。

分支造林法,就是运用树木的根、枝干等部分来完成造林。利用树木的茎、枝、根等来完成造林。分殖造林存活率高,但它对土壤和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在种植时必须与种植地区的温度、气候、环境等因素紧密联系起来。

科学预测和预防林木流行性病害

林木的流行病害,尤其中外来输入性病害,跟人类流行性病毒感染有相同之处,从产生到爆发通常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潜伏期。因此,林木的流行性病害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提前预判来加以预防,在其成灾之前加以清除,或将病害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此外,害虫的发生发展趋势,是可以根据当地、当时的气候条件,以及林木自身生长发育状态来进行科学检测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已经掌握了大量林木病虫害的种类、特性发病期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很多林木的病虫害都可以通过完善预测网格、林业各级兄弟单位的密切配合等来提前预判,群防群治,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和应对措施。

运用混交林营造技术调节生态环境

当前,在全球范围的林木栽种生产产业方面,越来越提倡采访“混交林”造林。“混交林”,就是在林木培植栽种时,在造林地植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其中每种树种所占比例不少于一成。

“混交林”造林的好处就在于,其栽种的树种种类多,相互间产生影响和促进,丰富了生态链,满足了健康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需求,使害虫病菌失去了大量繁殖的生态条件,从根本上抑制了病虫害的生长,同时还促进了一些有益微生物数量的增长。因此“混交林”造林目前已成为营林技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之一。林木依靠“混交林”的防护,大大减少了被病虫害侵犯的概率。

除上述这些科学营林手段外,林木工作者通常还会采取其他一些防护措施,积极应对林木病虫害。例如树干涂白法——可防止害虫在树干上产卵;农药埋藏法——药效持久;树干涂胶法——可害虫粘住致死;以及注药法、树干疗伤法等。

、结束语

营林技术主要包含预防和治理等内容,每一类树种从苗木到成林都应有一套营林防病措施,因地制宜方能收到良好效果。防治林林病虫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通过改善营林技术,完善林木病虫防治机制,调节森林环境,重视对病虫害的预测工作,增强寄主种群的抗病体,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改良苖木品质,限制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浸染,提高人造林木调节生态环境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才能逐步达到控制病害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朝阳.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广东蚕业,2021,55(10):114-115.

[2]陈丽华,孔令雷.浅析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运用[J].河南农业,2021(29):42+47.

[3]宋家辉.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业,2021,15(2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