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能量与养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人体能量与养生

董洁源

成都三禅静修会 610000

(作者简介:董洁源,法名:昌花,男,生于1983年9月,籍贯:四川内江,文学学士,空能禅,三禅静修会创始人 自幼修习各派禅法,十八岁开始教授养生站桩,2017年闭关于青城山,实践、探索三十余年。研究方向:养生禅法)


摘要:我国传统医学对人体能量的自身运行规律和其对自然界的联系有着深入的研究。战国时代有名医扁鹊所著医书《难经》记载“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说明“气”对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气”=“能量”(当然能量是由层级的,在此先不分),人身体就像是一部非常复杂精密的机器,而能量就是这部机器正常运转的根本,如果能量枯竭了,机器也就停止运作衰坏了。所以,人之所以养生,是因为人身体能量的变异或衰弱枯竭。将丢失的能量找补回来,以达到健康、长寿,以及恢复青春精力,这是养生的目标。

关键字:能量,养生,

西方科学家长久以来大多喜欢用名词“aura”来描述人体放射出来的“光”,也有人称之为“人体能量场”(human energy systems).二十世纪初期,西方各国科学家、医学家开始探索人体生物电特性及人体能量场的研究。随着克利安照相术(kirlian photo-graphy)的发明,人们拍摄到了人体能量场的显影。通过对影像的观察,总结出人体能量是由相互垂直的能量流组成的,类似于相关磁场垂直的电场一样,还发现了许多“漏斗”状的能量场涡轮(chakra)也就是我国传统医学所称的“穴位”。而这些环绕人体的复杂组织的发光雾団则称之为“气”。

大家(特别是上了一定的年纪的人)可以留心观察、回忆和对比一下,自己年轻时的身体、精神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感觉能量的流失对身体机器所带来的影响和伤痛。年轻时的我们可以活蹦乱跳,可以熬通宵,可以胡吃海喝,然而随着年龄不断增大,这些都将成为曾经。怎样去找补丢失的能量,人们也想了很多的方法,有食补、药补、体育运动等等。但是收效并不见得很好,有些方法不当者甚至会出现更加衰败的现象。这是因为一是能量有大小层级(简单的说这里这个能量层级就是物质所含能量的大小,类似于药物一般大于食物,而经过提炼的药物精华又大于一般药物),二是自身身体的衰败,导致吸收能量的器官(消化器官)也一并衰败(普通人获取能量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进食),入不敷出。所以,还有没有更有效更迅捷的方法来补这个能量?我们要先了解能量的来源和能量层级。


现代科学研究指出物质是由粒子组成。量子物理学家们发现,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不停运动的粒子组成,大到星体,小到肉眼不可见物,即使是我们附近空无一物的空间里(包括星体与星体之间)也充满着这种基础粒子,我们就像置身一片看不见的粒子海洋,而这种粒子即是基础能量。我国古代,老子有学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抱朴子.至理篇》有“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至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太平经》有“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气而生”,《内经》则称之为“太素”。这些就是指的现代物理学所说的基本粒子,即是“气”。所以我们能量的来源即是来自宇宙基础能量的无处不在。然后我们把这能量层级,最基础层级暂且叫做“有物”,就是老子说的“有物混成”这个有物,他存在于万物中,当然也包括我们吃的药物食物,也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我们用心识、念力可以将其凝聚起来(要证明这一点牵涉到大量的微观物理实验,诸如“水知道答案”一类的实验,以后再作专门的探讨)到一团或一点。这个位置则是道家常说的丹田,这个“动作”就像我们常听到的“气聚丹田”。在这一点上我们观点和其余有所不同,很多相关学派认为“气聚丹田”是呼吸空气中的一种物质,被吸到了丹田,并存储起来。这一点,具体操作这个过程,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和总结,我认为呼吸,只是调和心识、念力的一个动作而已,而基础能量并非全由呼吸道进入身体和丹田,而是大部分在心识、念力的作用下直接由“空间”向丹田部位聚集。我把这一过程叫作聚“有”为“精”。很多养生站桩、打坐学派的第一步入门功夫都是这一过程。在此之后才应该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类的(注意这里的“气”字有指不同层级能量)。所以,如果这一步功夫练好了,是不是比食补、药补来的更快更有效。

62622f1c07195_html_1649ae6802244a6f.jpg

在聚集基础能量这一个层面上,养生已经能够达到不错的收效了,但是要达到更好效果,我们还要研究怎么把基础能量转化为更为精纯的能量,这个就是需要研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事了,总的来说,意识层级对应驱使能量层级,“静”的程度是很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魏聪, 常丽萍, 李翠茹 ,李红蓉, 贾振华;通络养生八字经--通络、养精、动形、静神之动形[J];天津中医药2021年第1期11-15。

[2] 吴以岭,魏聪,贾振华,袁国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J].中医杂志,2013,5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