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石淋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

/ 2

中医药治疗石淋的临床辨证用药经验

武寿德

临夏州康乐县莲麓镇卫生院 731500

石淋属于祖国医学淋证范畴,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称“淋闷”,《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中藏经》已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为淋证临床分类的雏形。《诸病源候论》把淋证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七种,而以“诸淋”统之。《备急千金要方》提出“五淋”之名,《外台秘要》具体指明五淋的内容:“集验论五淋者: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也”。现代临床以气淋、血淋、膏淋、石淋、劳淋为五淋者,亦有以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劳淋为五淋者,石淋既诸淋中的一个证型,指小便涩痛。尿出砂石。又称为砂淋,砂石淋。多应下焦积热,煎熬水液所致。

其病因病机古代早有认识,《诸病源候论·石淋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合闷绝。”金元时代张子和《儒门事亲·热形·沙石淋》曰:“木为所抑,火来乘之,故热在胖中。下焦为之约,结成沙石,如汤瓶煎炼日久,熬成汤碱。”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大小腑门·淋》:“沙石淋,乃是膀胱蓄热而成,正如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而不能去,理宜清彻积热,使水道通则沙石出而可愈”。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湿热蓄积导致的,湿热蕴积,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为砂石,或多食辛热肥甘之品耗伤正气,损伤脾肾,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灼伤肾阴,酿成湿热,或因情志因素,恼怒伤肝,导致肝经气滞,气滞而至血瘀,气火郁于下焦而形成的。此外本病与如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职业和药物的使用等外在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

石淋是一个中医诊断证型,相当于西医的泌尿结石。它包括西医所有的泌尿系统结石,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前列腺结石,均属于石淋的范围。

临床表现及证型

肾和输尿管结石:临床症状主要是突然发作的腰部或腰腹部绞痛和血尿,其程度与结石的部位、大小及移动情况等有关。绞痛发作时疼痛剧烈,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疼痛为阵发性,并沿输尿管向下放射至下腹部、外阴和大腿内侧。查体:肾区有叩击痛,相应输尿管点可有压痛。多发生在输尿管狭窄处,结石较大或固定不动时,可无疼痛,或仅为钝痛、胀痛,常伴有肾积水或感染症状。绞痛发作后出现血尿,多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较少,或有排石现象。

膀胱结石:排尿时突然中断,并引起疼痛,放射至阴茎头和远端尿道,跳跃或经变换体位又可顺利排尿。平时有排尿不畅、尿频、尿急、尿痛和终末血尿。

尿道结石:其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无力,点滴状,或出现尿流中断及急性尿潴留。排尿时疼痛明显,后尿道结石可伴有会阴和阴囊部疼痛。

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直径1.5mm以上结石,能够大致确定结石的大小、形态、数量和位置。

1、湿热蕴结

腰疼或少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急频涩热痛,发热畏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利尿、排石、通淋。

方药:导赤散加味

处方:土茯苓30克,生地15克,木香6克,海金砂6(另包),木通9克,甘草3克,延胡索10克,鸡内金15克,三七粉5克(冲服)。

2、脾肾气虚

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腹胀满腰酸重,尿少不爽,时发时止,少气赖言,面浮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利湿化瘀,散结通阻,补肾益气。

方药:结石汤加减:处方: 海金砂20克,金钱草20克,土茯苓20,车前子15克,木通6克,茯苓10克,生地20,陈皮10克,青皮10克,滑石12克,琥珀5克,三七粉5克(另包冲服)白术10,白茅根10。

3、阴精亏虚

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便干尿少,舌红无苔脉细数。治法:益气滋阴,清热利湿。

治法:滋阴清热、利湿排石

方药:滋阴利湿汤。

处方:金钱草20克,土茯苓20,党参15克,茯苓10克,生地15克,泽泻10克,牛膝10克,茵陈10克,麦冬18克,知母10克,菟丝子15克,白茅根15克,甘草6克。

4、气滞血瘀

发病急,腰腹胀痛或绞痛,向外阴放射,经络受损,产生疼痛和血尿。舌暗红或有瘀斑,苔黄,脉弦紧或沉涩。辨证: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治法:通淋利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溶石排石。

方药:加减昆海排石汤

处方:昆布18克,海藻18克,金樱子10,延胡索10,红花9克,桃仁12克,柴胡12克,白芍30克,枳实9克,海金砂12克,冬葵12克,滑石15克,大黄9克,鸡内金10克,三七粉6克,乳香6,没药6。

此外,服药后多做跳跃运动,同时大量喝水,每天约2500--3000mL,及时排尿,利于排石,也可预防结石发生。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睡前饮水对尿液进行有效稀释,避免进入睡眠后,出现尿液浓缩,诱发结石的发生;常用金钱草、玉米须泡水喝,有助于细小结石排出和预防结石形成;多吃蔬菜以及水果;要定期检查身体,即使结石排出体外,也要定期查体,结石患者复发率很高,发现结石要及时处理;劳逸结合,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要经常性精神紧张;锻炼身体,多做跳跃运动,促进体内小结石排出,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尿液浓缩,预防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