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3


青海省 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婧

青海煤炭地质局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及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相关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合理。但是,青海省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规模较小,外贸依存度较低,很多产品出口竞争力弱等问题。对此,青海省应该完善外向型经济的管理体制,优化外向型经济的产业结构,加强外向型经济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完善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体系。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青海省;经济开放度;外贸依存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各个关键和地区的主要发展趋势。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下吸引外资高达1239亿美元,比去年上涨了2.3%,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外贸出口国,位于美国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及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青海省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相关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合理。但是,青海省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规模较小、外贸依存度较低、很多产品出口竞争力弱外向型经济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体系不完善和缺乏相关的外贸人才等问题。

一、青海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

(一) 贸易方式结构现状

根据霍夫曼定律和克拉克定理判断,现阶段青海省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中期阶段,从轻加工工业向重工业、高加工度工业转变。2021年青海省出口总额为1482120 万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占80.02%,农业初级产品占16.71%。其他占3.27%。青海省现在的外向型经济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农业产品出口的比重较小,缺乏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目前青海省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正处于粗放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二)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青海省利用外向型经济进行商品出口主要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由2001年的89.83%上升到2021年93.01%,其变动幅度不大,占总的出口商品的90%以上;再者是,机电产品由2001年的18.97%上升到2021年42.63,上升了23.66个百分点;另外,从高校技术产品的变动趋势上看,其在2001-2009年的变动幅度不大,维持在2-3%左右,到2010-2021年呈迅猛发展,这与青海省大力倡导发展高校技术产业,来作为推动外向型经济向附加值高的产品发展密切相关;最后,对于初级产品和农产品,在2001-2021年的变动幅度不大,这主要是青海省的外向型经济相关的企业很少对农业和初级产品进行出口,这与青海省的外向型经济的产业结构的选择密切相关。

(三)外向型经济依存度情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青海省的外向型经济依存度从1994年到2021年呈总体上升趋势。由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可知,青海省的商品进出口总额由1994年的 215111亿美元上升上升到2021年的2517531亿美元,增长了10.7。进口额从1994年的60773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1035411亿美元,出口总额由1994年的154338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482120亿美元。

二、青海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外向型经济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第一,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不健全。首先是由于我国对于外向型经济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内容过于抽象,存在着许多的漏洞,比如说《合资企业法》和《公司法》存在不一致的规定。很多涉外机构的相关人员很难对抉择到底遵循哪个法规。

第二,青海省的外向型经相关法规执法部门公布的贸易数据的及时性较差,以及透明度不高,给相关的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带来了一定不便利,甚至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决策。此外,相关的执行部门的内部控制较弱,存在着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力度较弱。

第三,对外向型经济市场管理的市场秩序不规范,相关的审批程序不严格。于是造成了大量的不好的外国产业企业流入我国,比如说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由于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或受到各种的利益的诱惑而放任这些企业的进入,最终导致我国环境污染这一严重问题。

(二)外向型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青海省利用外资出口贸易主要致力于在第二产业,包括青海省轻纺织业、机械工业和建材冶金产业等,一般贸易结构主要以产品附加值低的产品结构为主,缺乏高新技术和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未能较好地带动本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体系想经济外向型进行转变。

(三)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一,平台政策优势较弱,主要体现在外资企业商品出口退税方面的政策不完善,比如说同样的产品,省外是按照成品退税,而青海省是按照原材料退税,于是使青海省的外向型企业与省外的外贸企业的收益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青海省外贸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第二,平台审批手续较为复杂,降低了外贸企业生产和运营效率,主要表现在对于外贸企业的产品出口的审批流程较为复杂,以及在审批机构的设计不合理,缺乏对外贸企业生产方面的监管机构的设置,出口审批的流程上的人员安排很多,程序叫繁琐;第三,外向型经济承载评价体系缺乏长远的战略性规划、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和台套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第四,相关的财政政策扶持力度较小,以及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三、青海省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外向型经济的管理体制

完善青海省外向型经济的管理体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进一步完善有关外向型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更具有合理性,规范性来适应青海省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发展趋势的变化,调整审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增强审批和公布的透明度,提高相关的行政效率等;第二,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规范外汇管理法规,加速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丰富外汇交易品种,从而促进外贸投资便利化和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对工商注册进行改革,从属地原则转向属地原则与股权原则相结合,逐步减少内外资企业待遇不平等的现象。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使涉外的相关法律具体化,具备详细和实用的操作细则,制定强有力的法力制度来保障相关法律制度的执行,以及公开相关法律政策的透明度[15]。

(二)优化外向型经济的产业结构

针对青海省的外向型经济缺乏高新技术和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以及外向型经济的产业,主要以劳动力密集型,能耗量大型,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为主等问题。优化外向型经济的产业结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逐步调整青海省外向型经济的投向方向,控制其在一些落后行业、高耗能及高污染行业的投资,使其转向我国具有优势及发展前景好的,同时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等。

再者,加强对青海省加工出口企业的设立进行严格的审批加大对其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引进高技术含量、高端环节的外资投资,完善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发展政策,推动外资参与国内的研发活动,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其次,是鼓励三资企业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来对我国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和产品的革新,从而来使我国相关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更高。协调完善外资企业投资的区域分布,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效益。

最后,企业要积极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优势,吸收一些技术密集型项目来发展本国产业项目,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及其他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来提升我国出口产业的附加值,适应国际发展水平。

(三)完善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体系

针对青海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体系存在的平台政策优势较弱、相关的财政政策扶持力度较小、以及运营效率和外向型经济承载评价体系缺乏长远的战略性规划、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和台套布局不合理,以及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完善青海省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评价体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是,建外向型经济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以长沙市为青海省外向型经济跨境的试点,试行模式主要是将境内商品入去退税、境外商品保税进口、并进入保税物流中心进行存储,实现境内外商品无差别集中销售。另外,向浙江省学习,将本省与省外同样的出口产品按照一致的标准退税,激发青海省外贸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是,加大青海省对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可参照福建省的经验,对一些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进行立项、验收和奖励,积极指引外向型经济承载平台的发展,做好外贸公共服务,以及加大对外汇管理和服务力度。

第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外向型经济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在课程设计上培养外贸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使其培养出来的外贸人才在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问题时,既懂得的利用SAS和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国际贸易数据,也懂得站在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发展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James Laurenceson,Has Minority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s Banks Improved Their Cost

Efficiency?[J].China&World Economy,2008,12(3):57-74.

[2] Kun-Ming Chen,Meng-Chia Tsai,Chia-Ching Lin,Chaw-Hsia Tu.Impact of Cross-Strait Trade Liberalization: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J].China&World Economy,2009,

10(6):106-122.

[3] Lu Zhiming.After the Termination of Foreign Capital’s Super National Treatment[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15(23):30-31.

[4] Abiad, Abdul,Daniel Leigh,Marco E.Terrones."Getting the Balance Right:Transitioning out of Sustained Curr ent Account Surpluses". World Economic Outlook . 2010.

[5] 李文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外资,2012(12):11-14.

[6] 高华,张洁梅.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与绩效[J].科技经济市场,2009(11):39-40.

姓名: 陈婧,出生年月:1985年11月29日,性别:女,民族: 汉,籍贯:浙, 当前职称:中级经济师 中级会计师。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