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基于建筑安全管理的 PDCA循环分析

李世锋

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摘要:PDCA循环能够改进传统安全管理方式,为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随着PDCA循环的广泛应用,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将更加规范,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也将显著提高。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PDCA循环分析

1PDCA循环的内涵及特征

PDCA循环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质量管理方法,这一方法强调不同主体的协调配合,并且要求不同主体通过协调彼此的工作来增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平稳运行提供保障。PDCA循环具有循环上升的特征,不同循环阶段的不同节点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不同主体的协调配合将使PDCA循环变得更加高效。随着技术的发展,PDCA循环可以在每次循环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进而推动管理工作模式实时更新,最终达到适应不同建筑环境的目的。

2基于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分析

2.1安全决策阶段

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工作内容全面且复杂管理主体在决策阶段采用PDCA循环时,将使工作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决策主体需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设置安全管理目标,将新的安全管理元素融入管理目标中,体现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特征。针对建筑安全问题所制订的各项管理计划具有阶段性特征,管理主体通常会将不同时间段内的工作计划作为设计安全管理的依据,根据不同时间段的长短来制定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管理主体需根据建筑项目的施工状况进行规划,科学规划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因此,管理主体应从整体角度出发,把握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尤其是要注重安全管理相关工作指标的量化。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各项指标倾向于从“质”的角度出发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导致评估过程和结果的随意性较强。在新的管理形势下,管理主体必须注重量化指标的匹配性,扩展量化指标的应用范围,消除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随意性,然后依据制定好的安全措施进行科学规划,对安全管理涉及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考察安全管理各环节的需求与企业实际资源的匹配度,从而保证各项计划的顺利执行。管理主体在管理工作中,应当明确工作方针,形成对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响应上级部门提出的各项号召,保证安全管理工作与国家的规章制度要求和企业生产的实际状况相符合,这也是保证决策阶段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3]企业安全管理决策阶段制定的各项工作内容应当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管理主体需在全面把握安全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制订富有内在逻辑的管理计划,使员工在执行管理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并且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运行的安全性。规范安全措施的执行方式是落实安全计划的关键步骤,管理主体应加强对安全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有效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管理主体还应将执行主体的认知水平、执行能力纳入考量范围,根据执行主体的实际状况和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2计划实施阶段

制订安全管理方案后,管理主体需将方案传达给执行主体,要求执行主体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各项方案,这意味着方案进入了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整个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阶段,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与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计划实施阶段,建筑企业内部各部门应当明确自己在执行方案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了解自己在推进方案执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有序开展各项工作,通过高效率的协调配合来实现管理目标。在计划实施阶段,执行主体对自己负责的安全管理环节已经较为熟悉,但在实际执行各项计划的过程中,不同执行主体的传统思维可能影响执行计划的效率。例如,有些执行主体依据传统工作经验执行各项工作,而没有看到新安全管理方案中融入的新元素、新变化。固化的思维容易导致执行主体依然采用传统方式开展工作,以致其工作能力没有跟随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提高。管理主体应当在制订安全管理方案时明确方案中融入的新内容、新元素。如果安全管理的方针产生变化,那么管理主体还应通过多种方式来突出管理方针的新特征,将新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工作的全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面向不同的执行主体,管理者应当向他们明确各自所负责环节产生的新变化,要求他们在执行过程中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广泛应用新工具、新方式,落实各项安全管理举措,提高执行环节各项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3效果检查阶段

效果检查阶段是发现PDCA循环模式应用问题的重要阶段,管理主体需在这一环节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检查工作,如果发现执行结果中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予以解决,从而实现安全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在以往的效果检查环节,管理主体往往根据建筑施工主体的主观评定得出检查结果。建筑施工主体出于对建设成本等因素的考率,通常会得出优于实际安全管理状况的检查结果。这意味着检查结果失去了真实性和反馈价值,无法起到客观反馈问题,无法为进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为解决检查结果不客观的问题,管理主体需引入第三方单位对企业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第三方单位应当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够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得出科学客观的检查结果,并且督促施工主体弥补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5]在制定效果检查的具体内容时,管理主体应当与第三方单位加强合作,扩充安全管理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并且为排除安全隐患奠定良好基础。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主体应当将安全计划的实施程度、安全防护工具的应用程度、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等要素融入评价体系当中,从多个角度出发,评价安全管理成效,保证效果检查的有效性。完成效果检查工作后,管理主体应当制订规范的、清晰的检查结果汇报方案,利用多种分析方式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发挥检查结果的应用价值并据此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体现PDCA循环中不同环节紧密相连的特征。

2.4汇总总结阶段汇总总结阶段是PDCA循环中第一个循环过程的最后阶段。汇总总结能够帮助管理主体全面把控安全管理计划的具体实施状况,对管理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安全管理主体应当根据不同的工作目的,对安全管理效果进行评估,例如:开展阶段性评估工作,考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行年度评估,从宏观角度出发,总结安全管理工作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调整下一年度的施工规划;等等。在汇总总结阶段,管理主体需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工具在整理、归纳、分析数据方面的作用,提高结果的直观性,并且向其他主体传递正确信息,为他们进一步开展建筑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3结语

从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状况来看,应用PDCA循环开展管理工作正在成为一种趋势。PDCA循环能够遵循科学规律,排查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各类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优势并增强管理的有效性,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PDCA循环还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管理主体不仅需要提升建筑安全管理的效果,还需继续加强PDCA循环适用性研究,实现PDCA循环应用的本土化,提高PDCA循环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崔保龙.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6):171.

[2]王晓丹.建筑安全事故分析及PDCA循环管理应用[J].安徽建筑,2016,23(04):303-304.

[3]吴立武.基于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的分析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3,32(0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