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管理调度一体化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配网管理调度一体化模式探析

郜士杰

国网平顺县供电公司,山西长治 047400

摘要:电网运行事关社会发展稳定性,电网调度更是重要环节,调度效率与质量成为影响电网运行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智能电网一体化体系成为影响电网运行质量的主导因素。为此,要对传统电网调度系统进行优化,加快电网调度系统升级改造,以智能化为方向,依托先进电力设备以及技术,多角度进行完善,加快电力系统升级改造与创新。因此电力企业要提高配网管理调度的自动化水平,通过建设配网调控的一体化模式来保证供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供电的质量。该文将对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一体化

1电网调度以及智能电网调度

1.1电网调度以及智能电网调度的涵义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自身的特点决定来电力系统对平衡性的要求。也就是说,要重视维护发电与供电平衡与稳定状态,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达到对数据的实时监测,监控各个输电环节,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稳定的供电效果。在传统的调度系统中,其依托多个系统进行综合控制,系统复杂多样,在管理上存在难度,给后期维护埋线隐患,系统的统一性不强,资源浪费严重。从设计思路分析,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重视对功能进行整合,寻求优化效果,依托中心系统,实现整体控制的目的,达到对用电以及供电的实时性监控,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大大节省资源使用量。

1.2智能电网调度与智能电网之间的关系

智能电网以智能化为方向,追求高效性,将集成化作为依据,寻求二者结合,发挥通讯网络优势,实现先进技术的综合使用,追求较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智能电网调度隶属智能电网范畴,发挥基础性作用,是丰富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立足智能电网运行,数据信息传递贯穿在运行全过程,安全风险较大。智能电网以安全防护为标准,采取证书认证技术,为电网运行数据的安全传递提供安全防护服务,也就是说,电网运行的有序性离不开智能电网调度提供的信息防护支撑。除此之外,智能电网拥有较强的扩展性与应用性,与电网发展同步,满足智能电网不断升级的需求,全方位性突出,扩展趋势强烈。因此,智能电网调度在智能电网中处于核心地位。

2电力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的基本模式

电力配网的一体化也就是将自动化的调度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融合在同一个系统架构以内,同时构建其模型,按照配网调度工作的岗位职责和人员安排,通过系统的业务操作和操作流程对工作界面进行划分,确定各自应负责的权力限定和工作范围。在此模式下的配网运维人员可以同时负责自动化调度管理系统的运维和维护工作,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维护水平。在配网覆盖范围相对比较小或者规模不太大的情况下,一体化模式能够明显减少设备的成本投入,同时其后期的维护管理也比较便捷,因此这一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应用价值。

3现阶段我国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模式的情况

目前我国自动化的配网调度管理一体化模式经过了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系统的通信形式更加多元化,系统逐渐实现了通过自动化的馈线终端对故障进行即时的检测判断,配网中的一次设备的信息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自动化系统中的DMS的功能逐渐向实用化的方向发展,GIS技术也具备了较强的动态特征,并有机地将地理信息和SCADA融合在一起。

4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布局

在构建自动化的配网管理调度一体化系统时比较常用的是多层分布的结构布局,这种布局能够按照电力资源的实际需要和不同阶段的应用要求来优化配置系统的软件内容以及硬件设备,而且可以满足电网在发展过程中的改造升级的需要,更加灵活且适应性比较好,能够比较便捷地对配网进行扩展和更新,从而使前期投入的设备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但这种结构布局要求使用人员必须具有比较丰富的自动配电经验。自动化配网管理调度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系统布局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一体化系统中为了尽可能地满足配网未来的信息拓展要求,要对配网信息的传输效率进行优化提高,因此配网的主体系统架构应采取100M的双网平衡负荷机制以及10M的多网交换拓展结构。同时应通过远程诊断的信息技术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实时判断处理。在以地理信息为基础构建的子系统之间应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并将地理信息这一子系统作为调控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研发平台。自动化的调度系统和其他的MIS系统应采取开放性原则,这样才能使配电信息更加便捷地实现共享和交流。另外在建设以及维护一体化系统时应在保证系统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投入,对拓展系统的配电能力要进行优化,使其能够对系统的多项操作同时提供支持,从而充分发挥一体化系统的各项功能。

在建设一体化系统时应建立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端口的数据库以实现各个子系统数据库的无缝衔接,减少数据衔接中的技术障碍。另外应尽量采用开放性的布局结构来建设配电的一体化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结构的开放性特点,并为电力配网系统提供能够兼容的分布式布局所需要的系统网络环节,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5配网管理调度自动化一体化系统的实践应用

要实现自动化的配网调度管理一体化模式,必须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案来建立能够对配网全局进行全面覆盖的自动化系统,从而对配网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管理调度的准确性,在配网发生故障时要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置。另外还需要对该系统的运行进行完善和优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这是一项综合性比较高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分层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同时要充分保证一体化模式的兼容性以及拓展性,这样在完成了每个阶段的子系统建设后就可以比较便捷将其纳入一体化系统内。

在建设实践中应按照统一的规划和实施步骤将自动化的配网一体化系统分为主站层、子站层以及终端层这3个主要部分。其中主站层主要负责对系统整体的配电调度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子站层主要负责对变电站中的10kV馈线的自动化出线以及数据信息的传输进行管理;二终端层主要的任务是采集并控制线路开关以及配变电的数据信息。

6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

6.1三层网络结构

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系统以三层网络结构为主要模式,网络结构设计是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设计的首要工作。一般情况下,在网络交互设备多于20台的情况下,通常采取三层结构模式,以此搭建网络系统。一旦结构不合理,势必引发一体化系统运行难题。如果城市规模较大,智能电网调度也呈现较大规模,势必增加大量交互机与集控工作站,一旦结构模式选择失误,无法满足实际情况。基于此,要将三层结构模式为主作为电网调度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础形式。

6.2选路信息协议

选路信息协议是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系统的首选。智能电网调度一体化建设中,协议是重要内容,一般涉及选路信息协议以及开放最短路径的优先协议。但是,使用较多的是选路信息协议。究其原因,一方面,其无需对跳数进行限制,也运行使用可变的长子掩码,针对提升宽带使用率具有重要作用,支持强大的认证功能。除此之外,选路信息协议的收敛速度也明显高于开放最短路径的优先协议。

7结束语

综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成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电网调度一体化势不可挡。这一系统对软硬件系统要求较高,需要以智能化为目标,强度系统优化与完善,有效增强电网调度高效性,加快智能电网发展速度,推动电力行业实现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潇龙.智能电网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模式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0):14-15.

[2]万强,仇婧,韩一鸣.智能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