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师友相助、小组协作”评价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3

构建“师友相助、小组协作”评价体系

李松臣

保定市乐凯中学,河北省 071051

【摘要】“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自实施以来,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实践中老师们在师友评价方面做的不够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做更好,评价体系缺乏实操性、连续性、全面性,构建“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师友相助 小组协作 评价体系

“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自实施以来,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师友相助的课堂情境中,会取得更高的学习效率,人际关系也变得更和谐、更积极。“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深度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彰显“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评价是“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从而更好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构建“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评价体系的意义

1. “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采用小组量化评价机制。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中,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让每个人感受到个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但要对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尽心尽力,还要负起帮助、鼓励、支持队友的责任,从而增强个体对集体的责任感。评价体系鼓励每个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从而增强每个人的团队精神。学生获得奖励或被认可的依据是小组总体的成绩,这对于“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中的每位学生来说,无疑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有激励,才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才能进入高效状态。

2.“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的评价体系能不断提升课前、课中、课后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的评价体系坚持全程评价,持之以恒,不仅注重课中成效,课前、课后也依然是评价的重要参数。评价体系将课前、课中、课后表现作为小组量化参考,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小组和学生的学期末评比中,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

3.课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改的推行,老师们在认真实践的基础上,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对于师友评价方案,57%的老师认为七八九年级是相同的;老师们对于师友评价方案思考得较少,形式比较单一;以口头表扬和加分为主,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方式是优秀小组优先选座位;在课下延伸师友评价有80%的教师是偶尔进行,只有较少的教师10%一直在坚持师友评价。老师们在师友评价方面做的不够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做更好,评价体系缺乏实操性、连续性、全面性。

二、构建“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评价体系的原则

1.客观性。所谓客观性,就是评价要立足于学生在“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中的个体以及集体表现,立足于学生的一言一行。加分和扣分都要有标准可言,决不能因个人的喜好来进行评价。不论是自我评价还是教师、学校、家长评价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保证评价真实有效。

2.及时性。所谓及时性,是评价必须伴随“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的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及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恰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批评,并将评比出来的结果及时兑现奖励,让学生更有动力。及时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改正。

3.多元性。评价的多元性,是指评价的内容及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具体,既有量化评价,又有质性评价;既有学习评价,又有技能评价;既有情感评价,又有思想道德评价;既有学习过程评价,又有学习结果评价。评价内容可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师友相助的效度、师友展示的风度、小组反思的厚度等多维角度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主要指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师友互相评价以及小组捆绑式评价等。评价的多元化更能精准、多角度把握学生学习、成长动态,并能随时针对其进行调整。

4.发展性。教育是个变化的、发展的过程,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评价策略,不同年级也有不同的特点,评价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使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克服懒惰等坏习惯,不断增强竞争、合作、责任意识,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助交流的能力。

三、构建多维有效的评价体系

1.学生的自我评价

主要有师友自评互评,组内、组间互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得到提高。师友互评可以互相启发、鼓励,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中增强信心。组内评价的目的是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全员参与、在实践中相互提高,继而意识到只有自己优秀起来,并带动组内其他成员进步,本组才能更加优秀,潜移默化的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组间互评既能发现他组的优缺点,又能及时反馈自己组的优缺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在自评互评中要注重对师友及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的去关注倾听、交流、协作的情况。评价内容包括:组内分工明确,合作探究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发言积极性,师友、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热情等。

2.任课教师层面的评价

(1)语言激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好的发言、好的质疑以及师友组之间好的互助氛围进行及时评价。“你真棒!”、“说的真好”等语言不宜经常使用,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做到因人而异有指导性,比如:“你的想法真高级!”、“你具有数学家的思维!语言要是再简练些就更好了”、“李强师友组展示的非常全面,尤其是学友发言层次分明!” 丰富而有个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恳,从而增进彼此的信任,激发学习的热情。

(2)量化管理。课上师友组回答问题根据难易程度加分不等,在课下,师友主动找老师讲题、作业完成优秀、作业修改及时都进行量化。将课上、课下量化综合计算,评选优秀学师、优秀学友、最佳师友组,并评选进步奖,获奖同学颁发奖状和奖品以示鼓励。师友组可依据量化积分兑换“免责卡”等,以达到评价的全面性,调动师友的学习积极性,减少两极分化。

(3)采用灵活与科学的方式多角度进行评价。比如观察师友组一个阶段的表现,把他们的成长记录在工作手册上,等到学期末选出师友组特别奖,并颁发奖状与奖品。还可以对全班师友组进行阶段性访谈,了解各个师友组的优势和特长,在学期末颁发师友组优势奖,给予奖状与奖品。除了奖励优秀的师友组外,还要多关注有进步或者退步表现的师友组,及时沟通。

总之,在“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中,教师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3.班主任层面的评价

(1)进行师生共评,班主任要积极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师友相助小组文化和班级文化氛围。在班级设置展示栏,设置每个师友组的板块,师友或者班主任可以到板块写上鼓励的话,评价对方当天的表现;每周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优秀师友谈谈做法,互相激励、学习,总结出值得全班推广的做法;进行师友组和小组之间的挑战赛,利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互助潜力;经常与学生交流,搜集整理师友的建议,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时调整评价策略。

(2)班级日常管理评价。由值日班长负责每天的纪律、卫生等日常班级管理情况,计入量化。每天及时进行日总结,值日班长公布各师友及小组当天的量化得分,同时班主任针对具体表现进行表扬和批评,提醒需要改进的地方。每周、每月依据各师友及小组的量化总分,评选优秀师友及小组,优秀师友组和优秀小组将照片贴到教室外墙的展示专栏进行优秀师友(小组)展示。学期末结合平时量化得分进行班级无记名投票选举评选最佳师友及小组,颁发奖状和奖品。

4.学校层面组织的评价

(1)利用每周升旗仪式的时间,组织各班优秀师友进行经验分享,进行师友自评和互评,并向优秀师友颁发奖状。

(2)在周评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月评,月评的优秀师友通过“优秀师友宣传栏”、学校公众号等载体进行宣传展示,并附上照片和获奖感言。

(3)学期末,进行班级内、学校内的优秀师友的综合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级的考核内容,并在下学期开学典礼上进行颁奖。

(4)通过组织系列活动,如班级“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文化评比、“我在相助中成长”征文比赛、读书节、艺体节等活动,营造师友相助氛围,以培养提升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将“师友相助、小组协作”评价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5.家长层面的评价

家长参与评价能够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成长过程,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与道德品质形成。小组长每天将本组师友相助的情况反馈到小组群中,家长及时了解、评价。家长对孩子作业完成的具体情况(如:所用时间、是否专注、是否独立完成等)进行评价、了解孩子对学师(友)的态度,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或小组长。每周末学师、学友向对方的父母微信电话汇报本周的进步,并提出努力方向,强化师友的相助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的优点在实践过程中凸显,不仅体现在学习方法、习惯、成绩层面,而且对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构建科学的“师友相助、小组协作”评价体系,不断寻找、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等教育理念,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维新,孔维华.“以评促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J]. 中学教学参考,2021(2)

[2]马学琴.构建合理评价体系,为小组合作学习护航[J]. 学园,2014(5)

[3] 夏冬梅.用完善的学习评价机制促成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 学苑教育,2010(22)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课题“初中阶段‘师友相助、小组协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20042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