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的理论及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关于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的理论及策略探析

陆忠玲

广西百色试验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如今,社会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战略之一,随着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视不断加大,成为我国乡建实践的全面升级和超越的重要举措,村庄规划对重建村庄有着较大的影响,乡村振兴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对相关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首先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分析,然后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的理论研究进行讨论,针对规划设计环节进行探索,研究如何进行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的策略构建,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给乡村的改革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村镇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落实乡村规划政策,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规划;理论研究;新战略

近些年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下,国内各地区的香薰开始了改革创新工作,新农村建筑发展有了一定的成绩,乡村振兴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影响较大的工作,需要对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给乡村规划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压力和挑战,而传统村落规划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本文针对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的理论及策略展开详细论述,提出有效利用乡村规划的策略,在整体开发过程中提升规划水平,积极发展规划和创意规划,进一步促进村镇的综合化和现代化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分析

(1)促进乡镇规划的合理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在经济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乡村地区物质水平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需要不断完善的同时,城市规划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包括人居环境等方面。在进行乡村规划设计时,能够更充分的实现与城市功能结合的要求,在我国高速城镇化的新时期,能够促进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加以解决,这具有较好的创造性,改善居住环境和自然生态,使得乡村规划更加合理;

(2)满足现实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增加乡村规划的价值。大力推进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实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能够增加乡村文化的价值,以进一步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政策,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的进步,从而更好的推动乡村建设品质,可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其实际应用具有深刻意义,有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的策略构建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乡村规划设计观念已逐渐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求,还存在观点落后和管理力度有待提升等情况,人们希望能有更高水平的乡村规划。在进行相关工作时,要注意进行策略构建,改善资源不足和空心情况严重等情况,从而有效调配引导后期的建设工作,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及意义。

2.1优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需要采取适宜的、针对性强的策略,现阶段,面对乡村产业发展新形势,应该不断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探索和改进,发挥规划的科学引领作用,优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1)应该以农为本,注重乡村农业生产,通过对市场需求和当地环境的分析,对于乡村经济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应加大重视,综合开发特有资源,遴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另外,应注意区域协调和统筹规划的原则,采用先进技术和营销理念,进行产业化和运营化策略研究,强调村村之间的差异化发展,使得乡村特色资源可以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业延伸,激发乡村活力,保证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

(2)应该优化产业体系,实现融合发展。首先,实现农业内部产业重组型融合,探索本地产业和其他类产业实现耦合发展,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互补,开展农业产业集约化布局,创造丰富化的乡村产业链,实现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使得乡村资源达到最优效益;其次,将传统农林种植扩展到现代产业链条,在进行特色农产业品定位后,在研发优化特色产品品种、实现市场指导和资源供应的同时,完成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也可以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特色田园资源,可以进行乡村旅游服务,进行乡村产业升级,

2.2构建自然生态,落实生态宜居

构建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奠定稳定的生态基础,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乡村自然生态的重点是保育和修复生态,在提升自然环境品质的同时,重视人居环境品质。

(1)充分保护利用乡村原有的自然环境资源,保护植被、水系等区域,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合理运用生态设计理念,规划绿色生态网络,保证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构建蓝绿格局,重视乡土特色的根植性,保证生态系统结构的健康稳定和提高抵抗力。也可以因地制宜,融合自然栖息地和生产基地,达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另外,尽量减少或避免过度的人工建设破坏景观,营造乡土地域景观;

(2)乡村建设规划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村民生产生活的功能需求,首先,对于既有建筑,主要以保护为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现代化生活方式,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根据乡村整体风貌,加以策略引导,充分利用闲置的住宅建筑和工业厂房,更新建筑空间,开展功能置换工作,从而丰富村民的集体生活;其次,对于新建建筑,应该关注建筑功能和美观性,在适应村民生活习惯的同时,应该采用简约设计理念,利用乡村建筑特色元素,充分展现乡村景观特色,使乡村景观充满当地特色,另外,也应该关注建筑质量和使用需求,使乡村的建筑与功能相匹配,满足村民现代生活品质提高的需求,对于基本居住功能和附加的生产功能加以实现。

2.3弘扬文化传承,促进乡风文明

文化传承是乡村规划的内生需求,是人文景观的充分体现,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现存较多的古村落,现阶段对乡村设计规划观念在逐渐发展,应该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在形式和深层次中实现文化的表现和传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营造乡土氛围。

(1)突出乡土特色。乡村较城市而言,更加亲近自然,具有突出的生态性特点。应该尊重地方特色和文化属性,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把握乡村本质特征,加强对于古村落的保护,降低城市化的冲击,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包括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等,并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开展民间艺术展演,彰显乡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从而更好地促进人文景观的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同时达到农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全面提升的要求。

(2)注意整体的协调性。乡村建设规划应该坚持综合发展,通常需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在其原有景观的基础上适当加入现代元素,统筹考虑基础设施等的发展和规划情况,组建层次丰富的文化网络体系,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设计理念的确定,反映乡村历史风貌,也要注意风格的统一和完整,结合村民生产生活方式,运用文化元素,减少不合理和不协调的景观设计,减少单一化和整齐化的设计,在空间上实现科学规划以及合理布局。

3.结语

综上所示,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城乡规划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在不断推进与深化的情况下,会进一步推动村镇的和谐发展。在当下的发展格局中,本文针对相关理论及策略展开详细论述,进行合理分析的同时,对其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提出建议,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实现农业全面建设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广龙,陈雅南,史艳琨.基于设计驱动型创新理论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策略[J].工业工程设计,2020,2(04):95-98+103.

[2]王介勇,周墨竹,王祥峰.乡村振兴规划的性质及其体系构建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09):1361-1369.

[3]范凌云,徐昕,刘雅洁.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态营建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9,35(11):24-31.

[4]尹仕美,廖丽萍,李奎.乡村振兴规划共生策略构建及广西实践[J].规划师,2018,34(08):68-73.

[5]罗怡.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村庄发展评价及建设规划分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