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作者姓名:杨君茹

单位: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积累下来的精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指导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资本。在今天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生机与活力也毫不逊色,仍然具备时代性文化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历史支撑,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关键词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有着强烈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为主的基础之上,也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完善。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一部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括和凝练,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反过来说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过程中,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社会层面,“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等贵贱、均贫富”等话语表达的是一种平等的思想,虽然当时的平等思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凡事都是一步步从开始的萌芽状态不断发展而来的,没有一开始就进入完备状态的理论和实践,正是这种古代朴素且带有局限性的平等观,为后面平等思想获得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来源,奠定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在公正和法治方面,商鞅在秦国的成功变法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个人层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身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所表达的是爱国的思想;“言必信、行必果”、“诚者、天之道也”等体现了诚信的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蕴含的则是待人友善的思想;“敬业乐群”表达的则是敬业思想。中华民族一路走来,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一直被中华儿女所奉行,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是对诚信的践行,岳飞的爱国精神至今给每个中华儿女留下了深刻印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纵向上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来源,横向上具有广泛的价值认同群体,是其得以践行和完善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呼应,虽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但是在根本的意义蕴含和价值观念上一直是不会变的,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都能以具体的不同事情和人物表现出来,这都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实践的结果。如今,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指导广大中华儿女进行社会实践的共同价值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历史支撑

文化自信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肯定与认同,这些被肯定和认同的历史文化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对该民族或国家的成员性格进行塑造,并通过一些原则性文化范式的传承,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指导成员的社会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参与现实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错误的,这也不是正真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既然提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然是不应该、也不能被忽视掉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总结,带有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烙印,影响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成长与成材,如果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完全忽略或反对,不管引入什么其他优秀文化,在适应性必然存在问题,如果说要实事求是的话,那么中华儿女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下生活与成长就是最大的实际。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指导现实社会实践中仍然发挥积极作用,这一点与前一点密不可分。比如关于孝的论述,仍然成为指导当今处理家庭关系的良好道德准则,对于良好家风的塑造影响重大;比如关于诚信的论述,至今成为指导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因为有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指导中华儿女在历史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这些在实践中不断被完善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参与现今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仍然表现出生机与活力。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资本,中华民族自当充满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提供这历史和现实的资本,自然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支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柱

随着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的推行,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也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通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我们要建成一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宏伟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构成了伟大的中国梦,因此,中国梦的实现不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需要团结13亿人民的共同力量加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吸引力,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而这种在文化上的认同能够促使凝聚力的提升。在几千年的共同生活中,我们形成了共同的道德礼仪标准,都受到了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代表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社会生活中也体现出东方文化的包容与谦逊,为人谦和,处事低调,这与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所以,在拥有的共同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中,我们形成了相同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并且在处理方式上也不会有太大差别,这就是共同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所有的这些共同点,能够凝聚13亿人的巨大力量,使之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一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本身就隐藏着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鼓舞困难中的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一是因为它能成为凝聚中国力量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华夏子孙的自豪和骄傲,正是由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使得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

  3.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 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2月24日)[N].人民日报 2014-02-24

2014 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