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旅游背景下的项目策划研究——以红安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红色文化旅游背景下的项目策划研究——以红安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为例

张文争 祝芸依

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432000

摘要:红色资源、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是一个城市最为重要的文脉资源,更是一个城市历史的印记。本文以以红安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为例,从挖掘“红色印记”、明确“目标定位”、落实“空间布局”等方面对旅游区进行项目策划,并对军事文化旅游区项目规划提出一定的见解。

关键词:红色资源 空间布局 项目策划

引言

国内许多红色旅游资源地处偏僻的革命老区,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导致红色旅游区总体上呈现散、小、弱、差的状况[1];同时红色景区在项目上呈现出体验感差、类型单一问题,在配套设施上也呈现基础建设滞后等问题[2],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红安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为例,来举例说明在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是如何进行策划。

一、研究区概况

项目位于红色旅游通道中心处,武汉市东北部,红安县南部,“武汉-红安-七里坪”红色旅游大通道中心节点,红安经济开发区东北部。中国红安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项目于2020年签约红安,计划分三期5年建设。本项目对于推动红安全域旅游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后续被列入《湖北省2020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二、规划构思

规划站位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审视自身发展现状,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模式。

2.1立足3点诉求,明确1大目标,理清3条主线,形成旅游区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6264b1f31e8e9_html_dd84913474c13254.png

图1 红安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建设技术路线图

2.1形成以“红色传承、军事科创、消费配套”的军事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模式

“红色传承”是一大引擎,树立行业地标,形成流量形产业;“军事科创”包括两大重点“硬核军魂军事主题乐园”和“星星火种红色研学基地”,形成体验型产业;“消费配套”指的是“迷彩小镇”、“浪漫山谷”、“红韵原乡”三大配套,形成消费型产业;3个模式相互循环影响。

三、主要内容

3.1明确“中国红安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的发展定位

“中国红安”是站在国家高度上,完成红安红色传承新使命;亮剑大别山是打造的品牌坐标,立足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标杆;军事文化是树立的主体方向,建立红色军事体验的集聚区;旅游区是功能体系,满足教育研学、军事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区。

3.2突出场地特色,构建中国红安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特有的空间格局

在整理汇总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各自然资源要素现状的空间特征,形成“地标引领”“双廊体验”“多区辉映”的空间结构。地标引领是基于大金山的最高点,打造文化景观地标核心,延伸红安红色文化之路,实现与自然人文环境有机结合。双廊体验是改造大金山水库、大金山南侧山脚,沿规划路设置公共服务功能,通过硬核军魂军事主题乐园、迷彩小镇的建设,打造门户沿线景观;多区辉映是围绕亮剑大别山文化旅游区的建设方向,打造教育研学配套区、红色文化体验区、休闲配套服务区、军事主题体验区、山地休闲度假区(如图2所示)。

6264b1f31e8e9_html_5d7ac1c7e48b2d54.png 图2 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规划脉络梳理图

3.3策划项目产品,建立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的项目体系

针对市场需求,以细分市场为基础,形成“旅游产品”、“体验产品”、“节庆产品”、“研学产品”的项目产品类型,建立“1+2+3”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区项目体系,“1”是“红安223”红色文化体验园,为旅游区提供引擎,“2”是两大重点项目,即硬核军魂军事主题乐园和星星火种红色研学基地;“3”是服务配套,即迷彩小镇休闲配套、浪漫山谷康养度假、红韵原乡休闲农业。

3.4加强运营实施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并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主要包括推进规划编制落地的实施建议和相关制度机制保障措施。首先明确开发主体、运营模式和品牌效应,梳理运营思路,构建运营体系[3];其次探索发展模式、点状供地模式为旅游区提供案例借鉴;最后建立评估收益,完善项目日常监管。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红安本土红色资源特征,规划站位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审视自身发展现状,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模式等方面探索了军事文化旅游区项目策划方案,对其他军事文化旅游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以红色文化为切入点,以体验旅游为落脚点,构建“文化+”的革命老区振兴路径。围绕红安红色资源,深度挖掘军事题材,唱响“讲好红色故事、挖掘红色富矿、推进红色旅游”三部曲,通过体验式、体察式、情景式旅游做实“文化+”文章,把红色比较优势转化为推动红色旅游、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助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2)、基于场地特色,构建大疏大密的空间格局,实现与自然人文环境有机融合。通过对山水、生态景观、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等场地特色元素的脉络梳理,创造具有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景观,构建生态休闲观光廊以及大疏大密、大开大合的组团式土地利用新布局,建立具有节奏韵律的空间序列,提高视觉空间品质和“人为本”的空间环境,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感受红安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旅游场所。

(3)、探索从项目策划、空间布局到供地模式、建设方式的全过程差异化咨询方案。本次规划制定了一套包括项目策划、空间布局、供地模式以及建设方式的全过程咨询方案,并针对不同项目,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在用地规模、功能构成和开发强度等方给出差异化的合理建议,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并发挥应有效能。

(4)、探索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管控方法,提供“精细化”的管控路径。以“生态保护优先、建设总量控制、功能分区引导,刚弹控制结合”为管控原则,以实现非集中建设区空间资源适度开发建设与生态资源合理保护平衡为目标,一方面通过控制土地用途与强度容量,改变“先图后底”为“先底后图”规划编制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林地、园地及未利用地,依山就势、点状开发推进旅游区建设,减少对优质耕地的占用,提高建设用地有效供给,推进集约节约用地。

(5)、将运营思维导入建设方案,实现项目的长线可持续经营和综合开发价值最大化。在项目策划阶段,将项目整个动态过程和多要素纳入考虑范围内。项目提前邀请了运营团队介入策划过程,协助、优化、丰富产品的内容和建设要点,通过“项目化、产品化”予以落实;并针对运营团队的产品和诉求,反过来调整产品定位及功能,实现项目有效的长线运营,让旅游产品具备生命力,不断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文丽.旅游项目策划初探[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7(6):72-76.

[2]张群,刘建平.红色旅游的特色分析及其发展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 2006, 20(6).
[3]晋朝军.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与运营体系研究[D].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