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程卫国

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招远 265400

摘要:我国传感器技术发展时间较长,已经拥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应用体系,尤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应用了大量传感器,用于感知周围情况,收集环境和设备信息,为系统精准运行提供依据。由此可见,若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缺少传感器和传感器技术,就无法准确感知信息,维持系统运行,必须不断提升传感器技术应用效果和品质,才能切实提升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机电一体化;应用

传感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传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为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机械制造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融合应用,不仅扩大了机械设备的应用范围,而且提升了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1传感器技术概述

1980年代左右,传感器在世界各国开始流行,许多先进工业国家开始引进普及传感器技术,并对其进行研发和应用。截至今日,传感器及其系统生产与发展已经成为热门领域。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测量装置,能够感知外界变化(物体或周围环境受生物、化学、物理等影响产生的变化)并作出反应,将信息按照一定规律转化为能够远距离传播的电信号,或者其他形式的信号。传感器技术是基于实际需求,对各类传感器,如力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进行综合配置,以实时测量周围环境和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系统的技术。技术人员可按照实际工作环境,基于传感器分类,如能量转换原则分类、参量设计分类、工作原理分类等,对传感器型号、配置、种类等进行设计和选择,以满足配置需求。

2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机电一体化即是通过有效措施使得信息技术、电子工程技术能够实现有机结合,进而在机械工程中加以充分应用,确保其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机械工程而言,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价值展现出来,能够使得操作的整个过程纳入自动监控。在现阶段,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在此背景下,将现代信息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切实结合起来,并对智能系统予以充分利用,这样可以保证机电自动化技术具有的优势真正展现出来,技术性能会有大幅提升,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后,也可为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需要指出的是,技术结合并非只是将相关的系统予以叠加处理,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完成技术分析,继而将不同技术具有的优势进行整合,确保一体化目标能够切实达成,技术性能可以充分发挥,如此方可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保持更稳健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涵盖的领域较多,从机电一体化来说,也要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关注的重点,并要保证思维创新能够切实达成。从当前应用的现状来看,信息处理技术带来的障碍是较大的,因而要针对技术障碍展开全面的分析,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予以消除,进而使得技术障碍造成的影响大幅降低。为了保证信息传输更顺利,信息技术处理是不可忽视的,而要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出效用,数据信息传输是不可忽视的,只有获得所需的信息,运行才能真正保持正常状态,所以,信息技术需求方面存在的障碍也是较为常见的。确保信息化技术具有的性能大幅提升,信息传输保持正常,这些在机电一体化生产中都是要考虑的,当技术性能得到提高后,机电一体化才可在更适宜的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状态。

3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3.1数控机床领域

数控机床是机械生产加工的重要技术设备,在自动化发展过程中,数控机床领域发展受到高度关注,这也是目前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从数控机床生产原理看,数控机床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热能,导致周围环境发生变化,继而影响加工制造精度和准确度。采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周围温度,了解温度变化区间,采用相关措施有效把控温度变化,避免出现温度大幅变化情况,以保障整体加工质量。从加工过程看,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零部件夹紧,倘若夹紧力控制不恰当,施加力度过大,将会导致零部件损坏;施加力度不足,会导致零部件位移,最终报废,还会过度磨损数控机床,缩短机床使用寿命。在这一环节使用传感器技术时刻分析零部件受力情况,并结合使用智能系统调控施加力度,充分保障机床加工稳定性,避免出现失误。例如,可以根据零部件受力情况,时刻调整切削扭矩,以获得高的切削效率和质量。

3.2视觉焊接机器人方面

从机电一体化技术出现之日起,其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发展速度也是较快的,尤其是在机械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机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而视觉焊接机器人就是其中之一,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其视觉系统和随动系统结构复杂,精度高,一旦部件发生故障,想进行维修是非常困难的。如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就可使得以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辅助下,增加视觉模块、随动模块、光学校准模块、焊缝轨迹坐标计算模块、故障检查及报警模块,使其呈现出模块化特征,如此一来,视觉焊接机器人的实用性就会大幅提高,操作也更具智能化,免去复杂的示教编程过程,仅需焊缝轨迹上几个关键点的坐标,机器人即可自动计算出焊缝轨迹,大大提高了视觉焊接机器人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编程工作量,同时,由于其分布式的故障检查传感器可对各种故障进行快速诊断和报警,甚至能快速给出故障排除建议。

3.3数控加工方面

数控加工机床是典型的机电自动化控制设备,传感器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数控加工中应用的传感器种类较多,比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在数控机床中主要应用于对工件夹紧力的监测。如果夹紧力低于设定值时,会导致工件松动,此时传感器会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递到控制系统中,系统将发出报警,停止走刀,既能够降低因为夹紧力低而产生的生产误差,又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切削过程中,传感器还能够对切削力的变化、切削过程的颤震、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状态等进行监测,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各项加工参数,优化切削加工工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除了对加工工艺进行监测外,还能够对工件的加工工序进行监测,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能辨识出工件是否需要加工,工件所处的位置是否满足工艺规定的设置要求等。传感器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促进我国机械加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总之,机电自动化控制装置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促进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传感器作为机电自动化控制装置的感受器官,通过强大的感知功能,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各类信息,然后通过对信息的识别、分析和处理,为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各种指令的制定和传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种类较多,能够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感知,这也为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传感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获取信息的速度会更快,精准度会更高,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也会更加优质和高效,这都对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浅析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J].涂祖蕾,何滔.内燃机与配件.2020(17)

[2]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传感器技术的运用研究[J].赵亮.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04)

[3]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探讨[J].刘潇.山东工业技术.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