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公路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

雷宇乾

湖北金恒通交通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2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公路交通系统发挥着巨大作用,虽然我国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工作人员仍然要加强重视关键部位的施工,合理选用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细致地选择施工方法,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土基裂缝、路面不平等问题,避免影响公路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公路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1、公路施工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1.1路面施工技术

1.1.1材料

要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材料配比并且做好原材料的采购、质量检测等工作,将原材料的性能尽量提高,加强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严格控制各种材料配比,不得随意更改。

1.1.2摊铺

技术人员要预防常见问题,比如常见的骨料离析、泌水等问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摊铺工作可以综合使用人工和机械设备结合的方式,由施工人员及时将摊铺质量不高的位置处理好。如果路面有着较大的厚度那么需要利用振捣器将混凝土材料振捣均匀,重点处理好伸缩缝、膨胀缝、施工缝等缝隙。

1.1.3碾压

摊铺完成后需要人工操作机械设备及时完成碾压施工,切实将路面均匀性、强度提高,同时保证路面抗渗能力,提高公路整体性能切实保证建设效果,切实发挥公路的作用。

1.1.4做好伸缩缝的合理设置

裂缝是农村公路最为常见的一项问题,也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一致难以高效解决的问题。一旦公路出现裂缝,会严重影响路面的美观性、质量和行车舒适性,会导致公路的使用寿命缩短。通过设置伸缩缝能够将发生裂缝问题的概率大大降低。首先,要合理设置伸缩缝的位置,保证施工结果和设计图纸一样,并且严格控制好切割的缝隙宽度。其次,要合理设置切缝,避免切缝过大,要保证路面平整度。最后,要加强伸缩缝养护,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

1.2路基施工技术

1.2.1路基施工强度控制

在具体开展农村公路施工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做好路基施工强度的严格控制。在开挖阶段需要采用挤密排水法等方式处理含水量超标的路基。如果所在区域有着较为丰富的地下水,那么需要设置集水井和排水沟进行排水并且观察地下水位情况。如果开挖时遇到雨季那么可以选择分段开挖并且及时排水处理的方式进行路基施工。施工人员在路基施工阶段需要详细地检查和记录水准点、平面控制桩、边坡坡度等参数。在验槽阶段,如果出现和设计方案不符合之处要及时进行处理。

1.2.2路基填筑

做好填筑材料含水量的控制,用设备将填筑用土摊平压实。施工人员要按照<80cm的高度标准做好低填方路基填土施工控制,按照>95%的标准进行压实度控制。在完成填筑后,工作人员要清理干净现场的所有杂物,在指定地点堆放杂物,并且开展摊铺压实作业。

1.3材料选择

公路工程关键部位的材料使用会对后期施工产生较大影响。面层施工关键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有着重要意义,采用适当的层面技术,既能提高工程应用的效率,又能减少工程的后期维护保养工作。在选用合适的原料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拌和前拌和料的综合品质进行全面检测,这不仅要考虑拌和比例的合理性,还要考虑拌和后的综合特性,只有达到要求,才可以进行铺装。在路面工程中,可以采取“平铺”的方法,并对影响最后的施工效果的铺设速度、角度、温度以及混合料用量、喷洒模式等进行严格的限制。二是对混凝土稳定层的施工进行控制与管理。在选用物料时,要结合层次碾轧工作的需要,对机械设备类型、强度、工作方式等进行分析,并严格控制压实量,严格控制压实量,严格控制10 cm以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废水的治理,尽量不把废水作为混合用水,不能把废水随便排入大自然,对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

1.4路面砖铺砌

工作人员在铺设路面砖之前需要先剔除存在问题的预制砖块,剔除后拉设水平线并且按照分段铺砌的方式进行路面砖的铺设。在铺设预制砖块时要注意做好后续码砌工作的考虑。

工作人员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清理干净垫层底部的杂物,按照2.5cm的砂浆结合层和预设的砂浆配合比做好路面砖铺砌。在具体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还明确铺设面积,按照水平线控制好铺设高度。通常在实践中比水准线要稍高,在完成上述操作后,用橡胶锤敲击砖块,保证其充分压实。

工作人员要按照不超过6mm范围的标准控制预制块缝隙,用拉线方式检验面砖铺砌水平度,明确是否和项目设计规范相符合。在铺砌完成后,在两天内按照设计方案填充砂浆砖块缝隙。在完成填充后,再次清扫面层,当结合层强度达标后可以开放交通,允许车辆通行。

1.5土基裂缝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施工缺陷就是土基裂缝,一旦出现裂缝会严重威胁公路基础的稳定性。为了防止土基出现裂缝,可以用石灰进行土基处理。在具体施工中,按照规范要求间距铺设石灰土,将产生裂缝的概率降低。在控制土层含水量时,要对含水量对土层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充分考虑,可以用粉煤灰将水量控制不到位的问题解决,切实减少含水量,提升公路工程施工关键技术能力,达到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优化的效果。

1.6特殊地段施工处理技术

公路工程施工中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滑坡路段等较为特殊的路段,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软土地基。在处理特殊地质时,要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处理。比如软土地基处理时,要明确软土深度、范围,对于范围小且深度浅的软土地质可以采取置换处理方法。混凝土注浆、化学固结等都是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软基处理技术。同时,工作人员要根据公路工程建设规模做好压路机等设备规格、数量的确定,避免选用大规模压路机造成浪费,也要避免压路机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技术人员要重点监测路面平整度、压实度等参数。对于滑坡路段,降水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在施工中要充分做好排水措施,避免雨季施工。

1.7接缝、加宽段的施工技术

接缝、加宽段施工技术也是公路工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这一技术主要应用于改扩建公路工程项目当中,通过接缝加宽处理可以将原有路基加宽。在公路路面施工中,接缝和加宽路面施工技术有着较大的难度,通常需要机械设备和人工高度配合完成。在具体施工中,工作人员进行加宽段施工时为了保证每一步技术无缝衔接就要充分深入了解施工方案和工艺,做好每个细节的控制。技术人员要加强路基新老部分的认真检查,明确路基是否存在纵向裂缝,明确路基的稳定性,是否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好预防处理。同时,技术人员还要精确地计算和分析路基结构,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好先进科学技术的而应用,将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提升。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为公路交通,公路工程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日常出行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具体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应用价值,需要优化施工技术,做好关键部位的施工,全面提升整个公路工程的建设水平,确保公路工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永庆.公路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22(01):31-32+35.

[2]何芳芳.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3):106-107.

[3]张真权.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1):61-62.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