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小学阶段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方法研究

田文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悦美分校 710119

摘要:快时代的成长环境下,物质的不断丰富和家长的短时间陪伴让更多的孩子缺乏精神上“养育”。步入学校开始,当孩子真正开始独立学习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身上就会显现出来之前家庭教育上的缺乏,从而产生自卑。自卑情结源于自卑感的放大,孩子开始想通过努力来获得更多的成就从而消除自卑感。但当努力没有得到相应回报之时,当自卑情结过分夸大之时,就会减弱自身能够对抗困难的勇气,从而难以成功。本文主要从如何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方面展开,通过研究能够使更多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自卑感、自卑情结、爱护、鼓励

  1. 儿童产生自卑感的原因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中,第四层关于尊重的需要,在缺乏尊重的情况下,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时间越长,儿童就越没有自信心去自己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2. 有某一种身体残疾,或者先天性的缺陷。在正常的环境下,儿童会和周围环境进行对比之后慢慢产生自卑。并且不能够按照正常的生活行动的话,维持时间越久,即使在未来的生活当中能够恢复,但可能会因为之前长时间的病症依然会留下较为明显的生理痕迹,在之后的生活当中,仍然存在心理上的暗示,随着这种心理暗示产生的自卑感也许更难消除。

  3. 在儿童不断长大的过程中,接触到的任何事物越来越多,当遇到挫折时,父母的陪伴以及引导过少,儿童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做很多事情时总是喜欢否定自己,进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自卑心理。

  4. 自卑感基本是儿童从不当的家庭教育当中慢慢形成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在不当的家庭教育过程当中,儿童可能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性格方面比较软弱或者不自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性格更容易让儿童产生自卑感。加上很多父母对孩子入学之后的要求过高,在长时间没有达到预期时,父母责怪时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从而产生自卑。并且对因为庭原因产生自卑感的孩子来说,消除自卑感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5. 在儿童时期,有的孩子能够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当中自行消解别人不好的语言或者行为而给自己带来的困扰,有的孩子则会在别人的语言当中对自己失去信心,丧失好好生活的勇气,他们会选择性的回避自己不能消解的问题,以至于会把很多事情看的过于表面,自己也会在这种表面当中心理会更加脆弱,慢慢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自卑感也会越来越强烈。

  6. 儿童开始进入校园生活,开始了集体生活之后,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包括家长和老师的关系都会对孩子产生一些影响。而影响的方面是否积极就需要清楚孩子和同学之间的相处方式,若在交往过程当中孩子存在长时间的独处和对事情包括人是消极冷漠的态度,那老师和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家长,应该反思在家庭环境当中是否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若是不及时发现的话,孩子的心理状态会越来越差,导致孩子的自卑感逐渐上升。

  1. 儿童自卑情结的表现

  1. 在孩子的成长环境当中,家长的教育不恰当的时候,儿童内心缺乏勇气和自信,在说话时经常会吞吞吐吐,而这样的反应在周围人没有进行适时引导时只会让儿童的内心更加脆弱。长此以往,自卑的情绪只会越来越强烈。

  2. 与别人交谈时回避眼神以及回避话题,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喜欢低头走路,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不愿意和别人产生过多的往来,担心自己在别人的语言中受到伤害,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以及心理活动。

3.在有些身患残疾或者体弱多病的儿童身上更能体现出自卑情结,因为在开始接触外界事物的时候,他们就会慢慢发现与外界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使自己不能够和其他人一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而自卑感也会随着他们的语言以及行为表现出来,因为对他们而言,这种处境自身是感到无力且带有一些恐惧的。

  1. 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1.外界环境的改变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更应该尊重儿童的发展需要。首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的家庭环境,并且应该在恰当的时间和儿童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对看待一些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家长和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以及对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引导,而这些方面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从而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有勇气去克服更多的困难。

  2. 家长和学校都应站在鼓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每一个小的进步,在家长和教师的具体鼓励当中,孩子就能对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以及将来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心理学上认为,人们在听到赞美的语言时,身体就能焕发出一种巨大的力量,从而不断地前进。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不论何时都不应该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运用语言和行为的鼓励让孩子不断地朝好的方向发展。

  3.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对于孩子而言无疑是最重要的,而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应该仔细去观察孩子的每一个变化,认真聆听孩子的话,当父母感觉到孩子的日常行为发生异样的时候,应该和他们进行公平的对谈,以爱护之心去教育孩子,能够正确的理解孩子的所想,鼓励孩子能够勇敢地去直面困难并且解决困难,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4. 在家庭教育当中,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时,家长不应该直接指责或者怒骂孩子,而应该用合适的语言对孩子进行引导以及反思自己是否在行为上给孩子树立了不良的形象。在之后的生活当中,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儿童还处于模仿阶段,人们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父母的行为发生改变时,无形中孩子的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2.自身能力的改变
  1. 家庭和学校配合培养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激发儿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儿童能够在周围的环境当中正确的认识自我和不断地根据自身需要改变自我。

  2. 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能够正确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和与自己有交集的人,内心能够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不断地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这也需要孩子周围的环境能够给他们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家长需要给孩子创造好家庭环境,并且锻炼孩子的各项能力,能够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能够迎难而上。

  3. 已经产生自卑的孩子大多数在集体当中会显得不太合群,经常性一个人,所以在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或者得不到她人的帮助时,自卑感就会增强,所以在与别人进行交往时,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慢慢敞开自己的心扉。

  1. 结语

小学生心理健康应该引起所有家庭的重视,由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在步入学校生活之前在家庭环境中基本就已经形成了对外界的认知,所以在儿童能够慢慢有自己的想法时,家长就需要以身作则,为孩子首先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形象,让孩子对生活充满信心,能够更好地进入集体生活以及社会活动。




参考文献:

  1. 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7

  2. 郑和钧·论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5

  3. 吴传飞·浅议小学生自卑感的成因及对策[J]考试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