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新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测绘新技术 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熊培健 陈新

身份证号: 35082319770722****

身份证号:51082419910209****

摘要: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工程测绘中。无人机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凸显出其技术应用优势,显著提升了测绘工作效率与精度。文章主要探讨分析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全面提升地籍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地籍测绘;技术应用

1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

1.1影像分辨率高

无人机开展低空区地籍测绘时,通过优化整合和处理影像资料获取数据,该类处理工作不会干扰和影响摄影工作。无人机在低空摄影测量优势在于提升图像分辨率。此外,应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技术时,地面高层建筑不会影响摄像资料获取,能够全面减少负面影响因素。此外,应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拍摄建筑纹路,以此扩展技术应用范围。

1.2摄影操作便捷性高

相比于其他地基测绘技术,无人机低空航拍技术具有快捷性与便利性优势,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因此应用目标范围较广。在使用无人机摄像技术时,投入成本明显低于传统地籍测绘成本,能够节省地籍测绘工作的经费投入。对于操作系统维护而言,无人机的结构及操作系统简单,能够降低测绘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1.3提升测绘精度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时,应提升地籍测绘数据与参数的精准度。基于技术角度分析,测量工程中能够实现亚米级参数精确度,在测量土地精度时,能够满足1:1000的测量标准,设定高精确度的测量条件。在开展城市测绘工作时,大部分地基测绘工作都要提升测绘精度与深度,因此在研究和开发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时,可以弥补传统人工地籍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全面加强城市测绘工作完成度。1.4地籍测绘安全性高

在应用无人机摄像测量技术时,测量人员无需深入实地开展手工测量,全面提升技术应用的安全等级。在确保技术安全的同时,能够提升技术灵活性。此外,在应用摄影测量技术时,不受自然因素与环境因素影响,测量精度比较高。在技术应用期间,不论气候因素还是环境因素,都不会加大测量结果的误差。在此基础上,应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在于测量区域无限制,不管是偏远地区还是山区,都能够高效完成测量任务。无人机系统包含云计算服务系统,由无人机监控系统、航迹规划和传感器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组成。其中,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出无人机设备状态,规划地籍测绘路线和范围,以此明确最佳测绘航线,同时确保无人机设备遭受危害时,能够快速做出响应,规避危险障碍。

2无人机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2.1控制网布设

在地基测绘中,经常用到的技术为GP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基准设计,主要包括位置、方向、标尺等,涉及的参数有很多,因此复杂程度也更高,在控制网基准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采用整体平差方法来计算数据,明确控制网位置,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对整个基准设计产生不良结果。其中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控制网中的点当成是坐标值,此类方法可以确定固定点。其次如果没有固定点,要想确定有效值就应该采用自由网稳拟平差方法,对GPS控制网进行平差。利用最小约束法,不会对控制网的尺度和定向造成太强烈的影响,但是该种方法的应用也会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精度上和控制网的位置确定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数据差异性,与实际情况不能完全吻合。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测量时,应该提前观察分部信息,监察内外部环境的合理性,确定数据应用和采集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满足观测需求。②选择点位时,技术测量人员必须重视对空通视的问题,发射天线、电视塔等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对测量数据造成影响,外界因素的干扰直接增强数据应用的可行性。

2.2观测数据处理

在GPS技术使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对已经获得的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合理计算,来判断基线向量的准确度,之后运用平差计算方法同步校对数据。比如GPSRTK技术就是以GPS系统为基础,在指定坐标中,实现流动站检测,确定出三维定位结果,再此基础上作出数据的快速反应,体现出高精度的特点。该种技术和测量方法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农村地区、郊区、野外、城市、公路沿线等地形区都可以投入使用。从另一方面来讲,观测数据的处理对于地籍细部测量来说,应该结合相关调查规程情况,进行科学化数据测量,比如特定宗地的位置、权属界址点、形状、地线等,而且对于误差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控制在10cm之间,如果对于测量较难的地区,可以将误差进行适当扩大,但是也不能超过15cm。(3)界址点的测量。界址点的测量可以说是地籍细部测量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土地产权的确认,测量的准确也同时会对地籍调查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利用GPS-RTK技术,可以提升界址点测量的精准度,借助全站仪、测距仪等设备还可以实现对特殊情况(无法有效接收GPS信号等)进行测量,提升桩界位置测量的精确度。明确土地使用范围,通过技术勘测,科学计算实地用地面积,通过定界放样,弥补传统建设用地中的测绘弊端,简化用地勘测程序,实现动态化监测,提升测量测绘工作的效率,有效实现目标监测。(4)地质勘查环节。城镇地籍测量中,必须做好地形地貌条件勘探、水文地质勘探、社会经济状况、自然地理条件等,从而确定地质资料,为地籍测绘提供数据依据和勘察依据。从这一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地质勘查工作的流程较为繁琐,工作量较大,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成本和人力物力,还会加大整个施工工期,如果继续利用传统勘查手段,数据精度不能保证。因此笔者认为,技术人员在今后工作中应该抽取沿线地质信息数据作为参考,科学且全面的分析区域性、整体性地质信息数据,完善基础资料。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实现栅格矢量数据结构转换,在GIS系统中,对相关数据进行储存,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管理多源地理信息,根据数据整合,最终构建数据模型,实现工作的优化。

2.3在验收环节的应用要点

  1. 主要内容。竣工验收环节的测量内容比较广泛,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2大部分,即竣工要素测量和地形测量。竣工要素测量就是指对建筑密度、筑物的长度、高度、绿地率、宽度、面积、容积率等参数进行测量,上标条件地物与注建筑物的距离,确定规划红线、建筑物与界址线等。(2)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坐标高程系统、测图比例尺、测量要求和图幅分幅这4个方面。(3)技术要点分析。①外业测量要点,测量建筑物外墙外边线,主要是对交叉点进行测量,连接外包点,绘制出城市规划外轮廓线,也包括周边建筑物的测量,或者是围墙、大门、地下室等。②内业整理要点,测量突出主墙体的长度(东西长度+南北长度)。如果该长度已经超出标准值和规定值,应该对建筑物距离进行标注,避免今后出现城市规划建筑物间距问题,其次,对于该种情况必须附着在竣工测量成果表中。③建筑高度测量,根据计算标准,突出屋面装饰构件,在基底面积测量时,应该以外墙墙体水平面积为基准,在建筑面积测量时,应该确保永久性建筑的测量范围,确定有无上盖,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建筑面积是否可以计入容积率。④测量成果编绘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竣工项目总平面图和测量成果报告书这两个方面。其中竣工项目总平面图应该做好文字性备注说明,除了常规地形要素外,总平图应清晰、明了,控制线的位置应该准确。测量成果报告书应该以测量数据为载体,确保实测绿化面积、平面尺寸表、密度核算成果、实测道路面积、实测建筑高程、管线点成果、建筑密度检测等数据是精准无误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无人机技术发展过程中,地籍测绘工程广泛运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发挥高效率、高分辨率、高安全性及低成本优势,全面提升测绘效率,确保地籍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我国地籍测绘工作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开展地籍测绘调查工作,科学性与先进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晶晶,刘伟东,郝卓娅,郝冬冬,包兴汹.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进行三维地籍测量[J].北京测绘,2021,35(10):1303-1306.DOI:10.19580/j.cnki.1007-3000.2021.10.014.

[2]廖木生.浅谈VB语言在农村地籍与房屋调查工作中的应用[J].居舍,2021(30):34-36.

[3]牛丽娟,李立功.地籍测绘技术的测量模式及技术优化[J].四川水泥,2021(09):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