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新时期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信息化与新时期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潘奕羽

身份证号码: 45088119850921****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我国大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满足,而其他方面的需求明显增加,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体育生活需求等等,并形成了供需矛盾,这是我国在现阶段社会治理与建设中必须致力于解决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作为城市基层社区,必须要大力健全和完善面向广大群众的体育公共服务,以提高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切实满足群众的体育生活需求,引导、促进其运动锻炼,提高其身体健康素质。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简单分析了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性,然后主要就健全和完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建设发展策略,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希望能为相关的工作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信息化;新时期;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引言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大众体育锻炼中,社会体育场地的供应是国家战略纵深实施的基础保障。随着我国人口总数增长,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等客观原因,造成了社会体育场地“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旺盛”的供需矛盾,严重制约了大众体育锻炼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健身器材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健身的发展。国家需要不断紧抓公共体育场地的全面建设情况,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功能,制定体育场地建设标准,为民生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上表明大众体育锻炼和社会体育场地之间存在矛盾关系。

1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必须承认的是,我国当前的民生水平发展,已经全面解决了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问题,这是我国社会建设与治理的一大进步。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群众在其他方面的生活需求明显增加,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体育生活需求等等。对于城市社区群众来说,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相对容易得到满足,但体育生活需求却存在显著的供需矛盾。而且城市社区群众本身就处在城市化的环境当中,日常缺少劳动,虽然生活变得更加的舒适和安逸,但不少的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健康素质水平,如高血压、肥胖等疾病,都与缺少劳动和锻炼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亟待改变。在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健康中国”的概念和民族战略,其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而体育运动锻炼,是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其相比于医疗对疾病的“事后处理”,体育运动对疾病更具有预防的作用,可以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并减少群众在疾病治疗中的痛苦和不适。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切实的建设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这既是为了满足群众的体育生活需求,更是为了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高群众身体健康素质。

2解决大众体育锻炼与社会体育场地矛盾的对策

第一,当地政府、体育局应积极关注当地新兴体育锻炼活动的发展情况,对废旧体育场、闲置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将空闲场馆进行合理利用,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经济发达地区应加强场馆的日常运营与维护,对城市的空余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以达到群众的需求,同时根据需求,减少部分专业社会体育场地的运营,更改为产业型经营方式。对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应把多余的空地利用起来,加强体育宣传,组织健身讲座,开展锻炼活动,调动群众积极性。第三,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对区域内活动场地进行划分,并且定时对体育基础知识结合身体健康开展讲座、宣传活动。也应该在相应的专项体育场地贴上提醒标签,规范使用场地,应有专业人员对体育场地进行管理,规范场地使用时间等。第四,新兴体育锻炼活动可以和传统体育锻炼活动相结合,应有政府或社区派出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现场的活动指导和新活动形式的开展,力求最大化利用有限的体育场地资源。第五,社会体育场馆需要形成自身的影响力,注重宣传,提升社会体育场馆的辐射能力,从而满足广大市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优化措施分析

3.1全面发展

社区体育发展的全面性要体现于体育本位,即体育项目全、体育服务全、面向人群全。体育项目“全”,社区体育活动项目不能仅局限于开设种类的多少,还应该注重项目所产生的外溢效应,根据新时代要求,革新竞技表演体育项目和全民健身休闲项目二者融合的发展理念。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要追求内涵式,尝试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一定程度上预防竞技体育的“断崖式”窘况,把竞技与健身休闲相结合,在发展全民健身参与人口的同时还能培育竞技群众的基础,尤其注重冰雪运动等短板项目的开展。第十三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性项目与专业运动员一起参赛,这正是社区体育项目开展新理念的充分体现。体育服务“全”,社区体育要集健身、培训、消费于一体,在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健身需求的前提下又能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开设娱乐性的体育门店,通过娱乐健身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体育消费,形成社区体育产业。面向人群“全”,社区体育应满足不同年龄段、本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重点关注青少年、老年、残疾人、农民等不同类型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体育的需求。

3.2协同发展

基于社会学的治理理念,建设的同时即以治理视角去考虑,社区体育要想高质量发展就要站在治理的视角以协同发展的眼光向前看,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基本理念。协同发展其核心并非是政社之间的加减法,而是面对多重合作机制下应对复杂多变、高度不确定社会背景下重新构建的关系。社区体育的共建、共治、共享是在社会大环境下的必然需求,面对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诉求,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逐渐显得乏力,需从主导角色转变到行政引导,引入社会资本助力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在这方面政府已经开始通过公共服务项目购买、项目招标等形式化解供需矛盾。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后具有市场运作性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必会附带利益失衡的负面影响,基于共享理念政府应权衡和调控利益失衡的境况,必须坚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保障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公益性质的前提下,政府应鼓励和引导社区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进行协作自治,这正是协同发展理念下所采取的必然举措。

3.3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社区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持,更离不开创新驱动。对于社区体育而言最大的革新表现在“供”和“管”两个方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有了创新的可能。首先,体现在供给方面,尤其是科技在体育中的创新运用,产生了一系列的智能装备、智能场馆、网络服务平台等,上海市已有社区体育协会利用互联网的创新优势,借助移动互联平台进行精准配送体育服务,让居民的锻炼更便捷、更丰富、更科学。其次,在管理方面居民通过公共服务系统管理平台反馈问题及表达诉求,智慧平台可整合人、地、物、情、事、各组织等信息,解决收到的反馈问题满足居民的需求。以“互联网+体育”为依托不断创新服务的内容、形式,为构建智慧社区体育增添新的动力,对于社区体育高质量发展来说显得愈加重要。

结语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高涨,同时也出现了一部分新兴体育活动,政府和社区应起到协调作用,对体育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使用,同时督促其管理和监督,并为新兴项目解决场地问题。群众应增强体育基础认知,保持良好的场地使用习惯。大众体育锻炼和社会体育场地存在矛盾关系,但是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应根据群众的需求和城市的场地数量进行相应的场地划分。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的增多,对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康.岳阳市城市居民体育健身的需求与供给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20.

[2]崔为秀.关于社区健身器材的建设及其管理探究[J].河北企业,2020(1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