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民间商务英语的兴起与演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晚清时期民间商务英语的兴起与演变

邵婷

宁夏师范学院 宁夏 756000

摘 要:在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初期,为了适应晚清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及服务于当时社会经济需要,出现了各类英语教学机构,相关的教学资料也日渐成熟。商务英语从单纯的语言工具,逐渐成为一种媒介。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开启,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急需商务英语人才,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更新了大众的现代民主意识也开创了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先河。


关键词:晚清;商务英语;中外贸易;兴起与演变


  1. 引言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帝国主义列强进入中国后,中国的商品经济逐渐开始繁荣,商品买卖日渐频繁,中西方远洋贸易量不断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州、上海等港口成为了中外商埠重要贸易集散地,急需一大批懂英语的人才。商务英语作为当时商贸活动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逐渐受到当时社会上下的重视,因此全国相继建立了专门的教学机构,编纂并使用了多种出版物,民间商务英语学堂也在此时开始兴起。这对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人们思想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晚清民间商务英语兴起的社会基础

晚清时期,随着各沿海港口的陆续开放,社会商业化的推进,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不断增多,英语所具有的商业需求潜力被放大。除了通商口岸和外企之外,晚清时期,邮政、铁路、电报、政府机关中通晓英语者的职位和薪资待遇优势明显,一时间通晓英文者开始成为各行业中备受重用的精英人才[1]。个人也能通过商务英语学习和掌握近代商业运作技能和规则,并从中获得较好的薪酬和地位。

例如,在洋行中能帮助文书看英文账单的职员,工资薪水就比别人高出了一倍不止;在外企中懂英语的雇员除了薪水高外更专门的语言津贴。当时的《申报》就曾评论:“华夷杂处,……以租界以为活者,……不下数百人;一公司之买办也,而岁得数千金;一洋商之西崽也,而月得数十金。得西文之浅者,已足以糊其口。”[2]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种薪资差异所带来的这股“英语热”,为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语热”学习背后的本质是国人思想和意识的逐渐苏醒和解放。

三、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形式的演变

在商务英语教学的兴起阶段,其发展的重点是通晓英语知识和具备基础的翻译能力。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教学也随着社会的需求而发生转变。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各个经商机构,都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语言环境,于是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质量要求也水涨船高。这就不仅需要当时的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教学机构开展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还需要招募优秀的外语人才编纂各种学习资料,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机构的建立

清朝之前,中国各朝各代也设立了许多外语教育教学机构,例如明朝的四夷馆、元朝的回回国子学再到后期的同文馆、教会学校的不断建立。这些教学机构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学习者学习汉语和外语,突出的教学目的是给清政府培养翻译人才和与洋人交涉通事的职能。教学内容也以英语基础的学习和应用为主,先教字母和读音,后教造句和翻译,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很多教学开始都先整顿学生发音,后教授学生一些基本语法、文法及简单的问题交流。

(二)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晚清商务英语学校的全程教学以英文为主,在讲授商务英语过程中还传授与商务有关的知识内容,如英文信件书写、英文翻译、货物报关账单、提货单书写提交流程等[5]。晚清商务英语学校在兼授商务英语课程中突出英语语言技能如英文口语、文字速记和书信,对有关商贸内容课程重点讲授与贸易相关的商务流程、贸易捷径、洋行的生意做法、贸易交往的算学和规则课程也涉及讲解。这些教学内容非常切合实际商务应用,特别注重实用性。

(三)晚清商务英语学校的师资力量

由于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几乎都属于民办,对这些学校师资、生源情况记录极少,地方志中也缺乏详细记录,对于学校的师资力量了解仅能从当时报纸中的招聘广告中窥见一斑。从晚清商务英语学校创办情况看,创办者多数为洋人,后期有华人参与。由于英文学校的创办没有明确严格的目标制定,所以起初对师资力量门槛要求不高[6],这些人身份各异,唯一的资质就是受过正规教育。到后期,为突出自身师资力量雄厚,提高公信力,各个英语学校开始对师资有更高要求,在招生广告中也特别提到这些洋教习自身素质和教习能力,在洋教习名字后面常常有“著名传教士”“通晓东西方文化的西方人士”“著名翻译官”“伦敦有名的知识分子”等注解说明。从这些教习身份的介绍看,他们基本能满足英语教学的需求,但在商务英语教学上仍然有教学质量高低之分。随着英语学校办学的深入,不具备教学能力的教习逐渐被淘汰,民间商务英语学校师资力量开始逐渐得到增持和保障,教学水平得到稳定发展[4]

四、晚清商务英语的属性及社会价值

从晚清商务英语兴起和演变上看,它是介于正规与非正规教育间的一种教育过渡,其招收的学生有无法进入官办学校的普通学子,也有不愿意进入教会学校接受基督教义的学员,但更多的是想进入洋行、商行的人,或是海外通商相关单位的在职员工

[6],其教学教学内容更是以社会的主流需求为中心。这让学员能随着社会商务的变化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获得商务技能,是一种非常注重实用性和适应性的教学形式。这种民间商务教学更具灵活多变性,打破了官办学校固定古板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也会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改动,而非采用连续性的传统课程设计。

五、总结

由于社会环境和师资力量的局限,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并非正规语境下的教育,仍属于纯粹工具性教学,缺乏文化积淀。但总体上来讲,晚清失去的民间商务英语教学开创了我国近代商务英语教学的先河。它从教学目标设定再到整个培训过程,均体现了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这为我国后来外语学习方式提供了一定参考。此外,它不仅发挥了社会服务的功能,也为当时的清政府培养了一批社会急需的英语商务人才,缓解了中西商务交往中语言障碍所带来的各种压力。


参考文献:

[1]孔凯.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发展轨迹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7(03).

[2]田谧.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D].河北大学,2017.

[3]莫再树,陶秋羽.前制度化教育语境下的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J].中国外语研究,2016(2).

[4]赵春红.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J].兰台世界,2015(12).

[5]莫再树,欧琼华.晚清商务英语课程史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6).

[6]沈红.晚清官办英语教育中的商务英语教学[J].兰台世界,2015(4).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