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音乐,扣动心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美感音乐,扣动心弦

——《梦中的额吉》线上教学案例

林爽

深圳市宝安区艺展小学 518105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打乱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深圳市宝安区艺展小学以“空中课堂”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在音乐线上教学中,以“美育云端,云端美育”为主题,在音乐云课堂中,讲述着认识美、欣赏美、展示美、创造美的过程。

听觉和视觉是音乐在感官上的两个重要组成元素。线上音乐教学通过大量音频的聆听、歌唱、舞蹈、音乐剧、音画等艺术类影像的赏析,充分体现线上音乐教学的优势。在互联网+时代,在线音乐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开启新的教学模式,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我们应看到线上教学面对面交流的局限性,教唱环节缺乏线下教学的互动,因此,本文以《梦中的额吉》一课为例,以歌曲欣赏为主,教唱为辅的设计思路开展音乐线上教学,从《梦中的额吉》课例分析、《梦中的额吉》教学过程、《梦中的额吉》课例成果三个方面进行阐析。

.《梦中的额吉》课例分析

《梦中的额吉》是一首4/4拍的蒙古族歌曲,以中国传统民族调式—羽调式为创作基础,节奏舒缓,曲调优美,旋律线条起伏跌宕,勾画了辽阔的草原风光,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通过让学生多种方式聆听这首歌曲,在掌握歌曲中切分节奏等乐理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感知民族音乐所带来的美感。

(一)在聆听中感受曲调的美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鉴赏最基本的特征,是感受“美感音乐”最直观的方式。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是体验音乐美感的前提,教师在课中投入大量的听觉训练,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在节奏,旋律以及音乐风格等音乐元素的听辨能力,使学生能更准确地认识音乐之美。

在本课中,让学生养成边思考边聆听音乐的习惯,带着问题任务聆听歌曲,使学生从无意识听到有意识听,调动学生的听觉意识。义务教务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2年级的学生应该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课中加入由马头琴演奏的音频,再次调动学生的听觉意识,教师对学生投入大量的听觉训练,使学生在聆听中感受不同乐器的魅力,开拓学生的审美认知。

(二)在律动中感知韵律的美感

节奏美是建立在音高和音色基础上的,是审美培养的又一维度。节奏语境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审美体验,如同一段相同拍子的音乐中,由于节奏型的不同,人的情感体验也就不同了,比如快速的切分节奏呈现出律动和奔跑,连绵和舒展的美感。

韵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生命线,而感受节奏律动又是人的天性,因此要使学生的韵律感灵动起来,引导学生更准确地用自己的内心去体会和感受节奏的韵律感。

在课例中,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特别的节奏型,充分感受韵律美感。除此之外,加上一些律动动作,解放低年段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增强学生展示美的自信心。

(三)在想象中勾勒旋律线条的美感

音乐是不具体的,是抽象的。它可以模仿人物事件,但并不确定,听者以主观想象居多。因此,在音乐课中引导学生发挥自我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重要途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所创作的音画练习曲,仿佛描绘了一些画面,音乐中的旋律以时间长度为画笔,勾勒出不同音高位置所构成的线条。而所谓“音画”是指音乐与图像同时进行的表现形式,实现听觉与视觉同步的表现效果,在教学中采用图画的形式,不仅体现学科课程的融合,而且能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动态艺术的美感,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本课引出四个乐句的旋律线,在舒展的旋律线上一起哼唱。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我们一定要在学校里采用使儿童感到愉快而不是痛苦的方法教授音乐和歌唱,儿童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放在理性上,而应该是为他们铺设直觉体验的道路。”因此,在本课中加入旋律线条,把抽象的音乐直观化,实现听觉与视觉的同步呈现,使学生在直觉体验中获得美的经验。与此同时,教师跟着旋律线哼唱旋律,柔美的声线与动态的旋律线同时进行,使学生深切感受旋律线条的美感。


626519c8a7ff9_html_5f00dda63ef1152f.png
(四)在观赏中体会舞乐融合的美感

音乐愉心,舞蹈娱身。音乐课中,以舞之美感受民族音乐,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及美感,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通过音乐使心灵得到净化,对学生良好审美情趣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音乐课中加入音乐与舞蹈融合的视频鉴赏作为拓展内容,可以更深度地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在本课例的拓展环节,加入了以《梦中的额吉》为背景乐的舞蹈视频片段作为鉴赏内容,开拓学生的审美认知,充分感受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美感。

.《梦中的额吉》教学过程

(一) 带着问题,初听歌曲《梦中的额吉》

本节课以直接导入开始,教师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猜猜这首歌是来自哪个民族的呢?”

(二) 加入马头琴背景乐,介绍蒙古族文化

此环节特意选用了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马头琴作为讲解蒙古族文化的背景乐,不仅为后续民族乐器的讲解做好铺垫,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意识。

(三)再听歌曲《梦中的额吉》,找出节奏型“小切分”

通过前面几次对歌曲的聆听,学生对歌曲的音高,音色和音乐风格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切分节奏”知识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分节奏的正确读法。

(四)跟随歌曲伴奏,做出“切分节奏”的律动动作

教师自创律动动作,引导学生结合歌曲伴奏,利用家中的桌子用手拍击“切分节奏”的律动动作,并让学生跟随歌曲伴奏,准确打出相应的“切分节奏”,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歌曲中切分节奏带来的韵律感。

(五) 哼唱旋律线,体验旋律美感

教师用唱名范唱歌曲《梦中的额吉》的前四个乐句,并在视频中引出四个乐句的旋律线,学生学着哼唱旋律

(六)欣赏《梦中的额吉》舞蹈片段

此环节为本课的拓展环节,选用以《梦中的额吉》为背景乐的蒙古族舞蹈片段,让学生体会已经熟悉的歌曲旋律与舞蹈动作融合一起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授课群体

深圳市宝安区艺展小学二年级学生

(二)授课形式

微课视频,钉钉群线上教学。

(三)学习指引

1.开课提醒。课程开始前五分钟,我会与学生和家长问好并上传教学资源。各位同学和家长,大家好!我们的音乐空中课堂将在每周二下午14:30-15:00进行,今天的课程安排具体如下:

(1)学习主题:听唱课——《梦中的额吉》

(2)学习方式:点击下方微课链接,观看微课即可

(3)学习任务:欣赏《梦中的额吉》,试着哼唱旋律,并完成拓展任务,打卡切分节奏律动练习,并搜集其他民族音乐的歌曲,选一首自主学唱或自编舞蹈动作。

(626519c8a7ff9_html_6201edf06eb5ee31.jpg
4)打卡方式:【班级圈】


2.学生打卡。学生在观看完微课后自行到钉钉软件里的“班级圈”打卡作业。

3.教师点评。各班级音乐教师对已打卡的学生进行评论点赞或实时点评。

三、《梦中的额吉》课例成果

(一)校内学情统计

(1)从数据上来看,我们的素质教育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二年级共199位同学,在一周的时间内,一共收到了197份回课作业。作业上交量达99%。其中优秀作业150份,优秀率达75.3%。

(2)从上传的视频内容上来看, 99%的学生能够在歌曲中准确表现“切分节奏”的律动动作,并有超过95%的学生不仅掌握了切分节奏的律动动作,还学会了歌曲演唱,超过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学生在上完本节课之后,自行搜集其他民族的歌曲,从打卡视频中了解到学生自主学习《卓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民族歌曲,二年级(1)班的管曼宇同学展示了一段新学的新疆舞蹈片段,可以看出学生进一步享受民族音乐艺术带来的美感,整体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所提升。

(二)二次成果推广

本课例受到区级教研领导的重视和认可,通过线上集体教研对教学设计再进行整改,并登上深圳市宝安区音乐教育线上平台,供全区师生同步观看,获得全区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一致认可,被多所学校引用并转载学习,共达到6236人次的阅读量,此阅读量在同期空中课堂中位居全区第二626519c8a7ff9_html_b50594641921f3ec.jpg


美育云端,云端美育,让“美感音乐”紧密扣动每个孩子的心弦。本堂课的教学成果明显,“美感音乐”的理念在本次课例中落到实处,然而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单靠一节欣赏课是不足够的,需要我们音乐教师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以多种形式进行引导。与此同时,教师应在每次微课播放结束后总结其中的不足,及时对授课内容及方式进行整改,为下节微课的备课和录制做好更充足的准备。最后,对于部分同学未能掌握学情,我会在线上和线下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保持沟通,做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蒋雪.审美体验:节奏的感悟及认知[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34(2):1.

[2]张丹.以舞之美感受民族音乐[J].戏剧之家,2017,243(2):252.

[3]边卓.小线条,大作用——浅谈旋律线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9):34.

姓名:林爽

性别:女

籍贯 :广东

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出生年月:1993.10

民族: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