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思考

周玥

45030519890509 ****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立足当下的建筑工程的进展状况来讲,增加建筑工程的收益的方式有很多,然而,工程造价的管理成效最为明晰。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一切活动都脱离不了资金的支持。所以,落实好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非常重要。企业借助对造价的管理,可以达到对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高效把控,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把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增加企业的收益。本篇文章结合工程情况,探究了强化造价管理以及增加经济收益的方略,以此希望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经济效益

1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比较长,施工阶段十分繁杂,造价管理落实的困难比较大。基于以上的分析得出,加强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发挥下列效用:①减小生产时间长、投资规模大、施工困难等系列要素引发的影响,对物、人、财一系列资源展开科学优化,保障施工的有序推行。②造价控制的落实,可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平稳推进。造价预算跟项目成本的数额之间存有必然的关系,借助对造价预算的把控,能够给建筑工程的常规运转提供坚固的屏障。③应用造价管理,可以保障资金投入的安全性,保障每一笔资金都可以应用到实处。这是由于借助造价预算的把控可以高效率的对支出的账单进行管理,严格的审核审查账簿的内容,以此保障造价预算计划能够获得改善以及优化。④健全造价的管理,可以促使资源能够科学应用,弱化各种不利要素的约束,明显提高建筑项目的建设资金的应用收益,给不同项的费用展开严格的把控,杜绝浪费的情况,进而达成建设资金的精准化投资。

2 影响造价管理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程造价的超预算的要素很多,其中,物料的单价改变是外部的要素,其他都是内部的要素,涵盖着施工技术应用不当、预算编制不合理、现场管理失控、设计变更一系列。

(1)物料单价上升:预算的定额价格跟工程造价的预算把控存在直接性的关联。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材料的市场单价变动十分大,致使造价超越预计核算的情况。但是,呈现上述状况的要因,一方面跟市场自身有影响,另一方面也跟物料造价的预算探析有影响。

(2)设计变更:因为设计工作者相互间不能够对施工设计的方略与施工、管理人员展开高效率的协调与沟通,致使设计的方略跟具体的操作呈现不小的差别,增加了施工造价的成本,引起造价超出预算的问题。

(3)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编制对建筑项目的造价控制发生了深层次的影响,这个工程的预算编制呈现不足的关键要因是预算编制的工作者的专业性技能不够,并且,还没有能够参照相应的规定,留出足够的空间,致使实际的成本支出远远高于预算。

(4)施工技艺应用不恰当:建筑工程的项目里,假若施工的技术应用比较合理,并且,施工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规范,不仅会降低返工的几率,在保障施工进度以及效率的前提下,还能有效地对成本进行节约。然而,因为施工技术应用不恰当,还可能增加施工的成本。

(5)现场管理失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的现场管理关联到的内容相对繁多,真实的管理困难比较大,假若施工的现场管理呈现出矛盾,会致使整个施工的进度遭受不良效应,进而加大施工成本。

3 建筑工程各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3.1 预算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构建起先进的造价管理观念,工程项目预算在决策时期就需要极大的关注造价管理工作,系统性展开成本的核算工作。对工程实际的投资成本和预算成本展开高效率评测,科学把控工程项目成本,创造更多的工程收益。除此之外,重视工程预算在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提高本阶段的施工水准。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施工成本展开高效把控,让工程的预算成本跟实际投入成本相互间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偏差。首先,要把预算决策的管控跟成本管控高效率融合。立足于工程项目的真实状况,逐步健全成本管理机制,将其作为施工规范和依据。其次,为了给工程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要周详地记录施工阶段所呈现的成本费用,加大成本把控的水准。最后,对参加工程项目的监管机构来讲,必须一直树立强烈的成本核算意识,就施工材料在采购阶段落实严格监管与审查。

3.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需要大力推进工程设计的标准化进展,最大可能地应用规范化的设计方略。对于建筑施工主体来讲,工程的设计准则是在长久的工作实践里逐渐构成的,所以,不仅仅具备不小的实用性,还凸显出了适应性。针对工程建设的项目来讲,假如可以采取标准化的设计方略,不单单可以高效率提升设计工作,还可以高效地节约设计的支出。其次,展开工程设计工作阶段里,必须最大可能地应用限额设计的形式,展开来讲,就是融合工程设计任务报告里所关联的实际的限额来展开工程初级设计工作,同时,融合整体的限额来对施工设计成本展开有效把控。针对工程后期的设计,设计标准大体上是参照工程设计前期的批准额度。只有把控好工程的初期設计,才能够达成对工程总成本的管控。除此之外,对限额设计进行使用时,必须保障投资额度,使其符合工程要求。最终,要立足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工程的设计方略。在本阶段,除了对工程项目的设备、材料、人工、建设周期、造价成本进行最大化考量外,还应当必须提高设计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做好整体把控工作。

3.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就施工时期的造价管理来讲,不同项目的投资金额以及费用配比已基本明确。所以,主要工作就是对施工阶段的成本不良耗费情况展开有效地管控。首先,要立足工程项目的现场状况,定制出对应的成本控制的方略,把成本控制的观念最大化的融进施工阶段,还有造价管理阶段;其次,依照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展开具体的工程项目的造价以及评估,认真的审查施工的图纸,保障施工工作者可以最大化地把控施工的内容,并且科学合规地定制对应的施工规划的方略;最后,在施工阶段,施工者需要主动和设计者加强沟通,针对设计图纸中暴露的不足,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

3.4 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针对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来讲,实际运转阶段必须把不同种类的现代化的施工观念跟施工的技艺最大化地应用在施工阶段。在此种情态之下,不仅仅可以高效率地提优化施工的品质,更是可以提升施工的成效,最大化的缩减项目投入的成本。工程的项目结束以后,造价管理的工作始终十分关键。竣工阶段参加工程项目的施工主体跟建设主体必须严谨的展开工程的项目的实施以及收验审查,明确资金的总额,明晰资金的支付导向、就资金的应用情况状态严密的审查,进而保障不同的阶段投入的成本全部展现应有的价值;除此之外,要注重单价的审查活动,保障关联性的信息数据体现真实性以及精准性。

结束语

当下中国建筑企业总体的造价管理水平并不高,其上升和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在工程不同阶段,造价的导向效用并不显著,其控制模式并不精细,这就降低了控制水平和质量。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必须从工程建设的不同环节入手,强化对造价管理的过程把控,设立阶段性的控制标准,为企业的向前迈进提供无穷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沈静云.建筑造价管理及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探讨[J].环球市场,2018(29):176.

[2] 钱红良,单万庆.建筑造价管理与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方式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18(6):26.

[3] 闫晓云.浅谈强化土建房屋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途径[J].建材与装饰,2018(4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