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林业造林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探究

杨岚 付永飞 王冬梅 李娜 邓晓红

内蒙古自治区 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自治区 015000

摘要:林业造林工程的逐步发展和扩大,可以有效避免水土流失等诸多环境问题的发生,促进我国木材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使社会经济顺利发展。因此,在林业造林工程建设中,必须明确质量问题,并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加以解决,才能真正保证我国林业造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造林;质量控制;措施

生态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贡献是当代的,对未来是有益的。林业生产经营部门要积极承担责任,调整生产工艺和森林经营,以现代化、高质量的方式提高工作质量,优化林业生产模式,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

1 林业造林工程质量问题

1.1缺乏科学规划

造林工程开工前,必须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性。然而,个别造林工作人员对项目规划重视不够,往往片面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或者只关注林地面积,缺乏对造林工程地理条件的细致调查,导致造林规划与实际情况不符,存在盲目造林的风险。

1.2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例如,一些系统有“特殊情况除外”的内容,但它们没有做出详细的说明和限制。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个别人员利用这一漏洞,低价使用苗木,影响了工程质量。同时,在管理体系中,大多是造林规范、流程等方面,而不是从员工的角度。

1.3育苗不规范

目前,我国造林工程苗木培育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树种单一,未能充分结合当地环境条件,以杉木和松树为主,树种资源开发不平衡。产业化苗圃数量有限,主要在山区、农田等地育苗,育苗成活率达不到预期目标。多采用大密度种植方式,造林密度不合理,存在种籽种苗现象,缺乏严格的控制手段。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苗木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影响造林质量。

1.4不科学的种植和栽培技术

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土地整理不合理、种植方式不当、种植密度过大等问题,没有注意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通常在整地时种植,整地效果不理想。此外,未能结合气候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追求高密度种植,导致森林生长不理想,甚至可能导致病虫害,损害造林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提高林业造林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1合理规划

林业造林工程要从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科学规划,促进造林工程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为了提高林业工程的整体水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是发展防风固沙等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二是以美化环境为核心,提出科学管理和森林改革战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三是适当增加苗木种类,进行苗木综合调配,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四是提出一系列应对方案,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引进高科技设备,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2.2加强苗木基地建设

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森林经营的效果。苗木基地的有效建设要立足实际,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全面提高苗木抗虫抗灾能力。同时,苗木种植基地还应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必要时,有关部门还应当对苗木基地进行实地调查,加强苗木机构管理,在移栽大苗时及时清除死苗。此外,对于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定额指标对苗木进行定量分配。严禁乱采乱挖苗木,并做好台账登记,为提高森林生产管理水平提供保障,促进苗木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2.3改进造林技术

为了有效地促进造林工程的全面实施,必须在造林技术手段上下大功夫。从育苗开始,结合选定的树种,采用合适的育苗技术,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播种前还应分析土壤条件,结合造林面积分析土壤承载力,充分造林,防止树种过多或过少,充分发挥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最后,应评估当地的自然灾害,如近期是否发生过地震、泥石流、山洪等。如果是泥石流多发区,应根据原因进行处理,如增设挡土墙、改良土壤等措施。对于造林方法,主要是直接将完整的幼苗放入林区。虽然对林区的环境要求不高,但必须确保正确的移栽方法和幼苗的稳定生长。此外,必须确保移栽苗木的区域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4确保栽培管理工作质量

造林工程要搞好栽培管理,包括树苗和树木的管理,这不仅是造林实施阶段的管理,也是造林项目完成后的管理计划。这类工作主要是从树木生长、运营和利润规模的角度优化和调整种植密度。同时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合理选择种植季节,控制种植前后的质量。林业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林木的基本特性,提出合理规划,做好病虫害防治、松土、浇水等一系列工作,提高林区机械化发展速度,避免风险问题。

2.5改善林业产业结构

事实上,我国的森林分布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东部地区森林资源分布广泛,而西部地区森林资源十分稀缺,这也导致了我国林业生产结构发展不合理。因此,在林业管理过程中,必须重点加强对森林覆盖率低的地区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森林资源的配置。在完善林业生产结构的同时,可以建立相应的种苗生产区,根据本地区的土地资源培育适合其生长的种苗,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地区林业资源的开发。同时,为了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可以在建设过程中通过森林培育来保护相对稀缺的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

2.6采用现代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对林业生产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过去,害虫防治的效果并不理想。员工经常在病虫害发生后采取行动,并使用化学品消除病虫害。虽然这种方法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但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即森林土壤和地下水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长期使用化学品后,病虫害逐渐产生抗药性,后续防治难度也逐渐加大。如果你想长期应对病虫害,你应该找到另一种方法,采取生态保护手段,提高树木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当然,生物防治技术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手段。森林管理者应从整体生态环境的角度研究害虫防治技术的可行性,以确保技术的应用不会进一步加剧损害。

综上所述,林业造林工程是一项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的工程。这项工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整个工作流程需要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实施。为了促进当地的生态发展,确保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林业和植树造林。

参考文献:

[1]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分析与对策 [J]. 刘渊. 新农业. 2022(01)

[2]营造林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 [J]. 姚永广.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0(05)

[3]林业造林工程质量问题及改进研究 [J]. 甘兴辉. 农村实用技术.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