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疾病的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牦牛疾病的防控措施

达娃 索朗措姆

山南市浪卡子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西藏 山南市 851100

摘要:牦牛是我国西藏地区牦牛的牛种,主要分布在五国四川,青海和青藏等地区,与平原地区的牛种不同,牦牛会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带,形成耐低氧、耐寒的体制,因此牦牛的相关制品受到市场和广大消费者喜爱和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牦牛养殖业的规模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牦牛;疾病;防控措施;具体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牦牛疾病的发生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牦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牦牛养殖分散,防控疾病的难度较大。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做好牦牛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大牦牛疾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指导养殖户使用正确的措施。

  1. 牦牛疾病的防控措施

在牦牛养殖过程中,对常见疾病进行预防是减少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也是养牛过程中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牛群的患病率,提高养殖水平。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殖水平的关键,也是确保牛群可以获得健康饮食,保持牛群生存环境良好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应该要加强牛的日常饮食管理,由于牦牛生活地区的牧草资源比较丰富,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应该要结合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让牦牛外出食用新鲜的青草,在缺乏牧草的季节,则可以采用舍饲,为牦牛提供充足营养。舍饲过程中要对牛群的饲料进行合理搭配,确保牛群的食物更营养、更健康,在饮水方面,也必须要确保牛群的饮水干净、清洁,子同时要及时对养殖场的卫生进行管理,随时打扫养殖场的粪便、垃圾等。对于牛的饲料要进行集中采购,统一保管,确保食物卫生、清洁,防止继发性感染以及其他的寄生虫感染。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控制,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尤其要注意加强对牛舍的环境条件的管理,保持牛舍随时良好通风,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1.1优化和改善牦牛养殖环境

在大量的研究和调查中我们会发现动物之间发生传染病的主要途径为易感动物,传染源和传染途径,这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其中传染源决定着传染途径,传染途径测影响着易感动物,同时传染源也会影响着易感动物,因此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在防治牦牛疾病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综合防治理念。同时不仅要从一个方面做好疾病防控工作,而且要全面的、综合的去做疾病防控工作,重视每个防治环节等。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率,有效控制疾病的蔓延和扩散,要不断优化和更新综合防病理念。

牦牛养殖对养殖环境有效高的要求,因此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养殖人员要形成防重于治的理念,高度重视牦牛养殖环境的改善工作,为牦牛的生长和养殖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保持养殖室内的清洁卫生,提高拿哦牛免疫力和抵抗病毒的能力,促进牦牛健康生长,最大程度降低牦牛感染该疾病的概率,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为牦牛养殖业健康课持续发展淡定良好的基础。

1.2定期开展疾病检疫工作

在牦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高度重视消毒工作,着重提升消毒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消毒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将传染源消灭在萌芽中, 为牦牛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支持。养殖人员要做好牦牛圈舍内的消毒工作,坚持每月消毒一次。而在牛床的病毒中坚持每周一次。如果在牦牛养殖过程中发现有疾病流行,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将会出现牦牛的死亡现象。当牦牛由于生病死亡后,养殖户要严格相关规定和要求处理病死的牦牛,设置一个指定的位置,当牦牛因病致死后要送到专门的地点进行专业化处理,合理使用无公害化处理方法。当处理完生病致死的牦牛后,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除此之外,在疾病流行起,养殖人员要适当增加消毒的次数。

我国防疫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能,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牦牛疾病检疫工作,及时发现生病的牦牛,以牦牛生病的症状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牦牛疾病的出现将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影响,会大大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不利于牦牛养殖工作顺利进行。为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疾病检疫工作。现阶段我国牦牛养殖分散性较高,一旦出现疾病将会大大增加防治工作的难度。为此我国畜牧管理部门要积极推广牦牛疾病的防控措施,加大牦牛疾病防治力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检疫工作,及时、准确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2做好患病牦牛的护理工作

病牛一般消化机能下降,为了能使病牛早日康复,饲喂的饲料要易于消化且富含营养,适口性要好,多给予鲜嫩的青绿饲料和优质干草,还应给予足够的清洁饮水。饲喂上要做到少喂勤添,酌增饲喂次数。

保持清洁卫生十分重要,因患病后牛只的抵抗力更弱,为了防止感染新的疾病,饲养场地应增加消毒次数。如有肢蹄疾病或起卧艰难的牛,最好能饲养在泥土地上,多垫褥草,防止滑跌。每天协助翻身,防止发生褥疮。

饲养乳牛最适宜的温度为5~25℃,过高或过低牛均会产生应激反应。因此,病后乳牛的生活环境更应做到夏天防暑、冬天保暖。病牛要有安静的环境,诊断与治疗应尽可能集中进行,避免不断受到人为干扰影响乳牛的休息。夏秋季节,还应加强对蚊、蝇的杀灭,尽量避免昆虫对病牛的侵袭。

2.1提升饲喂管理水平

当牦牛感染疾病后,经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因此当牦牛感染疾病后,养殖人员要将喂食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喂食,给牦牛喂食容易消耗的草料。同时饲养人员严格筛选喂养的饲料,保证喂食饲料的适口性,提升饲料的营养价值。当牦牛感染上疾病后,养殖人员要多给患病牦牛喂干草和青草,同时严格遵循少喂勤加的原则。除此之外,在患病牦牛喂食过程中,要给牦牛补充适量的水,为牦牛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清洁的、卫生的环境、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型。除此之外,为了牦牛健康生长提供重要的保障,养殖人员要严格控制牦牛水的摄取量。

2.2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

牦牛在患病期间,抵抗能力和抗体水平会大大降低。因此在患病牦牛护理中,要加强牦牛护理工作,提升管理质量与水平。为牦牛创设良好的生存环境,重视室内通风工作,保持室内的干净和卫生,提升消毒工作的全面性,防治出现重复感染的问题。

2.3优化和完善养殖环境

在牦牛疾病的防控中,养殖环境的优化和改善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提升对患病牦牛的护理水平,为此养殖人员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养殖环境,充分发挥养殖环境的积极作用,将养殖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而促进牦牛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为此在病牛护理过程中,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饲养环节的温度,真正做到冬暖夏凉。如果养殖环节温度过高,要及时采取冷水喷雾、风扇等措施降温。当温度降低时,养殖人员可以关闭门窗,给牛盖上保暖物,进而有效提升室内温度。需要注意的养殖人员要为病牛创设安静的生活环境,让病牛多多休息,集中开展病牛的诊断和治疗工作,防治出现人为干扰,帮助病牛快速恢复健康。

3结论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养殖户做好牦牛疾病的防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入,而且有利于促进牦牛健康成长。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患病牦牛护理工作,改善牦牛养殖环境,定期开展疾病检疫工作。

参考文献:

[1]马成贵.牦牛疾病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章,2019(7):118.

[2]张冬.牦牛高致死率疾病的鉴别及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19(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