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案用于经皮腰椎内窥镜下手术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不同麻醉方案用于经皮腰椎内窥镜下手术的临床分析

屈娃

大庆油田总医院麻醉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用于经皮腰椎内窥镜下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经皮腰椎内窥镜下手术的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均实施常规局部麻醉;观察组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枸橼酸芬太尼以及盐酸罗哌卡因。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的疼痛程度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天患者的再手术意愿。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的再手术意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前,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及枸橼酸芬太尼可以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其再手术意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麻醉方案;腰椎;内窥镜;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纤维环撕裂变性,已受损的纤维环处可见髓核出现脱出、膨出、突出等表现,相邻脊神经根受压后引发腰腿痛症状,若病情严重甚至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1]。近年来临床上普遍采用经皮腰椎内窥镜切除腰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该手术方式拥有内镜微创术、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以及髓核切除术共同的优点[2]。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麻醉方案用于经皮腰椎内窥镜下手术临床效果,旨在为患者更好的实施麻醉提供理论基础,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经皮腰椎内窥镜下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33例,年龄范围24.6~78.5岁,平均年龄(48.9±10.1)岁;均实施常规局部麻醉。观察组男24例、女31例;年龄范围25.5~79.6岁,平均年龄(50.0±10.5)岁;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枸橼酸芬太尼以及盐酸罗哌卡因。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过去无开放手术治疗史。排除标准:合并腰椎管狭窄者;过去接受过开放手术;合并严重脏器疾病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局部浸润麻醉, 采用浓度为1% 的利多卡因稀释溶液(15ml的2%浓度利多卡因+20ml浓度为0.9%生理盐水混合而成)实施局部浸润麻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10min静脉注射8mg盐酸昂丹司琼、0.05mg枸橼酸芬太尼以及10ml含量为100mg的盐酸罗哌卡因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浸润区域主要包括上关节突和腰背筋膜层,其中上关节突的横突椎弓根、中部以及尖部利用穿刺针实施多点浸润麻醉,注射局麻药2ml;腰背筋膜层通过针道变换实施多点麻醉,注射局麻药3ml。

1.3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的疼痛程度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天患者的再手术意愿。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62665314eac70_html_ad5dd006477781ce.gif )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用例表示,差异t检验,检验水准 α = 0.05。

2结果

2.1两组VA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62665314eac70_html_ad5dd006477781ce.gif

组别

n

手术前

手术后

t值

P值

对照组

55

7.3±1.9

5.1±1.2

7.260

0.000

观察组

55

7.2±2.0

3.5±0.6

13.141

0.000

t值


0.269

8.844



P值


0.789

0.000



2.1两组再手术意愿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的再手术意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再手术意愿对比(例)

组别

n

术后即刻

术后1天

对照组

55

38(69.09%)

50(90.91%)

观察组

55

51(92.73%)

53(96.36%)

Χ2


8.475

0.610

P值


0.004

0.435


4.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损伤或破损、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导致的疾病。临床常见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与感觉异常,腹部压力增加时,椎管内压力增大而致疼痛加重,甚至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因此及时手术治疗对于患者极为重要。经皮腰椎内窥镜下手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常用手术方式,患者手术中通常选择以外侧椎间孔为途径进行麻醉,然而全身麻醉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的再手术意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原因可能是增加局麻药物配比,能够发挥正性协同作用, 弥补单一用药时浓度不足导致的麻醉效果不佳;同时术前给予枸橼酸芬太尼和盐酸昂丹司琼可以增加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4]。然而,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局麻药物配比未必是不一定是临床应用中的最佳麻醉方案,还需进一步扩大研究。

综上所述,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前,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及枸橼酸芬太尼可以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其再手术意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谋望, 岳寿伟, 何成奇,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 32(2):129-135.

[2]范胜利, 吴健.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临床骨科杂志, 2017, 20(4):401-401.

[3]祝斌, 刘晓光. 经皮腰椎内窥镜下手术麻醉方案选择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5, 25(12):1069-1072.

[4]陈华, 王双卉, 赵静, 等. 腰椎间经皮内镜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效果比较[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4):48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