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工程教育认证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3

推动 工程教育认证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

郑海波,杜传来 * ,付光玺,甄宗圆,杨丽萍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摘要:工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智力保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基于结果导向理念的质量保证制度,有助于推动我国工程教育的转变和进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中,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必然要求。为此,正确认识工程教育认证及其与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关系,将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华盛顿协议、课程思政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nd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eng Haibo, Du Chuanlai, Fu Guangxi, Zhen Zongyuan, Yang Liping

(Food Engineering College,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Anhui, 233100)


Abstract: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intellectual guarantee for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is an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based on the outcome oriented educational concept, which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progres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n an all-round way is to integrate the value education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which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cultivating socialist successors and builders. Therefore, w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ntegrate the ability training and value shaping, so as to promote China's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better serve the needs of China's development.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Washington Accord,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人才的培养是工业发展的智力保障。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对工科人才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为我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正在我国实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下简称“专业认证”)是一种面向产出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该体系是要确保所培养的工科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达到工业实际需要的水平。我国自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并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工科专业将该协议的相关理念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立德树人”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思政教育”,而思政教育需要“三全育人”作为手段。如何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际标准体系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既符合以《华盛顿协议》为基础的国际认证标准的工程人才,又符合我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国情,值得思考。

一、工程教育认证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我国现在正在大力推行的专业认证理念源于1989年由美英加澳等6个国家的民间团体发起的《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促使认证专业跟踪并执行工业界对工程人才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措施,推动高等工科教育为工业提供合格的工程师。该协议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不断持续改进”,并将能力培养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超越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导向、重教而不重学”的传统做法,因此受到了国内工科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和采用。虽然《华盛顿协议》所倡导的理念有其先进的一面,但该标准也有其局限性,不能作为专业评价的唯一标准[1]。一个国家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而且还要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意识。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专业知识层面的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它着重的是以“工程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而“工程教育”不仅仅是工程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人才的价值观塑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此进行了深刻阐述:我国的高等教育是要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为了解决好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不仅需要思政课程的主渠道教育,还需要课程思政的辅渠道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作用在于将思政教育隐性化、全程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为工业提供能力合格的工程师,而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工程教育强调人才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能力,而“课程思政”则主要强调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两者通过不同的侧重点都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二、客观认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思政元素的有与缺

(一)工程教育认证中明确的思政元素

所谓“思政”,它包含“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的因素,涉及政治体制、法律法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政教育就是要通过思政元素的合理运用,达到塑造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之符合一定社会规范的教育活动[5]

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1-5条主要阐述的是对工程技术能力的要求,6-8条主要阐述的是对个人行为规范的要求,9-10条主要阐述的是内部合作和外部沟通能力的要求,11和12条分别是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3]。从具体内容来看,6-8条包含明显的思政元素:第6条要求能在工程实践中考虑对社会、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第7条要求在工程实践中考虑对环境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8条要求在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规范[4]。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第6-8条主要涉及社会法律道德及行为规范要求,而这这些正是思政教育所要求的的内容。

(二)工程教育认证中缺失的思政元素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以及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6]。教育部颁发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各专业本科生的思想政治和德育进行了明确的要求,是各专业建设必须遵守的国家级标准。专业认证所根据的《华盛顿协议》是一套保障培养符合工业对工程人才需求的国际化标准协议,它对思政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是围绕工程实践所需遵循的法律、法规、道德,以及考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但对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具有明显国家特征的内容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对理想、国防和民族团结也没有明文规定。因此,专业认证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正如前文所述,专业认证不应该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唯一标准,工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专业认证本身也存在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倡导的能力导向培养理念仍然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同样也可以用于课程思政教育。

三、塑造融合中国特色思政元素的工程教育认证

我国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合我国现有的文化和制度。在充分认识专业认证在思政教育方面与我国实际要求的差距后,弥补不足之处,量身打造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中国特色专业认证标准。

虽然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12条内容没变,但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所制定的《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调整。例如在2020版《指南》中,对培养目标的解读中增加了“应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总目标”的表述;在毕业要求3.8 职业规范的解释中,也增加了类似的表述[7]。同样,对于“立德树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表述也在2020《指南》中得到体现,而这些表述在2018版《指南》中则没有。

在开展专业认证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家还是高等教育一线的教师,对专业认证的认识都在不断加深,专业认证协会作为主要负责机构显然也注意到了教育部对思政教育的最新要求,因此在《指南》解读中特别补充了相关内容,积极主动地融合了中国特色的思政元素。

四、推进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

虽然毕业要求12条对思政方面的要求主要通过高支撑度的课程来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它专业课程就不能开展课程思政,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排斥关系。在2020版《指南》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表述: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7]。这表明,课程思政不仅不与专业认证要求相排斥,更是专业认证所必须贯彻的教育手段。

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就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上进行融合。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认证一般采取“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策略,依次制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如果在课程目标中加入思政教育的目标,那么课程考核就必须要衡量思政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从多数专业课实际情况来看,思政教育并非是专业课程的主要目标,如果将思政教育作为专业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可能造成喧宾夺主,不符合大多数专业课本身的特点和隐性的思政教育的定位。专业课程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所对应毕业要求的支撑点,合理设定思政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合理建构思政元素;在考核方式上,应该采用从不同的视角,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进行综合评判。

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体现,而教学的质量又与学校的管理密切关联。在教学上,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不宜过多过重凸显思政元素,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还涉及到教学大纲的修订、教案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甚至还与学校管理部门的监督考核,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存在密切关系。在这方面,已有不少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五、结语

工业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培养,我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转变,因此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提升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相关教学改革正在工科专业中如火如荼的展开。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工程知识和技术的培养,还关乎到人才的思政政治品德。通过深刻认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关系,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认证深度融合,非常有必要,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洪丽,李婧,李亚静,等.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方法探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0, 43(3): 86-91.

[2] 佘双好. 新时代青年成长要求的时代升华[J]. 人民论坛, 2019, 634(17): 91-93.

[3]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EB/OL]. https://www.ceeaa.org.cn/gcjyzyrzxh/rzcxjbz/gcjyrzbz/tybz/599711/index.html.

[4] 孙晶,刘新,王殿龙,等. 面向工程教育的毕业要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J]. 实验室科学, 2017, 20(6): 229-234.

[5] 钟灿雄.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调整与建设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fl/flfg_jyfl/202107/t20210730_547843.html.

[7]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 工程教育认证 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EB/OL].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https://www.ceeaa.org.cn/gcjyzyrzxh/r zcxjbz/gjwj/gzzn/index.html.

通讯作者:杜传来(1968-),男,汉族,安徽滁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贮藏与加工。

作者简介:郑海波(1982-),男,汉族,湖北宜昌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畜产品加工与品质控制方面的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付光玺(1967-),男,汉族,安徽太和人,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甄宗圆(1978-),男,汉族,山东省枣庄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与研究;杨丽萍(1991-),女,汉族,安徽广德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食品科学教学与研究。

通信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华路9号安徽科技学院(233100)。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质量工程项目(Xj202062,Xj202047),安徽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Xj201920),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18jyxm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