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课型”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基于“六课型”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

林映

东莞市寮步镇河滨小学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习惯养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更加专业化综合化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学生思辨能力等角度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与检测,从而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了解,为制定符合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六课型” 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通过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活动范围广,教学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障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学的环节被划分为选题、开题、活动策划、方法指导、中期汇报和成果展示六个部分,即“六课型”教学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六课型”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和综合素质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知学生,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从而有效推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素质的发展。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对于个人综合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以实践和应用为主,锻炼学生操作能力的基础性课程,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六课型”模式指导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评价为其自主进行学习活动提供动力,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持。

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实验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能够激发起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此时运用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主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实践和验证。比如在“认识昆虫”这部分内容,会涉及到许多生活中常见的如蚂蚁、苍蝇等昆虫的习性和特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对这些小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在课下的活动中对自然界中的昆虫的特征进行观察,并和书中的知识进行对比,运用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新问题。所以我们在综合实践课的实施评价过程中,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进而运用学生个体的独特价值,发挥学生的自我优势,让学生对自己所学所见提出问题,在疑问中主动地探索知识及及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行动能够为课堂的教学做好铺垫,为拓展知识储备,实现学生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评价

交流沟通是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增进相互之间了解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社会性生物,合作是人类活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与外界社会联系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活动需要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因此在小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增强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实践活动经验。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课程中,会涉及到许多需要借助团队力量进行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首先进行变革,即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转向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组建合作小组,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机会,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评价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在促进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加强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与培养,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学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为实现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与讲解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和指导,从而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学生审美表现能力评价

审美能力作为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其提升与发展能够为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小学生在知识储备和认知理解能力等方面还处于薄弱欠缺的阶段,这一时期是思想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感受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懂得欣赏美,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欣赏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通过实践作品展示与表现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审美能力与表现能力的提升,为促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保障。



五、学生分析总结能力评价

分析总结能力是能把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和关系进行剖析、分辨、观察、研究、总结的一种能力。学习过程中的分析与总结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使其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利用“六课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在课程中对学习的进行总结与整理,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与调整。从而为保障“六课型”教学法环节的完整性,实现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持。



六、学生思辨能力评价

思辨能力是思考、分析、辨别以及解释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推动学生认知水平以及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六课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对讨论点发表个人见解,答案没有唯一,但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在很多小学生的观念中尚未形成辩证的意识,很多事物都是非黑即白的,容易思维从众,甚至人云亦云,没有判断性思维过程。因此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锻炼学生的思辨观念,提升其判断能力。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思考,鼓励学生得出其它一些新颖的见解,教师充分利用书本上的思考题,经常布置一些具有现实的、挑战意义的且学生易于接受的探讨题,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对一些未知问题进行思考、探究。


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运用“六课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和学生素质评价活动,能够在课程的不同环节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检验,从而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实践创新、审美表现、分析总结以及思辨等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制定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措施,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孙小青.让评价引领学生发展——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14(0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