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调一致,打造新型隔代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步调一致,打造新型隔代教育

朱晓芬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第三小学 523710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三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到来,三代同住、年轻父母辈赡养老人、老人协助年轻的父母照顾孩子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类家庭中,“新型隔代教育”应运而生。有别于传统的隔代教育,“新型隔代教育”是指年轻父母不再完全将孩子交由老人抚养,而是共同参与到孩子的养育活动中,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大多集中在下班之后。


关键词:教育 老龄化 隔代教育


引言

新时代,许多家庭都处于“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很多人觉得很不解。当他们教育孩子时,他们的父辈通常会出来抚养、教育孩子。父辈的执着,有些时候父辈会撕破脸皮的,通常有些老一辈的父母会说“有本事你们自己管吧,我不管了,无所谓”。而年轻一辈的父母只好妥协。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也越来越难照顾。父辈对他们的孩子进行照顾时,有些孩子的父母仍然对他们的照顾是不满意的。事实上,在抚养孩子方面,父辈和年轻父母辈的总体期望是相同的。只要父辈和祖辈相互理解,取长补短,隔代教育一定能够成功。


一、当代隔代教育的状况

无论是“新型代际教育”,还是针对父母的单独文化教育,重点都在于让孩子身心快乐地发展。两者的条件不是由谁抚养的结果,而是取决于抚养者能否满足孩子不同发展趋势的重要需求。

瑞克森人格特质发展趋势的基本理论强调,个人进步可以分为八个阶段:婴幼儿、童年、学龄前儿童、童年、青春期、成年早期、老年和成熟。每个链接都有其匹配的关键日常任务。只有把握孩子在不同环节的未来发展需求,才能有效区分。

在育儿过程中,老年人可以考虑这种要求来确定父母的参与程度。婴幼儿(0-1.5岁)的日常关键任务取决于处理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的心理矛盾。里克森认为,这种联系必须帮助孩子们建立对周围人和世界的信任感。这就需要看护者给予宝宝足够的照顾和足够的照顾,立即满足他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让孩子感到温暖和舒适。在这个环节,老人的参与,可以弥补年幼父母压力造成的时间长、精力不足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童年时期(1.5-3岁),婴儿必须处理独立和害羞之间的矛盾。在这里的一段时间内,他们日常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趋势主观性。这时候,看护者必须让孩子独自探索,以自己的形式超越自然环境的限制。在这个环节,老人仍然可以帮助照顾孩子,保证孩子的基本安全,但一定要防止老人照顾孩子,过度呵护孩子。

学龄前儿童(3-6岁)的主要日常任务取决于处理积极与内疚之间的矛盾。瑞克森认为,这个环节的孩子应该培养趋势意识。在这里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孩子主要表现出积极的探究行为,家长必须立即得到激励,这有助于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性发展趋势。反之,如果照顾者不同意甚至取笑孩子,他们就会感到内疚,逐渐失去创新的勇气。一般来说,老年人对孩子的个人行为有合适的态度,但老年人通常期望孩子“聪明”、“守规矩”,对孩子活动的识别和激励能力会比年轻父母差。和父母。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孩子的教育全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

从孩提时代(6-12岁)开始,孩子就必须处理努力与缺乏自信的矛盾。此时的家长通常都在接受学校的德育。养育者不仅要帮助宝宝建立深度的自学能力,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还需要帮助孩子找到主动健康的偏好[2]。

在青春期(12-18岁),孩子会遇到自我认同的矛盾和性格的混乱。照顾者必须协助孩子在群体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在自己和他人眼中对品牌形象形成统一的理解。在这两个阶段,大多数老人无法满足婴儿未来的发展要求,必须由年轻的父母接管。因此,在孩子3岁之前,老人可以全面参与到抚养孩子的全过程,3-6岁可以部分参与。 6岁以后,父母要“承担”很多,承担起抚养孩子的日常任务,尽量避免让老年人的参与。


二、祖辈在隔代教育中的优劣势

2.1 能够有独立空间,保持一定距离

由于老人与子女在工作经历和经历上的差异,通常在人生观上存在一些差异,而三代同居的现实使得这种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大,其中一些本来可以预防的矛盾也在日常琐事的积累中考虑和爆发。有一个基本理论明确提出了与人相处的“心理距离效应”——在严寒的冬天,两只必须互相取暖的仓鼠要保持适度的距离,既能取暖,又能很好的保护另一边。人与人的共处是一样的,方式是不同的。在三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环境中,为了更好地减少冲突,孩子应该在实际标准的范围内。

尝试为自己和老人打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之家,比如拥有独立的卧室。还需要积极创造彼此独处的时间。比如周末可以带孩子出去玩,或者选择一个相对轻松的夜晚,积极承担日常的育儿教育任务,给老人释放压力的机会。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年轻的父母也需要与老人建立界限,不要过多干涉对方的日常生活。


2.2 获得生活乐趣

首先,很多祖父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投资孙子孙女,他们也想和女儿一起生活,从中获得幸福。祖父母代际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多数祖父母都致力于培养孙子孙女,愿意为孙子孙女的培养做出无私的奉献和投资。在代际教育中,我们对孩子表现出足够的关爱,兼顾孩子的安全,尽心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采访中,不少采访者提到“为宝宝省吃俭用”、“为宝宝买单”。这些都是自诩“家高于一切”的意识,让老人可以肆无忌惮地教育和抚养孙子。一般来说,祖孙之间很容易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其次,祖辈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经历、温和的待人态度和严守经济的中国传统美德,也体现了他们在学前教育中的风范。尤其是这一带的祖辈长期在农村生活,农村老人朴实、勤奋、乐于奉献的特点尤为突出。第三,祖辈们在长期的社区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发展经验和人生感悟。这正是促进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理性解决儿童教育问题的精神财富。


2.3 祖辈主要教养人性别比失衡

在当今的代际教育中,祖父母的男女比例存在着明显的失衡。据研究,该地区3-6岁儿童代际教育的骨干教师主要是外婆和外婆。女性祖父母抚养孙辈的比例远高于男性祖父母。受原始意识、环境压力等因素影响,女性祖父母因祖父母不在家而大量参与代际教育,而男性祖父母参与不足。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情况。即便是在女祖的骨干教师中,奶奶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奶奶。受着原来婆婆和儿媳难以共存的伤害,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妈妈选择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妈妈,也就是孩子的奶奶。可见,即使在孩子的文化教育上出现分歧后,家庭成员关系也更容易化解,文化教育孩子之间的矛盾也能得到更强烈的解决。


三、新型隔代教育的途径

3.1 加强沟通

沟通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沟通方式。这是消除父辈和年轻父母辈之间误解的有效方法。作为家庭的中坚力量,沟通是父辈和年轻父母辈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在沟通的基础上,大家可以全方位分析孩子的不足,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3.2 明确每个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解决代际教育带来的各种问题,父辈和年轻父母辈必须懂得充分利用的优势,进行责任分工和协作。父辈可以从照顾宝宝的日常生活和照顾孩子的心开始;年轻父母辈可以从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宝宝的学习、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特质做起。

3.3 教育孩子方式要得体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辈和年轻父母辈无疑会有差异。这时候,几代人应该互相沟通,达成协议,对孩子们发出同样的声音。例如,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时,祖辈应尽量不干预。他们应该努力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让孩子不孤单,不明白他们重视父母。


参考文献

[1]马晓霞,张丽维.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问题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9(6):14.

[2]刘淑萍,王建军.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浅析[J].文教资料,2018(10):149.

[3]严向阳. 借力新媒体,打造新型隔代教育——一年级新生家校合作的体会[J]. 中外交流, 2019.

[4]刘翠珠. 隔代育儿利弊观,你站哪边?[J]. 家长, 2018(8):2.

[5]吴秀兰. 文化资本视角下的隔代教育研究[J]. 2021(2015-18):16-18.

[6]黄祥祥. 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4(4):3.

[7]刘名淑. 论隔代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J]. 成长, 2020(9):1.

[8]文汇. 新型隔代亲子教育,让"独二代"更健康茁壮的成长[J]. 法制与社会, 2012(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