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厌学成因及解决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厌学成因及解决对策探析

黄秋

广西省来宾市兴宾区城厢镇初级中学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初中生对语文的厌学现象有多种原因,教师从初中生语文厌学层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能够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使其更好地学习,从而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然而,由于农村学生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初中生的“心理断乳”阶段,要想根治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厌学问题,还必须继续探索和努力,使其更加完善。

关键词:农村初中;厌学成因;对策探析

引言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有一类特殊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境,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整体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农村语文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和注意这一群体的学习现状和水平,全面认识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1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厌学的原因

1.1办学理念、教育观念落后

由于大多数乡村学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渠道狭窄,因而在办学理念、教育观念等方面都比较落后。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对学科成绩的追求过于偏重,“以分数论英雄”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地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甚至采用强制手段来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和平均分,忽视语文的人文性,这违背了语文课程的本质,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学心理。

1.2师资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方式不合理

由于贫困、封闭的环境,乡村人才的大量流失。留守乡村的大多数是本地的老师,也有少数是刚刚从大学毕业的。从老老师的角度来看,第一,他们基本上不会讲华语,讲的都是方言,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由于老老师执教时间较长,自创了一套“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且“老师就是权威”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与新课程标准中的“主体性”观念相悖。最后,由于年龄的原因,一些老老师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没有改变,对学生的态度也很野蛮。就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是新手,他们的执教能力是有限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不会去学校。新老师缺乏课堂实践经验,不懂得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其教学方式基本上是“读教参”、死记硬背,缺少创新。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的心态,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缺乏对教室的控制。与“权威”式的老教师相比,新教师更倾向于与学生平等相处,乐于与学生交朋友,但因对“朋友”“平等”的掌握不到位,致使“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角色模糊不清,造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不敬,老师也无法控制,造成班级秩序混乱。

1.3缺乏家庭教育和不良的教学方法

学习语文,要有情境的体验,要有环境的熏陶,要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一是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家长整天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去辅导子女,也没有精力。二是由于父母的文化素质较差,受的教育程度较低,缺乏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三是大多数农村孩子的父母不具备读书的好习惯,在家里除了睡觉就是打手机。因此,学生没有受到榜样的影响,没有良好的读书环境,没有心情读书,有的学生还会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

2探讨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厌学对策

2.1创新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首先,在评价过程中,学校应该淡化对语言科目的评价标准,而采用其它评价方法。分数仅为课程评价的一部分,并非所有。新课标将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并提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其次,要加强对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母语的感情培养,重视阅读和学习过程中特有的感受,以提高其审美趣味,塑造健全个性。

2.2加强家庭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首先,家长在为生活而努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孩子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并给予孩子应有的关心、陪伴和支持。

其次,要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并懂得对孩子的尊敬。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性,虽然他们还很年轻,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个性。家长要改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不能勉强自己的孩子接受某些东西或兴趣,更不能盲目跟风,一味地相信“理科有用”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科学上,拔苗助长,从而忽略、轻视语言,却不知道,母语才是根本。因此,家长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孩子的情况和素质,引导孩子正确、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同时将语文放在与其它学科并重的位置上,为其它科目打下扎实的基础。

最后,家长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给子女做一个好的表率。正如谚语所说,“家长是子女的首位教师”。事实表明,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在家庭环境中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表明家长的个人素质对子女的影响很大。所以,家长要做一个好的学习榜样,要把手机关掉,改掉坏习惯,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变成一个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的人。

2.3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素养

首先,要认真地安排课堂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师应改变过去“满堂灌”或“背诵”的教学方式,结合所执教学校的总体特征和所执教班级的总体认识,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教室里的内容一定要新奇而不是过时的,要贴近生活而不是虚伪、虚伪、空洞、富有灵性而不是死板、老套,要有学习的价值而不是无效的、毫无意义的。

其次,要明确课堂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使其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我们要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做出评价。”老师要清楚的说出学生的“棒”在哪儿,“好”在哪儿,还有什么地方要改进,要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并适时指出他们的缺点。老师对学生进行明确、准确的评价,使他们能够体会到自身的成长和提高,进而建立自信,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就可以对症治疗,扬长避短,真正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3结束语

综上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为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及综合素养,国家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各项教育政策在我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但成绩与问题并存,学生厌学已成为大多数农村初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中,语文厌学现象更为严重。

参考文献

[1]刘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克服办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2):63.

[2]曾吉祥.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差生的转化[J].新课程学习(上),2011(06):32-33.

[3]展瑜.走出泥沼地—初中生语文厌学问题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