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探讨

张晨曦

山东龙跃兴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建设数量也进一步增多。为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和效率,降低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加强水文地质研究力度,选择适宜的水文地质勘察方式尤为重要。基于此,论文以水利工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为切入点,阐述了当前水文地质问题中对水利工程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引言:水利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复杂,造成了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于每一个工程都有它独特的地质问题,所以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都采取不同的勘察方法和勘察精度。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仍旧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发展,这需要水利工程的专业工作人员能够着手于目前的地质问题,并且通过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发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确保我国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水利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研究必要性

1.1切实保障工程施工安全

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尤为重要,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项目施工的必要前置环节,通过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勘察,收集详细的岩土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能够帮助施工企业快速了解工程建设的特点及需求,评估工程实施期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2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率

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水文地质工程勘察水平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率。借助全面的水文地质勘察结果,能够帮助设计与施工单位清楚地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客观条件,对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并对各施工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在没有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情况下,存在于地质环境中的风险无法被及时发现,导致工程后期经常出现变更情况,对工程整体建设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1.3增强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

在水利工程中开展高效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切实增强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的综合效益。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理念与施工技术日渐成熟,工程建设不仅应使其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还要确保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开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可以帮助施工企业更加合理地规划空间布局,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的实现。

2水文地质问题中对水利工程造成影响的因素

2.1地下水位下降对水利工程产生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呈现显著增加的态势,造成了各个地区的地下水位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无节制使用地下水源,大规模修建水库,在河流的上游修建水坝都会减少或者引发地下水位下降。与此同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过快,也会诱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等。长此以往,在地下水位下降较为严重的地区,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的干旱,甚至会造成土壤沙漠化,加快荒漠化进程。地下水位下降过快对水利工程的建造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会威胁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进程,引发一系列的质量安全问题。

2.2地下水位上升对水利工程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科研人员在长期实践中发现某个地区的地下水位反复的出现升降问题,与周围湖泊河流的水位变化,潮汐变化,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变化以及气候季节的变化密不可分。地下水位不断上升会使得土体的密度远远高于之前的密度,引发土压密的现象。地下水位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进一步提升工程材料的杂交。地下水位频繁交替,增加了各种物质设施的腐烂程度,同时也缩短了泥炭土地基的安全使用期限。另外对于土壤当中盐碱含量较高的地区,反复的水位上升会造成盐分大量析出,从而引发工程结构位移,造成土壤当中的盐分含量显著增加,不利于农业生产。

2.3潜水位上升的危害

在连续降水量大的情况下,会直接让周围的湖泊和河流的水量短时间增大,出现潜水位上升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周围工业地区污水排放也会让潜水位上升,时间一长,就产生了一定的水文地质灾害。潜水位上升会让施工地区的土壤水分量增大,土质软化,土壤水分大更是影响了工程建设地基的稳固状态,地基不够稳定,那么后续工程建设的进展也会受到影响,工程的建设周期也被拉长,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水利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措施

3.1探索掌握地下水的状况

首先,确定深入调查地下水文状况的目的,根据水利工程的标准来下达指令,合理安排勘探工作小组的任务,督促勘探工作者根据准则行事,谨慎执行任务,确保勘探结果足够可靠。其次,做好详细的勘探准备计划。勘察队伍在勘察之前,每个成员都要掌握关于地下水的各种知识和常识,分辨出地下水各种类型,能够对地下水的变化规律有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在勘察过程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给予地质勘察工作一定的数据帮助。再次,勘察队伍的成员组成,也要确保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确保其有科学预测和评估的技能,在地下勘探的过程中,及时勘察出地下水文地质的潜在危害,并上报给上级单位,推出相关措施加以避免。最后,一旦勘探小组发现工程施工中,出现了水位的波动危害或者其他常见危害,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对地下水管的监管。

3.2注重加强岩土水利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岩土水里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岩土能够显现出来的各种性质主要包括了容水性、持水性、积水性、毛细管性、透水性等,这些指标与岩土的固态、液态、气态三相紧密相关。地下水在严重当中的储存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按照储藏条件可以划分为上层制水、潜水、承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可以分为空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不同形式的地下水会对岩土水利性质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岩土的水利性质会对岩土的强度和形变产生深刻影响,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在以往的地质勘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对岩土水利性质的测试重视程度不高经常忽视,造成了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不到位。

3.3建立健全勘察制度加强勘察人员的培养

要做好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勘察队伍建设很重要,勘察部门也要重视对勘察人员的培养,不断完善勘察制度,对勘察队伍展开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工作,勘察人员不断的学习,自觉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勘察能力,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水文地质危害携带的风险,加强勘察所收集数据的真实性,以便于实现勘察工作效益最大化,实现精准的决策判断。

3.4重视提高地质勘查的监管水平

在确保了勘察人员足够的专业素养,和提供了系统完善的勘察制度后,需要进一步重视勘察监管工作的进行。首先要确保监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要高于勘察人员,经验丰富才能正式上岗。监管部门也要制定科学详细的监管计划,每个时期的监管任务都要安排妥当。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以更多地使用现代化技术,来辅助监管工作的进行,可以让监管任务更加灵活地实现。

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使用和功能的正常发挥,与所在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建造之前,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切实做好所在地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对可能引发的地质问题提前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并在水利工程建造之前将问题的防范举措充分融入其中,有效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职能作用,更好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涛.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2391.

[2]杨海鑫,王建博,赵金双,等.水利工程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方法与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7(41):88.